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坛父子:李思训江帆楼阁图与李昭道明皇幸蜀图(百幅中国名画)



画坛父子:李思训江帆楼阁图与李昭道明皇幸蜀图(百幅中国名画)李思训 江帆楼阁图

绢本设色 101.9×54.7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南宋-元画 神品上
此图表现游春情景, 近景山岭间有长松桃竹掩映,山外江天空阔, 烟水浩淼,意境深远。 整个画面山势起伏, 江天辽阔很有气势。山石林木以曲折的细笔勾勒, 画树交叉取势, 变化多姿。山水构图的整体大势与局部“豆马寸人, 须眉毕露”的一丝不苟的精致描写, 统一在一起。山石着色, 以石青、石绿两种浓重色彩, 显得金碧辉煌。
 
画坛父子:李思训江帆楼阁图与李昭道明皇幸蜀图(百幅中国名画) - 中艺图文工作室 - 中艺图文工作室
唐 李思训 御苑采莲图卷 南宋画
绢本设色 23.9×77.2cm 故宫博物院藏
此卷为吴景洲先生于1947年“倾囊得之”,1955年捐献故宫博物院,卷后有其长题,考定此卷 为张丑《清河书画舫》中著录的“唐大李将军御苑采莲图”。后经有关学者考证,此卷为南宋 人作,虽非出自李思训父子之手,但仍反映出早期青绿楼阁绘画的一些特点。
 
本幅无作者款印。此图绘崇山峻岭间殿阁亭榭林立,人物穿梭往来。山水采用高远及深远的构图法,极尽岩岭幽缈之致。岩石以粗笔勾廓,行笔富于变化;部分山体行笔简劲,以墨笔皴擦或覆以石青、石绿;长松古木皆精致地表现出其表面纹理及枝叶,杂树叶冠则以白粉、石绿及墨笔点画或涂染。图中建筑、船只的描绘均未用界尺,但结构准确。屋脊等处多覆以石青、石绿色,用以代表琉璃瓦,门窗则施以对比的朱红色。此外,建筑、船只、山体轮廓以及山间云气等景物多在墨线基础上以金线勾描,部分山体直接以泥金皴点,水纹纯用金线勾成,使画面显得金碧辉煌。全图将山野之间的逸趣与宫殿的富丽完美地结合,是一幅极富装饰趣味的山水楼阁画佳作。此图原被认为代表了唐代李思训画派的艺术风格,但傅熹年先生通过对图中的种种名物制度及金碧山水画派的发展进行科学考证,认为此图的时代上限恐难超越南宋中期,且不能代表李思训父子的画风,很可能出于既不了解唐代宫苑之制、也未亲见宋代宫苑贵邸的临安以外地区或民间画家之手。
  
大小李将军:李思训、李昭道

李思训 (653一718)唐代书画家。成纪(今甘肃天水)人。唐宗室,高宗时为江都令。武则天当政,弃官潜匿。神龙元年(705)出为宗正卿。玄宗开元初官左武卫大将军。李邕碑称「云麾将军」。工书法,尤擅画山水树石,笔力犹劲。格调细密。好写湍獭潺湲,云霞缥缈之景,鸟兽草木,皆穷其态。朱景玄说他「国朝山水第一,列神品」。这种青绿为质、金碧为纹的山水画,富有装饰性,源出于隋代展子虔,继承并发展了六朝以来以色彩为主的表现形式。明代董其昌推之为「北宗上之祖。唐代张彦远说「山水之变,始于吴(道子),成于二李(思训、昭道)」。世称「二李」为「大、小李将军」。画迹有《山居四皓图》、《江山渔乐图》、《群峰茂林图》等十七件,著录于《宣和书谱》。存世作品有《江帆楼阁图》轴,绢本,设色,长松秀岭,翠竹掩映,山径层迭,碧殿朱廊,江天阔渺,风帆溯流,具唐衣冠者四人,山右青绿,有简单斫笔,安岐评谓「傅色古豔,笔墨超轶。」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李昭道,唐代画家。字希俊,乃唐宗室。思训子。玄宗开元(713一741)中为太原府仓曹直集贤院,官至太子中舍。擅长青绿山水,世称小李将军。兼善鸟兽、楼台、人物,并创海景。画风巧赡精緻,虽「豆人才马」,也画得鬚眉毕现。张彦远说他「变父之势,妙又过之」。由于画面繁複,线条纤细,论者亦有「笔力不及思训」之评。尝作《秦王独猎图》描写秦王骑逐野猪,引弓待发之势跃然画面。北宋李公麟作《李广夺儿图》、南宋陈居中作《平原射鹿图》等,均以此图为范本。画迹有《海岸图》、《摘瓜图》等六件,著录于《宣和画谱》。传世作品有《春山行旅图》轴,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明皇入蜀图》卷,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李昭道 明皇幸蜀图
画坛父子:李思训江帆楼阁图与李昭道明皇幸蜀图(百幅中国名画) - 中艺图文工作室 - 中艺图文工作室
唐 李昭道 明皇幸蜀图
绢本设色 55.9×81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南宋-元画 神品上
《明皇幸蜀图》并非李昭道的原作,是接近二李风格的唐画宋摹本。《明皇幸蜀图》以“安史之乱”时唐明皇避难入蜀的故事为题材。画的是崇山峻岭间一队断断续续的骑旅自右侧山间穿出,向远山栈道行进,前方一骑者着红衣乘三花黑马正待过桥,应为唐明皇,嫔妃则着胡装戴帏帽,中部侍驭者数人解马放陀略作歇息。山势突兀,白云萦绕,山石有勾勒无皴法。画中对明皇做了“初见平陆,马皆若惊,而帝马见小桥,作徘徊不进状”的细致描绘,体现了画家的非凡功力。 李昭道,李思训之子,玄宗时期曾任太原府仓曹、直集贤院,后官至中书舍人,人称“小李将军”。善画青绿山水,继承家学,并能变父之体,“妙又过之”。李昭道的作品保留很少,有传为他作的《明皇幸蜀图》《春山行旅图》。 李思训、李昭道父子为皇族成员,武则天迫害李唐宗室时,弃官藏匿若干年,后李氏复位才出仕,成为朝廷重臣,故而其绘画的题材风格被广泛模仿。李思训之弟思诲、思诲之子李林甫、林甫之侄李凑也都是颇有成就的画家。而遵循青绿山水传统的李林甫正是权倾朝野达16 年之久的玄宗宰相。
 
画坛父子:李思训江帆楼阁图与李昭道明皇幸蜀图(百幅中国名画) - 中艺图文工作室 - 中艺图文工作室
传唐 李昭道 洛阳楼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画坛父子:李思训江帆楼阁图与李昭道明皇幸蜀图(百幅中国名画) - 中艺图文工作室 - 中艺图文工作室
唐 道 龙舟竞渡图页
绢本设色 28.5×29.7cm 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是典型的青绿山水作品,画中运用的石青石绿历久弥新。通过画中所描绘的建筑判断,画中的情景当为宫廷中欢度端午的场面。华丽的宫廷楼阁位于画面的右下角,湖水以留白的方式体现出来,远景为青绿的山峦。画面中,人小如豆却清晰可辨,生动有趣。所绘龙舟亦生动可掬,灵动飘逸。
 
画坛父子:李思训江帆楼阁图与李昭道明皇幸蜀图(百幅中国名画) - 中艺图文工作室 - 中艺图文工作室
唐 李昭道(传) 仙山楼观图卷 绢本
克利夫兰美术馆藏
 
画坛父子:李思训江帆楼阁图与李昭道明皇幸蜀图(百幅中国名画) - 中艺图文工作室 - 中艺图文工作室
唐 李昭道 春山行旅图 绢本95.5×55.3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清宫旧藏 伪 明人摹本
李昭道(约活动于713-741年),李思训之子,画山水与父齐名,号小李将军。作山石多用细笔描绘形貌,再染以石青、石绿、赭石,轮廓且辅以泥金勾勒,极显富丽堂皇。
此幅实为后世传承李昭道风格的青绿山水。全幅作云气缭绕、山势峥嵘、山径迴转、栈道悬空。画名虽作〈春山行旅图〉,但构图与院藏〈明皇幸蜀图〉相类,应是画安史之乱后,唐玄宗避往四川之历史事件。右方纵谷,一队人马由山顶下至谷地,小桥前之骑马者即为唐明皇。
《石渠宝笈三编》、《延春阁》著录。 设色画悬崖峭壁。石磴曲盘。树间苍藤萦绕。行人策骑登山。无款印。 上方题。唐李昭道春山行旅图。 左方标绫题跋:前喆声华不可接。得见风徽在遗墨。曾人思陵内府藏。摩挲宝翰犹堪识。遥情绘作春山图。锦鞯玉勒劳行役。前者回望后者应。苍崖悬磴迷层叠。树色阴浓远近间。云光岚影都无迹。倦顿何妨暂息肩。仰瞑渴饮聊伦逸。巨坡平掌心亦安。翘首高原苦曲折。要知作意岂徒然。慎尔驰驱此登历。睛窗试我老眼明。指点群峯皆嶻嶭。隶书。竹坨老人朱彝尊。钤印二。竹垞。太史氏。 右方标绫题跋:唐人画刻人者。推二李为宗。刘赵辈得其绪余。皆足以名世而不朽。细笔钩染。实开风气之先。 牛毛茧丝。工力悉敌。诚无间然也。是帧春山行旅图。为李昭道真迹。经徽庙题识。盖院本所作。皆在内廷。未能流播于外。故传世甚少。今历久而犹精湛。岂神物呵护之耶。康熙壬申夏五月。北平孙承泽。钤印二。孙承泽印。深山闭户。 鉴藏宝玺:五玺全。宝笈三编。宣统御览之宝。 收传印记:内府图书。壬戌状元。郑明德氏。半印一不可识。 谨案是迹见宋宣和画谱。
  
 
仿摹李昭道明皇幸蜀图
李思训 江帆楼阁图 李昭道 明皇幸蜀图(百幅中国名画)仇英 蜀川佳丽图卷 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
李思训 江帆楼阁图 李昭道 明皇幸蜀图(百幅中国名画)仇英 大金德运图卷 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
李思训 江帆楼阁图 李昭道 明皇幸蜀图(百幅中国名画) 南宋 佚名 明皇幸蜀图 水墨设色 113.7×82.9厘米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汉程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投诉]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