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怀古 书画文物
赤壁怀古 书画文物
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极为著名的战争;它是用灵活战术发挥以寡击众的成功战例。战争从双方集结到交战,前后历时几个月,但却传颂了一千多年,至今不歇。后世以诗词歌赋、艺术书法,戏剧歌曲,各种方式称颂这场战争及参与这场历史盛会的英雄。
赤壁之战除了战争前魏、蜀、吴三方阵营斗智、权谋攻防的尔虞我诈,战争过程中极富戏剧性的发展脍炙人口外,战后的影响也是令后世热衷讨论、研究的焦点。一般说来,魏、吴、蜀三分天下的契机奠定于这场战争。然而,三国鼎立的局面虽然出现了,但最后统一的局面,并非由参与这场战争的任何一方完成。历史的发展,曲折迂迴似乎没有必然的逻辑。
赤壁之战引起后世无尽的兴味,还有一项重要的原因,即为参与这场战争的「与会者」,都成为后世讨论的对象。在中国历史上,很少有一个时代突然出现那麽多人才。就人才分佈而言,各方阵营济济多士、猛将如云。长久以来,后世习惯立场的选择,加上《三国演义》小说、戏剧的推波助澜;因此,读史时便无意中流露出对历史人物的偏爱了。
本展览以文物、艺术的角度出发,展出赤壁战争前后相关人物的文物资料及作品,另以后世歌咏赤壁的艺术绘画、书法及明清时期的三国小说、戏曲插画,完整描述赤壁及赤壁之战在历史、艺术、文学上的影响。
东坡赤壁
北宋神宗元丰五年(一○八二),也就是赤壁战后的八百馀年,苏东坡与友人两次泛舟游于黄州城西的赤鼻矶,因而写作了脍炙人口的〈前后赤壁赋〉二赋,此后黄州赤鼻矶遂有「东坡赤壁」之称。
此时正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谪之际,赋中藉著怀想当年在赤壁何其意气风发的英雄们俱往,感慨生命的短暂与人生之虚诞,因而对万物的变与不变
点击展开查看全文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汉程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投诉]
展开全文
APP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