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初四家:王原祁画选 仿大痴山水(百幅中国名画)
清初四家:王原祁画选 仿大痴山水(百幅中国名画)
清 王原祁 仿大痴山水图轴
仿大痴山水图
清,王原祁,仿大痴山水图轴,106.4×56.2cm,1700年绘,上海博物馆藏。 画幅右上部作者自题:几翁先生文章政事之余,留心风雅,谬赏余画,属奉者有年,久未应命。庚辰八月下瀚秋窗新霁,偶得一纸仿大痴,兴会颇合,敢以请正。娄东王原祁。文前钤印:埽华庵 (朱长圆),文后钤印:王原祁印(白方)、麓台(朱方)。
王时敏孙子:王原祁
王原祁(1642-1715),清初著名画家,字茂京,号麓台,一号石师道人。他是江苏太仓人,王时敏的孙子,并与王时敏,王鉴,王翚合称清初“四王”,又称“江左四王”。
王原祁聪明有才华,为康熙时进士,因专心画学,被召供奉内廷,任书画谱馆总裁,负责编纂《佩文斋书画谱》,并鉴定古今书画,后又升至户侍郎,故又称他为“王司农”。绘画方面他得祖父和王鉴的传授,也是走的临古路子,尤其喜欢临摹黄公望,笔墨生拙,韵味醇厚,在技巧方面,他喜欢用干笔积墨法,先用笔后用墨,连皴带染,由淡而浓,由疏而密,反复皴擦,画面显得融和厚金。不过,他的整个画面是一小片皴擦出来的,一幅画要数十天、月余才完稿,显得琐碎,重复,缺乏整体感和连贯之气。
王原祁代笔之作很多,由于他受皇帝赏识,学他风格者上千,成为“娄东派”,此派左右清代三百年画坛,正为正统派,对后世影响极大。清代山水画一蹶不振,这也是一大原因。王原祁主纂的《佩文斋书画谱》,卷帙浩繁、材料丰富。对后世爱好书画者,提供了极珍贵而全面的资料。
王原祁画选
王原祁 麓台南山积翠卷
广西博物馆藏
王原祁 西湖十景图 辽宁省博物馆
王原祁 辋川图卷
纸本设色 35.6×545.5cm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点击见全卷)
王原祁 仿黄子久晴峦霁翠卷
纸本 水墨 37.5×267cm
美国克利夫兰博物馆藏(点击见全卷)
王原祁 九日适成图卷
27.3×66.9厘 南京博物院藏
王原祁竹溪松岭图
41.3×362厘米 传故宫博物院藏
王原祁 溪山高隐图卷
31.8×817厘米 传故宫博物院藏
王原祁 卢鸿草堂十志图册
纸本墨笔或设色 10开每约纵29×29.5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册山水是王原祁据唐代卢鸿《草堂十志图》图意,分别仿宋、元诸家笔意,重新加以艺术创作而成。卢鸿原作早已失传,今尚存宋人的临仿本,与此册相较甚殊,是画家师其意而不师其迹之作。该册无纪年,以画笔之苍劲,当是画家晚年之作。10页画,有6开设色,并兼用墨笔,色、墨兼施,浑然一体,清丽中有苍厚之致,为画家毕生努力所形成的特色。其晚年曾请告老还乡,屡为康熙帝所挽留,难免有“身在魏阙,心存江湖”之想,此图册似即追慕前贤草堂之隐的无奈心境的写照,为其晚年代表作。
王原祁 仿王蒙夏日山居图 轴
纸本设色 纵96.5公分 横49公分
台北故宫博物院典藏
「仿王蒙夏日山居图」画风近似元代王蒙(1308-1385)深秀细密,布局繁複紧凑。全图以块石累积作大山,笔墨交融而层层入深,先以淡墨著轮廓,再逐次渲染,又以乾笔皴擦,后以焦墨提醒。画面仅有上方天空留白,其馀皆为深林重章所布满,表现出林木苍鬱之景象。本院王蒙「丹台春晓」曾属于王时敏所有,「丹台春晓」画中强烈明暗虚实对比在此图也可见到,「墨须用淡,要求淡里之浓」此乃麓台题画语。原祁画上经常充满著堆积、交叠平面块体,其前后排列次序不同于宋元画中的垂直延伸方式。山石景物来回跳跃连接,画面因空间互换而形成一股动势。此图成于画家五十三岁之时,为其仿王蒙系列中极精之品。
王原祁 仿黄公望秋山图
台北故宫藏
王原祁(1642-1715),江苏太仓人。字茂京,号麓台,康熙庚戌(1670)进士,历官少司农。与祖父王时敏、王鑑与王翬合称「四王」。 山间云气缭绕,屋舍错落,矾头与平台点缀其间。近景画横向坡岸,上端耸立的树木将近景串联至中景斜向堆叠的主山。右半布置大片水域,随水岸往右后方远景逐渐延伸,最后与远山山腰的白云连成一气。树石与山脉对应水域和云气,形成两股虚实相映、交相作用的视觉力量。
王原祁 仿黄公望山水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此幅以溪水分隔远近两岸,近景坡岸由右下延伸至左侧上方形成尖峰,隔著中景水域与造型峥嵘的远山遥相呼应,在画面上形成不稳定的动势。山体轮廓浅淡,质面多用乾擦而成,再以侧笔点苔于山顶岩缝间。题识:「大痴画。经营位置。可学而至。荒率苍莽。不可学而至。思翁得力处。全在于此。此图余放其意。
王原祁 桃源春昼图 纳尔逊博物馆藏
清 王原祁 仿李营丘笔意轴
47.3x66.4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本幅作于五十八岁,水墨画雪景自谓仿李成,为王原祁传世作品中较鲜见。画中山石层迭,松林枯木参错,森森鬱鬱,苍凉荒率,一派严冬景象。
王原祁 送别诗意图
纸本设色 128.6×75.6cm
故宫博物院藏
图绘云峰林谷、树石蓊郁的景致。据款题而知,此图是王原祁为其乡前辈龚秉直所画。龚秉直,字敬立,号石帆,与王氏交谊甚厚。王氏曾为他创作过多幅画作,其中本幅款中所提《意止斋图》卷为《吴越所见书画录》著录。王原祁自幼深受祖父王时敏的影响,以临摹宋元古迹为法,尤其推崇黄公望的笔意。此图是他仿学黄氏画法的成熟之作,笔墨古拙,色调淡雅,细碎的山石在繁复的堆砌中构筑出高古清幽的意境。
款题:“吴门旅雁两三声,我去西江君北征。一片楼头寒夜月,桃花流水隔年情。两载相思南北分,孤舟淮浦忽逢君。离愁一夜连床话,湖岸西风浪接云。意止图成点染新,一山一水未能真。知君夙有烟霞癖,侧理重贻拂旧尘。侵晨扣户喜盘桓,无那霜花入砚寒。促迫由来多疥癞,挂君素壁不须看。戊寅夏秋,敬立表叔读书余斋,余为作意止斋图。长卷甫成而北行,复购纸相待。历年以来彼此往来南北,仅于清淮一晤,今始得都门聚首,欢甚。连日过寓斋坚索前约,呵冻遂成此图。因题四绝,以誌我两人离合之迹云。康熙辛巳小春下瀚王原祁。”钤“御书画图留与人看”阴阳文印、“王原祁印”白文印、“麓台”朱文印、“西庐后人”朱文印。
王原祁 神完气足图
纸本墨笔 137.2×71.8cm
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是王原祁仿董、巨山水之作,据题系为其弟子明吉而作。明吉即王原祁四大弟子之一的金永熙。王原祁以“神完气足”为主旨教导明吉习董、巨山水,他认为董、巨绘画具有“全体浑沦,气势磅礴”的特点,要体现这种特点,须章法通透,渲染分明,然能做到匠心独运、幻化出神实属不易之事,因此,该作全以块石堆积成山,笔墨浑融而层次清晰,以密不透风之势而求神完气足,这是画家积一生画学为弟子所作的绘画范本,是其晚年杰作之一。
绘本幅王原祁时年67岁。右上自识: “学董、巨画必须神完气足。然章法不透则气不昌,渲染未化则神不出,非可为浅学者语也。明吉问画于余,特作此图示之。惨淡经营,历有年所,而终未匠心,方知入室之难。明吉勉旃。戊子腊月望日题。王原祁。”
王原祁 松溪仙馆图轴 纸本墨笔 118.5×54.5cm
故宫博物院藏
该图是作者于清宫廷供奉期间(即1686—1715年)绘制的代表作。画家取法于元代王蒙的密体画风,画层峦叠翠,松林山舍,云雾缭饶,是画家心中的理想仙境。作者多用干笔细皴,笔墨苍润,有元代王蒙的遗韵。构图严整而富有变化,又浑然一体。本幅有作者款题:“臣王原祁恭畫”,下钤“臣原祁”。钤“乾隆御览之宝”等收藏印章诸方。
王原祁 夏山图轴
1700年 107×59.5cm 广东博物馆藏
王原祁 仿吴镇山水图轴
1699年 74.2×40.6cm 上博藏
王原祁 仿大痴富春图
浙江省博物馆藏
王原祁 仿王蒙山水图轴
1701年 106.3×53.8cm 上博藏
王原祁 仿高克恭云山图轴
1700年 99×47.2cm 辽博藏
王原祁 小孤山图轴
97×46cm 1698年 常州博物馆藏
王原祁 仿高房山云山图
113.6×54.4厘米 上博藏
王原祁 云山图轴
1699年 94×45.7cm 故宫博物院藏
王原祁 幽泉出谷图
西冷拍品
王原祁 仿黄公望山水图卷
122.71×52.8厘米
清 王原祁 秋林远黛图
王原祁 仿黄子久山水图轴
1701年 122.7× 52.8cm 辽博藏
王原祁 仿黄鹤山樵浅绛山水图
王原祁 溪山幽居图 1704年
王原祁 仿子久山水 西冷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