孔雀舞的舞蹈形態

  傣族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的民族,其族源來自中國古代沿海地帶的百越族群. 主要聚居在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和耿馬、孟連、景穀、新平、等地,現有人口1075128人。傣族大都傍水而居,有自己的語言,文字,結合外來文化,形成具有自己民族特色的傣文化。傣族地區氣候濕潤,風光旖旎,物產豐富,生長著兩萬多種植物,僅熱帶高等植物就有大約5千種,占全國總數的六分之一。這裏不僅是植物王國,也是天然動物園,有珍禽異獸200多種.


  傣族人民非常熟悉和瞭解孔雀的生活特性。因此,孔雀舞有較固定的程式。如孔雀舞的開始,一般都表現孔雀飛出窩巢,靈敏地探視四周,當它發現周圍沒有任何威脅時,才安然地走下山坡,在草坪上翩翩起舞,然後撥開草叢、樹枝尋找泉水(或者尋食)。當它找到水時,高興地在水邊照自己身上的影子、飲水、洗澡,蕭灑地抖掉自己身上的水珠,展開它那光彩奪目的翅膀(開屏),與萬物比美,自由福幸地飛翔,等等。這就是孔雀舞的一般程式。

  孔雀是傣族地區最具代表性的動物之一。孔雀舞也是最具代表性的傣族舞蹈之一。由於氣候及自然條件關係,傣族地區孔雀較多。傣族人民很早就有飼養孔雀的習慣。傣族人民認為孔雀美麗、善良、智慧,是吉祥的象徵,對它懷有崇敬的感情。傣族群眾常把孔雀作為自己民族精神的象徵,並以跳孔雀舞來表達自己的願望和理想,歌頌美好的生活。在以瑞麗縣和耿馬縣孟定的孔雀舞,有不少以跳孔雀舞為生的職業藝人,他們模仿孔雀:飛跑下山、漫步森林、飲泉戲水、追逐嬉戲、拖翅、抖翅、展翅、登枝、歇枝、開屏、飛翔等等。跳出豐富多采的舞蹈動作和富於雕塑性的舞姿造型。他們的舞蹈有嚴格的程式和要求,有固定的步法和地位,甚至每個動作都有固定的鼓語伴奏。

  孔雀舞過去均由男性表演,舞蹈時戴尖塔盔假面,戴一男一女假面。近年來,孔雀舞在舞臺上表演時已不戴假面和道具,代之以繪有孔雀圖案的長裙子,使表演者得以更加自由靈活的塑造孔雀的形象,大大提高了傳統的藝術表現力。

  由於孔雀舞有不同的傳說和流行的區域,所以其特點有某些方面是有差異的。大致膝都有伏柔韌而較緩慢,手上的動作柔軟一些,三道彎的造型線條柔和,常用拱肩、柔肩、拱胸來加強其優美、內在的感覺,鼓點較緩慢而輕盈。

  雄孔雀舞。這是一種表現女性的孔雀舞。在民間多由男子表演。這類舞,膝部起伏較剛韌,手上動作柔韌,手上動作柔韌挺拔而舒展,小腳較有力,三道彎造型梭角較明顯,動作較大很健美。放大的柔肩、拱肩、碎抖肩,加強了舞的剛韌而舒展的特點。鼓點有力、渾厚,節拍鮮明,節奏異常豐富。

  小孔雀舞。表現在小孔雀的舞蹈,這種舞,膝部常用快速的小顫、以及沒有起伏的的矮步,小腿顯得非常輕盈靈活,主力腿常用蹲地小跳使舞蹈非常活潑。手上動作變化輕盈而靈敏,三道彎道造型小巧玲瓏。常用連續的小聳肩使這種舞蹈輕快、活潑、熱情。鼓點快速而輕巧。

  由於孔雀舞的傳說很多,表演者各自根據民間傳說編舞,有的側重摹仿孔雀的舉動,有的表現孔雀的各種內心活動。再加之傣族又分為不同的支系,所以孔雀舞雖有較統一的表演程式,但也不是一個模式,不是一成不變的。

  孔雀舞的動作優美曲雅、柔韌內在而又輕盈敏捷。有以下幾個特點:

  其一,表現在膝部柔韌的起伏。這是傣族民間舞蹈的共同特點,也是孔雀舞的特點,在變化萬千的動作過程中,膝部始終是帶韌性的起伏,但這種起伏又不是機械的平均起伏,而是隨著內在和外在的感情變化而變化的。如主力腿立直時稍快,而下蹲時期稍慢;在膝部稍直和半蹲的起伏中是帶韌性的。這樣,使孔雀舞顯得非常優美內在。

  其二,孔雀舞的特點還通過手臂手碗、手指柔軟剛韌的運用而表現出來,上述三個部位的動作柔軟而不鬆軟,具有剛韌的內在力量。手上每個舞姿的變化柔軟而剛韌。這樣的動作韻律,把孔雀溫順、善良、穩重的性格牲表現得十分完美。

  其三,孔雀舞的特點還通過小腿動作的快速、敏捷、眼睛的靈活運用而充分表現出來。

  其四,孔雀舞以表演者的身體各部位組成優美曲雅的三道彎造型。如:右五位側提腕立掌手,加拾左勾腳旁掖腿,那彎曲的膝部、肘部、,提起的腕部,送出的胯部,稍彎的腰部,微倒的頭部等,這種別具一格的曲線形圖案,再現了孔雀窈窕的體態。孔雀舞三道彎的造型與其他民間舞稍有區別。一般送出的胯部與傾斜的上身方向是相反的,關部多用順倒,即倒向上身傾斜的方向。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