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其昌画选 仿王蒙山水
董其昌画选 仿王蒙山水
明 董其昌 仿王蒙山水 纸本水墨设色 美国堪萨斯市纳尔逊•艾京斯艺术博物馆藏
董其昌 夏木垂阴图 台北典藏
董其昌
董其昌(1555-1636),明代著名书画家。字玄宰,号思白、思翁,别号香光。松江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华亭派”的主要代表。谥叫文敏,因称董文敏。万历七年(公元1589年)举进士,历任编修,湖广副使、太常寺卿,礼部侍郎,南京礼部尚书等职,天启六年(公元1626年)辞官,以太子太保衔养老于家乡。董的绘画对明末清初的画坛影响很大,并波及到近代画坛。一直以来,董其昌的作品都是海内外大收藏家寻觅的目标。
根据董其昌自题,本幅是观董源之画后追仿之作,并加入黄公望的笔意。但画中所见并非模仿所得,其构图、用笔皆是董其昌集大成后之自我风貌。笔法脱胎自书法,讲究用笔使转的提顿抑扬,而墨色的浓淡燥湿,层次变化也很多。主山上黑白条块的对比强烈,意不在表现立体,而是追求画面虚实相生的趣味
董其昌 葑泾访古图 纸本水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晚明最杰出
影响最大的书画家
董其昌才溢文敏,通禅理、精鉴藏、工诗文、擅书画及理论。《画史绘要》评价道:“董其昌山水树石,烟云流润,神气俱足,而出于儒雅之笔,风流蕴藉,为本朝第一。” 他善书,尤其擅于行草。因为饱览古画,所绘山水得以集宋元各家之所长,主要从董源、巨然的传统而来,但自成一家。笔墨秀润苍鬱,爽朗潇洒,书法性甚强,而构图亦深受书法理论中「势」的概念所影响。著有《画禅室随笔》、《容台集》等书,他所提出的南北宗传统之说,与其书画风格皆对当时及之后三百年艺坛影响甚巨。
此作仿董北苑笔意,图中山壑重峦,古树高拔,苍苍莽莽,小桥溪水,村落人家,境界高逸。画坡石或用披麻皴,或用折带皴,淡墨枯笔,干湿皴擦,整幅画面有墨色苍润之感。
明 董其昌关山雪霁图 高丽笺本水墨 13×142.1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本幅自识:“关仝关山雪霁图在余家一纪,余未尝展观。今日案头偶有此小侧理,以图中诸景改为小卷,永日无俗子面目,遂成之。乙亥夏五。玄宰。”钤“董□□”印,印文不可辨。
鉴藏印钤“仪周珍藏”、“乾隆御览之宝”、“嘉庆御览之宝”、“重华宫鉴藏宝” 、“仪周鉴赏”等。“乙亥”为明崇祯八年(1635年),董其昌时年81岁。
据作者自识可知,这是观五代著名山水画家关仝所绘《关山雪霁》图后的临古之作。其实这幅临作并非雪景,只是采用关仝的画法而成。此图以平远和深远相结合的构图在一小卷内画连绵无际的山峦林壑,景物拥塞,然墨气鲜润,用笔苍劲生拙,物象历历分明,达到了密而不塞的艺术效果。作品笔墨苍浑深厚,又有饶富疏秀之致,兼具绚烂与平淡的旨趣,这便是董其昌欲触关仝绘画之机,遂为拟之的画意,其实也是他一生所追求的平淡天真的具体表现,因而他才自诩这幅佳作为“永日无俗子面目”。《墨缘汇观》著录。
明 董其昌 仿黄公望山水卷 故宫博物院藏
自题:“丙辰首春写黄子久笔意。时有明州闻尚书家藏子久图,客以见授,因略仿之。玄宰。”钤“董其昌印”。丙辰为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鉴藏印钤“顾子山秘箧印”、“愉庭审定”、“宜子孙”等。
董其昌对元代山水名家黄公望的艺术极为赞赏,认为“元季四大家,以黄公望为冠”。他广泛搜集黄公望的传世画作,自言“黄子久画,以余所见,不下三十幅”,如其藏有黄氏的《富春大岭图》、《天池图》、《浮峦暖翠图》及《临溪书屋图》等。他对所得黄氏作品悉心体会,描摹不倦。此图便是董其昌62岁时临仿黄公望笔意创作的山水画精品。
图中峰峦绵延,于高低错落中显现出逶迤起伏的节奏感。在移步换景的设陈布势及草木树石的勾描笔法上均可见董氏对黄公望绘画艺术的传神表达。近景形态各异的树木相互遮掩地生长在凹凸不平的坡地上。树干以墨线双勾,用淡墨或皴或晕,增强了其明暗效果及立体感。树叶的表现更为丰富,有的以侧锋卧笔大点横贯,有的用浓淡墨相互交叠,有的直接落笔画线成叶,有的则以细线双勾成夹叶状。画家笔下的树木山石不重形貌而重其内在的神韵本质,同时笔墨的自身韵味也成为画家自觉的追求,这些都表现出明代晚期山水画的美学特征。
明 董其昌 钟贾山阴望平原村景图卷 故宫博物院藏
画面层林参差,树木繁茂,山峦错落,青峰连绵,板桥卧波,屋舍隐现,远方云烟氤氲,湖天一色。题:“钟贾山阴望平原村,有湖天空阔之势,亟拈笔为此图,出入惠崇、巨然两梵法门,以俟同参者评之。玄宰。”钤“画禅”朱文长方印、“太史氏”白文方印、“董其昌”朱文方印。本幅钤鉴藏印:“乾隆御览之宝”朱文椭圆印,“石渠宝笈”朱文方印,“林屋洞天”朱文方印,“石渠定鉴”朱文圆印,“宝笈重编”朱文方印,“御书房鉴藏宝”朱文椭圆印,“嘉庆御览之宝”朱文椭圆印,“宣统御览之宝”朱文椭圆印,“乾隆鉴赏”白文圆印,“三希堂精鉴玺”朱文长方印,“宜子孙”白文方印,“进德修业”白文方印。
画中山石用中锋细笔勾写轮廓,继以短笔浓点或卧笔长皴表现其阴阳向背。画树运笔率意,注重枝枒曲直姿态。构图平远开阔,呈现出江山无尽的悠远之趣。董其昌将历史上的山水画家分为南北两个派系,自己崇“南”抑“北”,追求笔墨沉稳雅致。董氏以自己提倡的南方山水画名家惠崇、巨然的笔意绘制此图,愈加体现出从容恬静中蕴含的冲淡平和的文人气息。《石渠宝笈续编》卷三十八著录。
明 董其昌 山水图卷 纸本墨笔 23.3 ×200.6cm 故宫博物院藏
自题:“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滞归期。玄宰。”钤“宗伯学士”、“董氏玄宰”印。鉴藏印钤“石渠宝笈”、“乾清宫鑑藏宝”、“乾隆鑑赏”、“三希堂精鉴玺”等。
画卷中山峦起伏,河湖穿插,屋舍散布其间。董其昌作画往往着力于笔墨技巧的全面展示,而于位置经营等方面并不经意,此卷亦然。在这幅作品中,有多种笔墨技法交互使用的痕迹,远山平缓用披麻皴法,依稀有黄公望《富春山居图》的笔意。近景的房舍溪桥以及点苔等用笔钝拙,又似沈周。画面整体墨色浑厚苍润,层次丰富。
画面所题诗句节录自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的《终南别业》一诗,但最后一句略作改动,原句为“谈笑无还期”。《石渠宝笈初编》著录。
明 董其昌 仿米芾洞庭空阔图卷 纸本墨笔 21.3×227.3cm 故宫博物院藏
本幅自题:“记语巴陵舟中,望洞庭空阔之景写此。乙卯玄宰识。”钤“董其昌”、“太史氏”印。后纸自题:“米老居京口,常以清晓登北固,眺望烟云之变,曰:'此最似潇湘虎儿楚山清晓图’。进道君大都写潇湘奇景也。余常谓画家须以古人为师,久之则以天地为师,所谓天厩万马,此吾粉本也。虎儿有长图自题曰:'夜雨初霁,晓烟未泮,谓其状有类于此。’余亦时仿。董其昌自题,寄崇螺侍御。”钤“知之告曰讲官”、“董其昌印”印。鉴藏印钤“嘉庆御览之宝”、“乾隆御览之宝”、“石渠宝笈”、“商丘宋荦审定真迹”等。乙卯为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作者时年49岁。
本幅以墨笔画洞庭湖之景,左虚右实,用笔生拙,劲力内敛。起首之景画云烟弥漫,天水渺茫,山峰、平坡、树木若隐若现,主要以米氏点子皴表现远山,淡墨点写小树。本幅的主题部分在中段,天高云淡,奇峰耸立,湖面辽阔,树木丛生,房屋掩映,意境深远而自有生气。山石皴染并施,树木勾、写、染兼用,笔法多变。后段则以寥寥几笔勾写山峰、树木,淡出画面,似余音缭绕,回味无穷。《石渠宝笈初编》著录此画为《明董其昌仿小米潇湘奇境图》。
明 董其昌 书画合璧卷 故宫博物院藏
本卷山水画自题:“岚影川光翠荡磨,春风江上听渔歌。重重烟柳笼南岸,好着轻舟倚钓蓑。昨年秋得巨然卷于惠山,有倪元镇题如此。玄宰识。”钤“董其昌印”。鉴藏印有“卧游”、“庞莱臣珍赏印”、“宗湘文珍藏印”等。
本卷书法释文:春台望。暇景属三春,高台聊四望。目极千里际,山川一何壮。太华见重岩,终南分叠嶂。郊原纷绮错,参差多异状。佳气满通沟,迟步入绮楼。初莺一一鸣红树,归雁迟迟去绿洲。太液池中下横鹤,昆明池上映牵牛。闻道汉家全盛日,别馆离宫趣非一。甘泉逶迤亘明光,五柞迟延接未央。周庐复道纵横转,飞阁迴轩左右长。须念作劳居者逸,勿言身后面能恒。为想雄豪壮柏梁,何如俭陋卑茅室。董其昌书。
钤“宗伯学士”、“董玄宰”、“玄商斋”印。鉴藏印钤“莱臣审藏真迹”、“怡情馆主”、“虚斋审定”等。此卷用高丽皮纸作,尺寸阔大,在董氏传世的手卷中较为突出。山水构图饱满,气象壮阔;行书腕力超迈,变化丰富。皆董氏亲笔力作无疑。近代曾归海上大收藏家庞元济所有,《虚斋名画续录》定为“老年所作”、“上上逸品”。
明 董其昌 集古树石画稿卷 绢本墨笔 30.1×527.7cm 故宫博物院藏
此卷因是画稿,故无章法。画松柏、杂树、芦荻、水草,又有坡石、溪渚、亭榭、茅舍,乃至庭院、人物等等,最后以黄、倪山水作结。其中树法尤详,间有董氏小行书:“万松金阙赵希远画,全用横点、竖点,不甚用墨,以绿汁助之,乃知米画亦是学王维也,都不作马牙钩。”另有“红树”、“浓”、“寔”、“俟体”、“点要开阔”、“红”、“不要多”、“墨浓”、“圆点”等自注。
幅末陈继儒题:“此玄宰集古树石,每作大幅出摹之。焚劫之后,偶得于装潢家,勿复示之,恐动其胸中火矣也。眉公记。”鉴藏印记有“归安陆树声考藏金石书画之印”、“翀”、“陆树声鉴赏章”等。通过陈继儒题识可知,此卷作于著名的“民抄董宦”事件之前。陈继儒在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三月董宅被焚后得于“装潢家”,此后不敢以之再示董其昌,“恐动其胸中火”。
此画稿虽不能算作一幅真正意义上的艺术作品,但对于研究董其昌的山水画创作及其绘画理论是极其重要的资料。值得注意的是,董其昌第一次正式作画是23岁时在陆树声府,他在《董文敏对题山水巨册》中自识:“予学画自丁丑(1577年)四月朔日,馆于陆宗伯文定公之家,偶一为之”(见顾麟士《过云楼续书画记•卷三•画类三》),“陆宗伯文定公”即陆树声。本幅虽无作者款印,而陆树声的两方鉴藏印以及董其昌好友陈继儒的题识都从一个侧面证明了此卷作者归属的可靠性。
明 董其昌 聚贤听琴图 美国明尼亚波利斯艺术馆藏
此画也可叫做绿荫聚贤图。画作年代在1620年左右。艺术馆介绍,作者为董其昌,和一位叫『Huang Tsun-wu』 的画家合作完成的。按照韦氏拼音(Wade-Giles system),发音应该类似『黄存吾』或者『黄尊吾』,但是明代画家中并无此名者。各位方家不妨查查到底这『Huang Tsun-wu』是何许人也。
按照艺术馆的英文介绍,画中人物,从右到左 (童子不算)大致为:董其昌,陈继儒(1558-1639),王穉登(1535-1612),张风翼(1550-1636),赵宦光(1559-1625),严天池(1547-1625),和云栖祩宏大师(1535-1615)。
文中说赵宦光等人在弹琴,最左边是严天池?和祩宏。我觉得并不正确。严天池(严澂)作为古琴虞山派开山始祖,怎么倒在一旁看别人弹琴了,实在有违逻辑。我觉得,最合理的应该是,弹琴的就是严天池,而他左边的应该就是祩宏大师和赵宦光。 (除非这『Yen T'ien-ch'ih』 另有其人)。原画还有董其昌的题词,以及从1762年至20世纪早期的诸人题跋。可惜,艺术馆并没有图示。
明 董其昌 荆溪招隐图卷 手卷 纸本设色 26 × 92.6 cm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明 董其昌 烟江疊叠嶂图 卷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明 董其昌 仿董北苑 溪山秋露图 保利拍品
明 董其昌 潇湘白云图 纸本水墨 30.6×258cm 辽宁博物馆藏
明 董其昌 山水图
明 董其昌 仿大癡富春大岭图 水墨绢本 手卷 27.5×315cm
明 董其昌 仿黄公望笔意 手卷
董其昌 设色山水图
董其昌 仿云倪合作 美国明尼亚波利斯艺术馆藏
董其昌 溪山秋霁图
董其昌 丹树碧峰图
设色绢本 119.5×51cm 嘉德拍品
董其昌 疏林远岫图
纸本墨笔 99×48.5厘米 天津博物馆藏
董其昌 云山图 西冷拍品
董其昌 云藏雨散
董其昌 高逸图
董其昌 高逸图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董其昌 林和靖诗意图
董其昌 九夏松峰图 西冷拍品
董其昌 峒关蒲雪图
董其昌 秋兴八景图之一 上海博物馆藏
董其昌 岩居图1
董其昌 岩居图2
董其昌 山水图1 册页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董其昌 山水图2 册页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董其昌 董范合参图轴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明 董其昌 青绿山水图轴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董其昌(1555-1636)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又号香光居士,汉族,华亭(今上海闵行区马桥镇)人。“华亭派”的主要代表。明万历十六年(1588年)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卒谥文敏。
董其昌精于书画鉴赏,收藏很多名家作品,在书画理论方面论著颇多,其“南北宗”的画论对晚明以后的画坛影响深远。工书法,自谓于率易中得之,对后世书法影响很大。其书画创作讲求追摹古人,但并不泥古不化,在笔墨的运用上追求先熟后生的效果,拙中带秀,体现出文人创作中平淡天真的个性。加之他当时显赫的政治地位,其书画风格名重当世,并成为明代艺坛的主流。著有《画禅室随笔》、《容台集》、《画旨》等文集。
董其昌在当时书法上有“邢张米董”之称,即把他与临沂邢侗、晋江张瑞图、须天米钟并列;绘画上有南董北米之说。他与莫是龙、陈继儒提倡“南北宗”之说,即把“院体”山水画与 “文人画”人为地分为南北两派。董其昌一生创作的书画作品不可胜数,临仿古人的绘画和诗帖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他在《画禅室随笔》中所说的“读万卷书”正是指一个人要想成为艺术家,必须学习传统,学习古人。他17岁开始学习书法时临写颜真卿的《多宝塔》,22岁学习绘画时师法黄公望,以后又遍学诸家,这种以古人为师的作法八十而不辍,伴其终生。他广泛吸取对唐宋元诸家优长,抉精探微,使其书画取得了超越古人的艺术成就。
董其昌强调以古人为师,但反对单纯机械地模拟蹈袭。随着阅历的增加、思想的成熟,他在继承前人技法时不倚傍他人庑下“作重台”,而是有选择地取舍,融入自己的创意。他认为如果离开了自己的创意,古人的精神也难以表达,故应以自己独创的形式再现古人的“风神”。凭借自己对古人书画技法得失的深刻体会,他摄取众家之法,按己意运笔挥洒,融合变化,达到了自成家法的化境。
董其昌的山水画大体有两种面貌,一种是水墨或兼用浅绛法,这种面貌的作品比较常见;另一种则是青绿设色,时有出以没骨,比较少见。他十分注重师法古人的传统技法,题材变化较少,但在笔和墨的运用上,有独特的造诣。他的绘画作品,经常是临仿宋元名家的画法,并在题识中加以标榜,虽然处处讲摹古,并不是泥古不化,而是能够脱窠臼,自成风格,其画法特点,在 师承古代名家的基础上,以书法的笔墨修养,融会于绘画的皴、擦、点划之中,因而他所作山川树石、烟云流润,柔中有骨力,转折灵变,墨色层次分明,拙中带秀 ,清隽雅逸。他的画风在当时声望显著,成为“华亭派”的首领。
董其昌作品比较珍贵,但在流传过程中赝品不断充进去,至今已难见精品,可说赝品充斥市场,尤其是民间收藏,即使不是赝品,也是小幅泛泛之作。海外艺术市场董其昌作品较多,欧美收藏家喜欢他的书画,但由于难辨真假,所以不敢轻易出大价购买。反之,一旦能确认确是真品,则不惜重金,以购到手为目的。1989年6月纽约拍卖过一幅他的《婉娈草堂图》被专家认可,价格一下子被抬了上去,高达165万美元,成为当时仅次于《元人秋猎图卷》的第二幅价格最高的中国古代书画,此图之所以能为专家认可,主要是一些典籍中曾记载过这幅画,此画曾为王鸿绪、安仪周、乾隆收藏,著录于《平生壮观》、《墨缘汇观》、《石渠宝籍三编》。这幅山水画,笔墨韵厚重,皴法细密,气韵雄浑,代表了董其昌文人画的最高成就,画面空白处则填满了各名家题跋,是难得的精品、真品。以后,纽约市场一直没出现过这么好的精品作品,因此价格也一直没上去,1990年共见到5幅作品出售,第一幅是《行书》二十七开册,售价为1.65万美元;第二幅是《行书》手卷,8800美元;第三幅是《山水》立轴,仅卖到3850美元;第四幅是《尺牍》十一开册页,售价1.4万美元;第五幅是《九峰雪霁图》绢本手卷,卖到1.5万美元。作品辨伪董其昌作品流传多,其重要原因是生前有许多人为其代笔,这比一般的仿制要难予分辨。启功先生专写一文《董其昌书画代笔人考》,详加考证。据现代学者研究,书法的主要代笔人最著名的是吴易,作画的代笔有赵左、僧珂雪、沈士充、吴 振、赵问、叶有年、杨继鹏等。董其昌的代笔画,大多是自己落款盖章。水平较高的代笔之作大多出于赵左、沈士充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