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剧《吕剧介绍》

04-27 431 反馈
    吕剧介绍

    吕剧,又名“化装扬琴”、“琴戏”,流行于山东和江苏、安徽部分地区,起源于山东以北黄河三角洲,由山东琴书演变而来,迄今有100年历史。山东省东营市是吕剧的发源地,东营区牛庄镇时家村(原属广饶县)民间艺人时殿元等是吕剧的主要创始人。最初的吕剧班大都走乡串村,演出于田间地头,影响甚小。1910年前后搬上舞台。1953年山东省吕剧院成立之后,才使吕剧成为遍及山东、享誉全国的剧种。

    目录

    吕剧简介

    名称由来

    艺术特点

    源流沿革

    历史介绍

    吕剧知识

    板式

    曲牌

    吹打曲牌

    乐器

    行当

    声腔

    服装

    角色行当

    生行

    旦行

    净行

    丑行

    传统剧目

    现代剧目

    李二嫂改嫁

    《补天》

    《龙凤面》

    《借亲》

    出版作品

    早期艺人

    当代名人

    展开

    吕剧简介

    名称由来

    艺术特点

    源流沿革

    历史介绍

    吕剧知识

    板式

    曲牌

    吹打曲牌

    乐器

    行当

    声腔

    服装

    角色行当

    生行

    旦行

    净行

    丑行

    传统剧目

    现代剧目

    李二嫂改嫁

    《补天》

    《龙凤面》

    《借亲》

    出版作品

    早期艺人

    当代名人

    展开

    编辑本段吕剧简介

    [1]吕剧是山东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曾名“化装扬琴”、“琴戏”。主要乐器是坠琴、扬琴、三弦、琵琶,称“吕剧四大件”。是由民间说唱艺术“山东琴书”(坐腔扬琴)发展演变而来的。起源于山东北部的黄河三角洲即东营市,流行于山东和江苏、安徽的部分地区。最初的吕剧班子大都走乡串村,演出于田间地头,影响甚

    天津市吕剧《李二嫂改嫁》小。1910年前后搬上舞台。1953年戏曲改革中由山东省戏改组定名吕剧。1953年山东省吕剧院成立之后,吕剧成为遍及山东、享誉全国的剧种。

    2007年10月中旬,首届吕剧文化艺术节在吕剧的故乡——山东省东营市成功举办

    2012年戏曲元宵节晚会在山东举办、吕剧是晚会的第一大剧种。共演六场戏,并特邀吕剧大师郎咸芬现场表演。

    编辑本段名称由来

    吕剧名称的由来,流传着很多的说法,大体上有以下几种:

    一、1915年前后,原属广饶县牛庄的时家村(今已划为东营区)老艺人时殿元,也曾以纸糊毛驴,化

    德州市吕剧团装演唱《王小赶脚》,受到了群众的欢迎,人们便把它称为驴戏,由于这个称号欠雅,经一些文人的推敲音译成了“吕戏”。

    二、1923年,这种驴戏进了济南府,演出的主要剧目是《吕洞宾打药》,当地群众不明白这个剧种的来源,只听说叫“驴戏”,又由于主要剧目是“吕”字打头,观众就把它称为吕戏。

    三、吕剧的“吕”字,原是二十五户为一闾的“闾”字。意思是街坊邻里戏、家乡戏。以后在辗转、流传中,把“闾”简化为“吕”。

    四、过去说琴书,大多是两口子或一家人搭档,演唱的内容又多系反映男女爱情的。两口为“吕”,因而就叫吕戏。

    五、吕戏原来称为捋戏。此说有二:一是由于演唱时主要伴奏乐器是坠琴,按奏坠琴的手指是上下捋动,故名为捋戏;又因中国音乐十二律中的阴律有六种,总称“六吕”,因而将“捋戏”改称为“吕戏”。另一种传说是,当年为这种戏起名时,有的老艺人说,这种戏演唱时顺藤摸瓜,捋着蔓子捋到底,就叫捋戏吧。捋与吕同音,于是定名为吕戏(吕剧)。

    编辑本段艺术特点

    [1]吕剧音乐是在从民间俗曲演变而来的“坐腔扬琴”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而成。其最为突出的特点是: 既是“戏曲”又是“曲艺” 。其唱腔以板腔体为主,兼唱曲牌。曲调简单朴实、优美动听、灵活顺口、易学易唱。基本板式有“四平”、“二板”(包括“垛子板”和“流水”)、“娃娃”三种。 吕剧的伴奏乐器分文场和武场。文场主要乐器是坠琴、扬琴,其次为二胡、三弦、琵琶、笛子、唢呐等,可视剧情酌情增减。新中国成立

    吕剧后又增加了一些西洋管弦乐器。伴奏多采用“学舌”(对位)形式。如二板伴奏模仿唱腔一句,四平伴奏模仿唱腔的下半句或尾腔。武场伴奏乐器主要有皮鼓、板、大锣、小锣、大铙钹、堂鼓、打鼓等。锣鼓经均自京剧等剧种吸收。

    吕剧的演唱方法,男女腔均用真声为主,个别高音之处则采用真假声结合的方法处理,听起来自然流畅。吕剧的唱腔讲究以字设腔,以情带声,吐字清晰、口语自然。润腔时常用写滑音、颤音、装饰音,与主要伴奏乐器坠琴的柔音、颤音、打音、泛音相结合,以及上下倒把所自然带出的过渡音、装饰音浑然一体,使整个唱腔优美顺畅。

    吕剧使用的语言属北方语系的济南官话。其重字规律和读音咬字方法都与普通话多有近似之处。吕剧传统剧目的舞台道白,是以济南官话为标准的基础上偏重于上韵;而现代戏的道白则直接使用济南官话,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在表演中,吕剧善于运用通俗易懂、形象生动的群众语言作为剧词,并以此来塑造人物形象。

    编辑本段源流沿革

    [1]吕剧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定名的新剧种,但其表演艺术形式却经历了长期的发展历程。早在

    北京市吕剧团清代中叶,山东南部农村就出现了一种名叫“小曲子”的小曲连唱体曲艺形式。因其主要伴奏乐器为洋琴(洋琴),故又称“扬琴”、“洋琴”。历史上扬琴曾广泛流行于古黄河下游地区的河南、江苏、安徽的北部、河北的南部以及东北的个别市县。在山东最先流传于鲁西南,并逐渐向北(济南及惠民地区)、向东(青岛、烟台)延续扩展,约有二百年历史。在发展过程中,受到不同地区的语言、风俗的影响,逐渐形成为南路、北路、东路琴书三大流派。各自叫法也不尽相同,如东路琴书艺人商业兴自称本路琴书为“改良扬琴”;北路琴书创始人邓九如自称“文明扬琴”。到一九三三年邓九如在天津电台播音时,才定名山东琴书。

    光绪初年,广饶县(旧称乐安)北部一带的农民,为躲避灾荒,常随身携带坠琴、节子板等乐器,外出卖艺求生。开始以唱琴书小段为主,或顺口编些有趣的故事,边耍边唱。后来,他们不断吸收戏曲唱腔和民间小调来丰富自己的表演内容和形式。如东寨村的张兰田、张志田兄弟俩,就曾去安徽风阳拜师学艺。当地流行的凤阳歌对琴书的表演艺术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艺人们在长期的演唱实践中,不断追求新的艺术形式。一些擅长唱工的艺人,在长期的表演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唱腔特点。如广饶县西商村的艺人商业兴和妻子关云霞,长期在烟台、青岛一代演唱,逐渐形成自己的演唱形式,成为东路琴书艺术的代表人物;而擅长人物表演的艺人,则致力于创造新的表现形式来吸引观众。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冬,以东路琴书艺人时殿元为首的同乐班,尝试着将《王小赶脚》改为化妆演出,用竹、纸、布扎成驴形,加以彩绘,一演员身绑彩驴,做骑驴状;一演员执鞭赶驴;另有艺人操坠琴、扬琴、竹板等乐器伴奏,演员在音乐声中载歌载舞。此种表演形式别开生面、生动活泼,初次演出便获成功。由于《王小赶脚》首次采用驴形道具,群众又称此类戏为“驴戏”。此后,时殿元又陆续将一些琴书篇目改为化妆演出,所到之出,表演深受群众喜爱。

    在常年的流动演出中,化妆扬琴艺人经常和京剧、五音戏、河北梆子等剧种的班社在同一集镇演出,甚至出现“两合水”、“三合水”(两个或三个不同剧种同台演出)的情况。这种演出方式对促进化妆扬琴在剧目、表演、唱腔、舞台装扮、音乐等方面与其他剧种的借鉴融合和创新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使其逐渐从简单的化装演出发展成为比较完整的戏曲形式。演出的剧目也从“对子戏”、“三小戏”扩大到本戏和连台本戏;演出的场所也由盘凳子到进入茶园、剧场。1917年(民国六年),由广饶县化妆扬琴艺人张凤辉等人组成的车里班首先进入济南市演出。此后,不少剧班也纷纷进入济南城表演。有的班社还经常到烟台、青岛甚至东北的大连、长春、哈尔滨等城市演出,进一步扩大了该戏的影响。当时较有影响的班子有黄家班、父子班、同乐班、庆和班、共和班等。

    抗日战争爆发后,该剧种陷入困境。原在济南城演出的剧团也因演出每况愈下,导致班社萎缩,艺人生活难以为继。多数艺人返回家乡,剩下的艺人凑成一个“义和班”维持演出,勉强度日。抗战胜利后,演出状况并未好转,反而愈加萧条。“义和班”也于1946年末解散,艺人被迫改行,另寻出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化妆扬琴剧种获得了新生。从1950年起,山东省文联地方戏曲研究室组织对本省地方戏曲艺术进行了发掘、整理、试验、推广,并以化妆扬琴作为改革的重点,选择《小姑贤》为实验剧目。此后,艺人们向山东梆子学习,演出了《蓝桥会》。在学习传统剧目的基础上,又将现代题材的小说《李二嫂改嫁》改编演出。这期间,由义和班改组成的济南化妆扬琴剧团也编演了《张大有被骗》、《王秀鸾》等戏,打开了吕剧现代戏的大门。这些改编剧目的上演使化妆扬琴的影响日益扩大,并涌现出郎咸芬、林建华、王俊英等一批著名演员。1953年山东省吕剧团成立后,继续进行剧目的改革创新工作,先后整理加工了《姊妹易嫁》(《逼婚记》)等传统剧目,编演了《光明大道》等现代戏。1954年,在华东区戏剧观摩会演上,《李二嫂改嫁》、《光明大道》、《王定保借当》、《小姑贤》分别获奖。《李二嫂改嫁》和《借年》于1957年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成黑白影片;《两垅地》于1965年由上海海燕电影制片厂摄制成黑白影片。

    “文化大革命”期间,吕剧被禁演。1976年以后,吕剧复兴。《半边天》于1976年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摄制成彩色影片;《逼婚记》于1979年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摄制成彩色影片;《张王李赵》于1982年获全国剧本奖。

    1979年,广饶县吕剧团、垦利县吕剧团开始上演传统剧目。1982年,广饶县吕剧团为配合计划生育宣传赶排新剧《合家欢》,在县内外巡回演出。1987年,利津县京剧团更名为利津县吕剧团。1984年,东营市文化局组织部分文艺工作者,专门开展吕剧研究,深入农村走访老艺人,搜集史料。1985年冬,召开“吕剧史料座谈会”,邀请20多名吕剧老艺人参加。1986年春,又邀请14名老艺人进行仿演录像。在此基础上,于1987年编纂完成《东营市吕剧音乐集成》书稿,于1988年底编纂完成《吕剧起源与发展东营市史料汇编》。这两部书稿是吕剧研究方面的重要成果。在编纂过程中,得到山东省文化厅有关领导、 山东省吕剧界许多专家和名演员 (如李渔、郎咸芬) 的热情指导与帮助。1991年3月5~8日,举办“东营市首届吕剧汇演”,全市有8个代表队、240人参加,分专业和业余两个组进行汇演,演出新创剧目12个。1994年,以广饶县吕剧团为基础,成立“东营市吕剧团”。至1995年底,全市先后有15名吕剧演员获省优秀演员称号[2]。

    编辑本段历史介绍

    吕剧发源于原乐安县时家村(今东营区牛庄镇)一带。吕剧自形成以来,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纵观吕剧艺术的整个历史演变过程,大体上是循“山东琴书(说唱扬琴)——化装琴书(又称化装扬琴)——定名为吕剧”之脉沿革和发展的。  山东琴书始称“小曲子”,后因其伴奏乐器主要是扬琴(早期称“洋琴”),故又被群众称为“唱扬琴的”。山东琴书曲调优美,具有浓郁的农村生活气息,深受广大劳动人民的喜爱,最早流行于鲁西南一带地区,其产生距今已有2000余年的历史。说唱琴书的民间艺人进入较大的城市或到外省演唱,曾称为“文明琴书”、“山东琴书”等。山东琴书演唱时两人搭挡对口,对唱和说为主,以表演为辅,唱说和表演紧密结合;演唱时以扬琴、坠琴为主要伴奏乐器。演唱者同时也是伴奏者,典型地体现了曲艺形式的艺术特点。这种唱、说和表演浑然一体的民间曲艺演唱形式,是山东琴书由说唱艺术形式发展成为戏曲艺术的基础条件。  根据《黄河志》记载,在1884年以前,黄河入海口处的广饶(当时为乐安县)北部和利津东部并无防洪大堤,每到洪水季节,黄河常常泛滥成灾,这一带的穷苦农民不得不背井离乡,以逃荒要饭谋生。于是,以演唱当时民间流行“小曲”形式进行乞讨的难民逐渐增多。以“唱曲”讨饭遂成为有些人养家糊口的主要手段,活动区域也不断扩大。  此间,牛庄、油郭一带以演唱民间曲艺为职业的艺人越来越多。在众多的民间节人中,时家村艺人时殿元(外号时丫兰)、油郭乡东寨村艺人张兰田、张志田兄弟和油郭乡西商村的四平调艺人商秀岭脱颖而出,成为当地群众所说的“大角”。  1880年,山东琴书流传至乐安北部地区后,得到迅速而广泛的传播。尤其是在牛庄、油郭一带,学唱山东琴书者不计其数。每逢农闲节日,或三五搭挡,或结帮成伙,就地拉摊演唱琴书者处处可见,真可谓“村村听扬琴、妇孺皆会唱”。

    编辑本段吕剧知识

    板式

    四平、慢四平、快四平、反四平、二板、慢二板、反二板、二平、反二平、二六、反二六、六水、反流水、散板、反散板、尖板、摇板、回龙、娃娃腔(又名娃娃调)、凤阳歌等。

    曲牌

    曲牌多数来自“山东琴书”明清以来的民间小曲,娃娃腔、莲花落、罗江怨、叠断桥、呀二哟、靠山调、普

    吕剧地锦、想思、打茶文、乱弹、楼上楼、呀儿僧、上合调、迎春调、小上坟、慢凤阳歌、凤阳垛、打枣竿、阴阳句、(又名楼上楼)、后娘打孩子、大汉口、汉口垛、(又名上合调)、下合调、画扇面、丝罗扣等。

    吹打曲牌

    迎宾、送客、祝寿、摆宴、拜堂等曲牌。

    乐器

    四大件:坠琴(主弦)二胡、洋琴、三弦(现一般用琵琶)。其他:高胡、古筝、笛子、笙、竹笛、长 笛、唢呐、海笛(小啦叭)、大提琴、电子琴、贝司等。


    打击乐器:板鼓、板、堂鼓、定音鼓、大锣、小锣、汤锣、钹、荷叶钹、小钹、苏锣、木鱼、梆子、碰铃等。

    锣鼓点:(也叫锣鼓经)一击锣、阴锣、四击头、大锣垛头、小锣垛头、叫头、回头、冲头、快冲头、收头、凤点头、帽儿头、住头、抽头、长垂、慢长垂、快长垂、串垂、乱垂水底鱼、一封书、纽丝、滚头子、扑灯蛾、紧急风、、丝鞭、望家乡、崩登仓、八打仓、扎多衣等

    行当

    吕剧的行当比较简单:生行有:老生、小生、小生又分:穷生、(飘带生)、短打、武生等。

    旦行:旦行也较简单,有:青衣、花旦、闺门旦、小花旦、武旦、老旦、彩旦、骚旦、泼辣旦

    净行:一般为“花脸“为主。

    丑行:俊丑、小花为主。

    声腔

    有:大嗓、嗓小、二本嗓、真声、假声、真假声、云遮月、润(念YUEN)腔、行腔、拖腔、塌中、走调、跑调、不搭调、冒调、荒调、凉弦、走弦、跑弦、不复弦、强板、撤板、顶板、闪板、过板、俏板、丹田音、嘎调、平声、仄声、合辙、押韵、气息、换气、偷气、存气、气口等。

    服装

    水衣子(也叫溻褂子):演员穿服装(戏装)以前,贴身穿的一种开大巾上衣,是保护戏装用的,一般是用棉白布做成,也有用油布做成,是为演员出汗保护戏装用的。

    竹衣子:用细竹节穿而成的一种上衣,一般剧团没有,唱角用的,在胖袄外,为的是保护服装,一般为:蟒和道袍之用。

    胖袄(垫肩):是生行演员,扮演古装戏时,为了体形的美观大方好看,穿的一种用棉花白布做成的上衣。

    大袜子:是用白布做成的一种长筒袜子。

    编辑本段角色行当

    [1]吕剧在化装扬琴时期表演形式比较简单。多是几个人搭档,演唱一些故事简单、角色又少的剧目。

    吕剧如《王小赶脚》、《光棍哭妻》、《三打四劝》等。演唱时坐成八字形,扬琴居中,其他乐器分列两旁。演员各持乐器,自拉自唱。演唱者根据其演唱技能和自然条件来划分角色。此时虽已有生、旦、丑等角色的分工,但并无严格的行当区分。艺人们将这种状况称之为“有脚色,没行当”。吕剧传统的舞台表演中生活动作较多,少有成套的的表演程式。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以后,由于受五音戏、莱芜梆子等地方剧种和京剧的影响,使吕剧的表演艺术得到丰富和提高,角色行当体制也日趋完善,但仍保持以“三小戏”为主体的演出特点和生活化的演出风格。

    吕剧的角色行当体制是按照生、旦、净、丑四大行当划分的。

    生行

    包括小生、老生、娃娃生、武生诸行

    小生多扮演剧中年轻公子、儒生,以念唱为主,唱腔讲究情绪变化,行腔自然,注重褶片、水袖、折扇等功夫。如《王定保借当》中的王定保、《借年》中的王汉喜等人物;

    老生饰演的角色多戴黑三髯,故又称须生、胡生。其所扮角色多为剧中正派人物,表演稳重大方,要求唱腔浑厚,注重褶片、袍带、髯口、帽翅等技功。如《打焦赞》中的杨六郎、《玉清楼》中的宋江;

    娃娃生为扮演戏中的儿童角色,表演天真,念唱爽朗,另须具备一定的武打功夫。如《穆桂英挂帅》中的杨文广等;

    武生系扮演剧中的武士、侠客一类的角色。注重腰腿功和刀枪把子套路。

    旦行

    包括青衣、花旦、闺门旦、彩旦、武旦、老旦等类

    青衣,扮演成年妇女角色。重唱工,要求行腔委婉流畅、字正腔圆、清亮细腻,并具水袖、圆场功夫,表演时情感充沛。如《小姑贤》中的李荣花、《井台会》中的蓝瑞莲等;

    花旦,扮演活泼热情的青、少年女性角色,要求唱腔甜润,吐字清晰、身段灵活娇俏。如《姊妹易

    吕剧嫁》中的张素花、《王小赶脚》中的二姑娘等;

    闺门旦,扮演未出阁的大家闺秀或贫苦人家有教养的妙龄少女。道白注重声韵,唱腔委婉缠绵,形体端庄,注重水袖、折扇等功夫。如《逼婚记》中的洪美蓉等;

    彩旦,又称彩婆子,扮演滑稽、狠毒、搬弄是非的妇女,其表演动作及台词多源于生活。如《小姑贤》中的刁氏、《龙凤面》中的后娘等;

    武旦,扮演剧中有武艺的女子,要求身段轻捷灵活。如《打瓜招亲》中的陶三春、《打焦赞》中的杨排风等;

    老旦,扮演剧中老年妇女,表演侧重老态,要求唱做念白稳重大方。如《穆桂英挂帅》中的佘太君等。

    净行

    花脸

    吕剧中以花脸行为主要角色的传统剧目较少,仅有《王定保借当》中的李武举、《温凉盏》中的洪彦龙等几个花脸角色,尚未形成该行当独有的成套表演程式。新中国成立后该行当的角色才逐渐增多,如《打焦赞》、《打瓜招亲》等剧中的武花脸表演。

    丑行

    包括小丑、老丑、武丑

    小丑多扮演剧中不戴髯口的丑行角色。其表演生活气息浓厚,语言丰富通俗,道白多用乡音方言。常扮演剧中诙谐、刁钻或奸猾等不同性格的角色。如《王小赶脚》中的王小等。

    老丑主要扮演男性老年角色,其表演生动风趣。如《洗衣记》中的田二洪等角色。

    武丑角色在吕剧传统剧目中并不多见,只是后来由于移植吸收其他剧种的剧目才逐渐形成该行当。

    编辑本段传统剧目

    吕剧的剧本大致可分两种:一种是小戏,如《小姑贤》、《王定保借当》、《小借年》等,是它的基本戏;另一种是连台本戏,多根据鼓词、小说和琴书的脚本改编,如《金鞭记》、《金镯玉环记》、《五女兴唐》等。小戏剧目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运用生动的群众语言,善于表现各种不同的人物性格,富有强烈的感染力。吕剧唱腔曲调,简单朴实,优美动听,灵活顺口,易学易唱,基本腔调有四平、二板,有时也使用其他曲牌。主要伴奏乐器有坠琴、扬琴、二胡、三弦等。吕剧、2008年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全国25个分团

    编辑本段现代剧目

    吕剧大体可分两种:一种是小戏和单中出戏,如《小姑贤》、《小借年》、《王定保借当》等,这是它的基本戏;另一种是连台本戏,多根据鼓词,如《金鞭记》、《金镯玉环记》、《五女兴唐》等。

    吕剧20世纪初开始登台亮相,到20世纪中叶达到鼎盛。20世纪五十年代是吕剧的辉煌时期,名角荟萃,新戏迭出,与安徽的黄梅戏同台进京演出。随着新《婚姻法》的宣传,吕剧《李二嫂改嫁》唱红大江南北。

    李二嫂改嫁

    吕剧(李二嫂改嫁)讲述的是解放战争时期山东解放区农村,年轻寡妇李二嫂过着孤苦伶仃的生活,经常受恶婆婆“天不怕”

    吕剧的折磨。青年农民张小六在劳动生产中帮助她,她也在生活上照顾张小六。二人由此产生了爱情,却受到了旧习惯势力和婆婆的反对。“天不怕”和其族弟李七商定,趁张小六支前的时候,另行说媒,破坏李二嫂和张小六的爱情。李二嫂参加了妇救会和识字班,在妇女主任的帮助下,冲破了封建势力的束缚,同“天不怕”进行了坚决的斗争,终于和从前线立功回来的张小六结为恩爱夫妻。剧本通过李二嫂这一艺术形象,反映了在政治上翻身解放的农村妇女要求婚姻自由的强烈愿望;反映了妇女解放中所遇到的自身的思想斗争及与外部世界的冲突。

    1951年山东省文联戏曲研究室首演。1954年山东省吕剧团上演。郎咸芬扮演李二嫂,杨瑞卿扮演张小六,王俊英扮演张大娘。郎咸芬的演唱,低回委婉,声情并茂。她根据人物性格结合唱腔设计的舞蹈动作,恰如其分地表达了李二嫂的思想感情,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956年该剧获文化部颁发的全国戏曲剧本奖。1957年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摄制成戏曲艺术片。

    《补天》

    讲述的是建国初期,为固土守边,二十万时代青年奔赴新疆建设兵团,开发西部边疆,但是他们的婚姻却成了大问题。为此,国家紧急征调两万女兵入疆。于是八千山东姑娘踏上了西去的征途。恶劣的自然条件和环境使这批从碧海蓝天下走来的山东姑娘所怀抱的梦想与现实发生了错位。《补天》以史诗剧的手法生动记述了发生在特定时空和特定环境下的一段真实历史故事。该剧表现了献身祖国边疆的青年们不屈的牺牲精神,弘扬了人与人之间的宽容、和谐之美。

    传统剧

    《龙凤面》

    讲的是继母陶氏乘丈夫出外经商,逼家院丁奎害死前妻子女梁子玉、梁赛金,兄妹二人闻讯逃走,又被猛虎冲散。几年后新科状元梁子玉下榻官驿,命四衙官献面。梁赛金为义父解忧,亲做家传龙凤面,才得兄妹团圆。

    《借亲》

    程孝金与一锭金订亲后都闻对方丑陋,程母便装病,要赵女一锭金过门探病。赵家怕露马脚,便借马大保之女金莲顶替,程家也找长工帮喜冒名。不料弄巧成拙,反倒促成帮喜与金莲的美事。

    编辑本段出版作品

    1、出版的著作文稿有:《吕剧的起源与发展》、《吕剧起源问题辨析》、《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山东卷(吕剧分卷)》、《吕剧发展的道路》、《山东地方戏曲剧种史料汇编》等。  2、整理印刷的代表性剧本有:《王小赶脚》、《王汉喜借年》、《洞宾戏牡丹》、《蓝瑞莲打水》、《秦雪梅观画》、《白蛇传》、《双换亲》、《空棺记》、《姊妹易嫁》、《墙头记》、《李二嫂改嫁》、《红嫂》、《潮涌黄河口》等。  3、出版的音像制品有:《小姑贤》、《王小赶脚》、《姊妹易嫁》、《逼婚记》、《空棺记》、《蓝桥会》等传统戏80余种,以及现代戏《潮涌黄河口》、《故乡情》、《马书记上任》、《卖蟹记》、《大犟搬迁》等。

    编辑本段早期艺人

    1、时殿元

    时殿元,(1863—1948),是今东营区(原广饶县)牛庄镇时家村人,自幼以唱民间小曲讨饭为生,后以唱山东琴书成名。他嗓音甜美,表演风格自然洒脱、幽默夸张,被时人誉为“大角” 。约在1887年前后,时殿元远走河南边学艺边卖艺达半年之久。从河南回来不久,便开始传艺授徒,并经常搭伙到各地演唱。在艺术实践中他独辟新路而将山东琴书改进发展成为“化装扬琴”,成为首创吕剧艺术的主要创始人。

    吕剧剧照

    1900年前后,由时殿元首倡,崔心悦、崔心庆、谭明伦等人响应,开始对坐唱扬琴进行创造性的革新。他

    吕剧们根据自己多年演唱琴书的实践经验,吸收了京剧、五音戏、东路梆子等剧种中可用的艺术表演程式,直接化用了“跑驴”这一民间舞蹈艺术形式,将琴书段子《王小赶脚》由坐唱形式改为化装演出。演出时,他们用竹篾、纸、布等材料扎成驴形,并加以彩绘,使之栩栩如生;由崔心悦以青衣应功扮演二姑娘,手提包袱,身缚以驴形,做骑驴之形态;时殿元扮脚夫王小,头戴毡帽,腰系围裙,执鞭撵驴;琴师武春田等人伴奏。随着音乐二人载歌载舞,人物形象生动活泼,唱腔优美悦耳,语言幽默朴实,妙趣横生,使在场的观众耳目一新,兴趣盎然,时而开怀大笑,时而闭口静听。整个演出,声、情、做、唱并茂,观众交口称赞。初步尝试便获极大成功。于是,一个新的独具艺术风格的地方戏曲形式——吕剧便由此而产生了。

    在将琴书《王小赶脚》由坐唱形式改为化装演出获得成功、赢得赞誉以后,时殿元等人更是孜孜以求,在艺术实践中不断改进和完善。他们根据首次演出的经验,又陆续将琴书中人物较少的书目如《兰瑞莲打水》、《王汉喜借年》等改为化装演出。继而又将角色较多、情节较复杂的《双换亲》、《白蛇传》等书目改为化装扬琴演出。化装扬琴的出现,是吕剧艺术形成的开端,为现代吕剧的兴起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还有一件事,在时殿元家乡一带也是有口皆碑。大约在1920年前后,东隋村大财主隋家相,因娶一个寡妇做小老婆。请时殿元的时谭班唱戏。时殿元知道此人阴险毒辣,人多势大,是当地有名的一霸。群众中流传着“南有尹,北有隋”的说法。此戏若不唱,隋家相自不肯罢休,唱吧,又觉得憋气。他灵机一动,对徒弟说;“唱《小寡妇上坟》。”这出戏吸收了东北民歌的演唱形式,音乐优美动听,情感真挚动人,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很受群众喜爱。但是,在大喜的日子,唱哭坟的大悲调,不吉利,这是有意窝囊隋家相。时殿元在戏中又自加戏文,指鸡骂狗,将隋家相一顿臭骂,好不痛快,只气得隋家相拂袖而去。

    时殿元一生致力于吕剧艺术事业,直到80岁时还登台演唱,对吕剧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1948年秋,他因病逝于故乡,享年85岁。

    2、谭明伦

    谭明伦(1880—1960),东营区潭家村人。幼年习唱民间小曲,13岁入同乐班,是吕剧创始人之一。

    谭明伦出身寒微,受其父谭立盈影响,自幼爱唱小曲,曾随父长年漂泊异乡沿街卖唱。1803年,他加入时

    吕剧殿元(后与谭明沧成为儿女亲家)的同乐班,经常活动在广饶、博兴、及胶东地区,最远曾到过哈尔滨等地演唱。当时他年龄虽小,但聪明伶俐,具有艺术天赋,噪音清脆甜润,形象清秀俊雅,招人喜爱。同乐班每到一地,就先让小明伦唱几个段子,惹得观众齐声叫好。经几年的跟班学艺,他的演唱技艺大有提高,会唱的书目逐渐增多,成为同乐班的主要演员。1806年春,张兰田、张志田兄弟从安徽带回凤阳歌后。当地艺人都想学唱,但张氏兄弟以此为“绝活”而不轻易传人。明伦时年16岁,在当地已小有名气,因与张氏兄弟有点亲戚关系,便前往拜师学唱,得凤阳歌演唱技巧,为其后发展吕剧唱腔奠定了基础。

    谭明伦嗓音纯正甜美,唱腔清晰明亮、珠圆玉润,扮相俊美,表演自然细腻。他的演出深受观众喜爱。“听说谭明伦上了台,顾不得穿那袜子鞋”,在群众中享有极高的声誉。他不仅戏演得好,而且戏路子也宽。生、旦、净、未、丑皆通,被誉称为“五顶网子全戴”,但尤以青衣,花旦、小生为最精,谭明伦一生勤于用功,善于钻研。自清光绪二十五年(1900)冬,在同乐班参加创演化妆扬琴之后,便不断对化妆扬琴进行改进和发展。1909年,他集多年来在演唱方面的实践经验,通过对风阳歌的潜心研究,与时殿元等人共同创设出四平腔。1910年秋,他又将四平腔改为闪板中眼起唱.为吕剧唱腔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此后,谭明伦又与时殿元和武春田等人反复琢磨试唱,在琴书“垛子板”的基础上.发展形成二板唱腔。在推动吕剧声腔由曲牌联缀体结构向板式变化体过渡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这是对吕剧音乐发展的一大贡献。

    谭明伦在同行中具有较强的传授能力,一生授徒甚多,其中较著名的有薛金田、时克远、谭文章、谭可传、高安札、黄维范、黄维祯、黄维信等,为吕剧早期的传播和发展做出突出贡献。3、孙中新

    孙中新(1852—1930),博兴县纯化乡西王文村人。

    孙中新出生于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其母通戏曲,尤善讲古典小说和民间故事。孙中新受母亲影响,自幼酷爱演唱,17岁前就学会了打花鼓,唱凤阳歌、莲花落等民间曲艺。后从师学戏,精通皮簧、梆子、扽腔。他多才多艺,既能演唱,又擅长司鼓操琴,常与当地民间艺人搭档,在集市和庙会上演出,深得群众赞赏。

    孙中新在自己多年的戏曲演唱过程中,创造性地将扽腔、梆子、京戏、琴书的曲调、曲牌、打击乐和表演艺术,运用到自己的戏中,改编了《看瓜园》、《后娘打孩子》、《崔金定上坟》、《三贤》(即后来的《小姑贤》)等剧目。

    4、崔心悦

    崔心悦(1864—1946),东营区谭家村人。自幼习唱民间小曲,后唱琴书。与时殿元是姑表兄弟,曾随时殿元到鲁西南一带学唱扬琴。清光绪二十五年(1900)冬.在首演化妆扬琴《王小赶脚》时,饰演二姑娘,成为吕剧创始人之一。是同乐班、共和班的主要演员,功青衣、花旦。

    吕剧剧照

    崔心悦嗓音婉转柔美,表演质朴细腻、性格鲜明,曾在广饶、博兴、潍县、淄博、胶东等地名噪一时。

    5、崔心庆

    崔心庆(1866—1944),东营区谭家村人,系崔心悦之胞弟。在首演化妆扬琴《王小赶脚》时打扬琴参加伴奏,是吕剧创始人之一。

    崔心庆青少年时以演唱民间小曲和琴书为主,精通四胡、扬琴、坠琴等乐器,尤以演奏扬琴为最精.曾在同乐班、共和班等早期吕戏班社中任琴师,对吕剧唱腔的革新和发展做出过较大贡献。

    6、武春田

    武春田(1869—1946),东营区牛庄镇小武村人。初唱琴书,后以时殿元为师演唱化妆扬琴,精通坠琴、扬琴等乐器。在首演化妆扬琴时操琴伴奏,是吕剧创始人之一。曾在同乐班、共和班担任琴师。共和班解体后,创建车李班、范杆班等化妆扬琴班社。武春田曾对谭明伦等改革和创设吕剧唱腔,给予了很大帮助。

    7、宋立修

    宋立修(1883一1960),广饶县陈官乡燕儿口村人。早期演唱琴书,后以时殿元为师演唱化妆扬琴,功老生、小生。

    宋立修在唱琴书时,唱功精湛,曾和著名琴书艺人王聚奎、盖太江齐名,在群众中有较大影响。在共和班中他主演老生,唱腔浑厚挺拔,表演质朴大方,生活气息浓郁。1913年古历正月十五,在无棣县城灯节演出时,他在《潘金莲拾麦子》一剧中扮演武大郎,其“矮子功”堪称一绝,博得观众齐声喝彩,使该戏连演三天而不衰,在群众中负有盛名。

    吕剧剧照

    8、崔宝善

    崔宝善(1884一1960),广饶县斗柯村人。早期演唱琴书,后以时殿元为师学唱化妆扬琴,主攻老生,是共

    吕剧和班的主要演员。共和班解体后创建前秦班。他功底深厚,唱做俱佳,嗓音洪亮,唱功非凡.能连演数十场戏嗓音响亮如初,故有“铁嗓子”之称。在广饶、博兴、淄博、潍县、惠民一带享有较高声誉。

    9、薛金田

    薛金田(1901--1973),乳名旺相,东营区北薛村人。少年时入时殿元组建的共和班跟班学艺,师承谭明伦,攻花且、青衣。因薛金田天赋条件优越,聪悟勤奋,甚得谭明伦赏识,故倾全部心血对其进行培育教授。薛金田尽得其传,师满后首次登台,艺惊四坐,被称为“小谭明伦”,遂少年成名。

    薛金田天资聪颖,且刻苦好学,又有名师指教,因此具有较扎实的基本功。他扮相俊美,表演细腻,尤其是他的嗓音,清脆圆润、高低兼备,唱腔委婉悦耳,伶俏甜美,吐字清晰流畅,独具特色。他主演的《兰瑞莲打水》、《小姑贤》、《王天宝下苏州》、《双锁柜》、《秦雪梅观画》、《三打四劝》等剧目,情切意浓,脍炙人口,被称为“拴老婆橛子”。他每到一地演出,四乡八里的群众,扶老携幼争相观看。特别是广大妇女,对其演唱倍加喜爱。“听到旺相唱,饼子贴到门框上”,这是他精湛演技所具有的艺术魅力。1928年前后,他和时克远等人组班演出,经常活动在鲁东和鲁北广大地区。此后又搭黄家班进济南演出,获得较高声誉。直到1940年,他从济南返回故乡,在家乡除收徒传艺外,还经常参加当地班社的演出和业余演唱活动。

    薛金田以其冠绝当时的演唱技艺,吸引了广大观众,受到广泛喜爱,对吕剧艺术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10、郭福山

    郭福山(1900-1960),东营区史口镇于林村人。幼时学唱京剧,少年师承商秀岭学唱琴书,后又以谭明伦为

    吕剧师学唱化妆扬琴。

    郭福山聪敏过人,在商秀岭的徒弟中数较有成就和影响者,在艺术上有很多“绝活”,享有“大将郭福山”之美誉。他演唱的琴书中,除一般艺人都会唱的段子外,还有许多根据《三国演义》和《水浒》改编的书目,如《古城会》、《华容道》、《草船借箭》、《十字坡》、《狮子楼》等。

    郭福山改唱化妆扬琴后,善博采众家之长,将所学的京剧、琴书与化妆扬琴融会贯通,形成独特风格。他的嗓音高亢有力,音韵讲究.吐词清晰,板头灵活多变,新鲜别致。他扮相俊秀,表演挺拔潇洒,生动逼真,在《秦雪梅观画》一剧中,他扮演的商林真实动人,非常叫响,故有“活商林”之称。

    1934年春,郭福山与其女儿等数人,由家乡出发,路经临淄、益都、潍县、高密、即墨、青岛、莱阳、黄县、蓬莱、烟台,然后渡海北上经大连、抚顺、沈阳、长春,最后到达哈尔滨;后又回经北京、天津、德州、济南、章丘、张店、临淄抵家乡。他这一被后人称为“艺术长征”的壮举,历时两年有余,演出近两千场次.为吕戏的传播和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一路上他边演唱边学艺,结识了众多的民间艺人,学习了多种民间演唱艺术,其演唱技艺也日趋精深。

    郭福山在早期曾与高安礼等人搭班演出化妆扬琴,经常活动在广饶、博兴、临淄、博山等地。后又和李同山、田寿山跨班到黄家班,活动在济南以东的小清河流域和胶东各地,在群众中很有影响。他和李同山、

    吕剧田寿山被誉为艺术上的“三座山”。1940年前后,他随“黄家班”进济南新市场演出,“久战济南而负盛名”。

    郭福山不仅在演唱艺术上有较深造诣,而且还精通三弦、琵琶、坠琴、扬琴、二胡、板胡等多种乐器,特别是在三弦演奏上具有惊人之功。有一次,他和一民间艺人对桌演奏,比赛技艺。起初他左右手并用,右手弹、拨、抡、搓,声清音脆;左手揉拈自如,走把灵活,指音准确。奏至高潮,他运用“搬粘”技巧,只用左手抓拨,巧音百出,其效果与双手并用无丝毫逊色,听众惊叹不已。这在三弦演奏中堪称一绝。 吕剧剧照

    建国后,郭福山因女儿早逝,又加体弱多病,遂隐居故里不再从艺,致使许多同行艺人误以为他已去世。直到1957年春,他由家乡到博山煤矿看望侄儿时,人们才知他仍在世,很快就被淄博专区吕剧团聘请。是年夏,他随团巡回演出.又重走了当年北上演出的路线,使其感慨万千。在大连时,他曾激动地说:“没有共产党,我做梦也想不到今生又能来大连啊!”在此期间,他曾应邀到大连吕剧团传授演唱技艺。郭福山在淄博吕剧团期间,曾帮助发掘整理了吕剧早期使用的二十余个鲜为人知的曲牌,成为研究吕剧发展演变情况的宝贵资料。不久,他又回到家乡。山东省吕剧团闻讯后,决定请其再次出山,但他却在此间不幸病故,终年60岁。

    11、时克远

    时克远(1902—1979),艺名“脆甜瓜”,东营区时家村人。14岁拜族叔时殿元为师,学唱化妆扬琴,后又师谭明伦,初攻花旦,后改学穷生、丑行。出师后不久,就在当地享有较高声誉。

    吕剧剧照

    时克远嗓音刚劲嘹亮,行腔悠扬圆润,口齿伶俐,道白清晰。表演善抖“包袱儿”。特别是饰演穷生、丑行这类角色,稳而不温、谑而不俗,幽默自然,妙趣横生,独具功力,深受观众喜爱。

    时克远一生演戏甚多,成功地塑造了众多的艺术形象。他早期曾在《王天宝下苏州》、《王成卖菜》、《王华买父》等剧目中分别饰演王天宝、王成、王华等角色。他扮演的王华惟妙惟肖、风趣幽默、恰到好处,非常叫响。1953年,他和老艺人张翠霞演唱的《梁山伯与祝英台》曾录制成唱片在全国播放,在听众中产生一定影响。1954年华东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上,他在现代戏《光明大道》一剧中饰演李老发,获演员一等奖。1962年,吕剧《姊妹易嫁》晋京汇报演出,他扮演的张有旺挚朴感人,受到中央领导同志及文艺界专家的好评。1966年,他在《断桥》中许仙的唱段、《秦雪梅观画》中商林的唱段分别录制成唱片,播放后受到听众的广泛好评。

    时克远24岁时与薛金田等人组班演唱化妆扬琴,经常活动在惠民、潍县、淄博、泰安等地。1930年进省城济南演出,受到济南观众的喜爱。其后,在济南组建义和班,长期演唱吕戏。

    建国后,义和班由济南市人民政府改建为济南市鲁声琴剧团,1953年改为济南市吕剧团。时克远先后在该团担任过导演、副团长等职务,曾被选为济南市人民代表和山东省政协委员。系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戏剧家协会山东分会会员。1966年离休回故乡时家村,于1979年不幸病逝,终年77岁。

    12、侯振南

    侯振南(1911—1981),山东垦利县侯家村人。他自幼学唱山东琴书等民间艺术,18岁时拜师学唱化妆扬琴。后与侯茂贵等人在本村组建化妆扬琴戏班,经常活动在淄博、济南、胶东一带。侯振南嗓音纯厚,表演生动细腻,在当地享有一定声誉。40年代末,他在济南加入义和班,1953年济南市吕剧团成立后,他曾任该团副团长。“文革”期间遭受迫害回原籍,1981年病逝于家乡,享年70岁。

    吕剧剧照

    13、田寿山

    田寿山(生卒年月不详),东营区六户镇田庄村人。师承谭明伦,攻老生。1925年加入黄家班,在当地有一定声誉。和郭福山、李同山被誉为艺术上的“三座山”。后随黄家班进济南演出,受到观众的赞誉。

    14、李同山

    李同山(1901 7),东营区牛庄镇人。师承黄维范学化妆扬琴,攻小生。1925年加入黄家班。他嗓音明亮、高昂。与郭富山、田寿山齐名称“三座山”,在当地曾名噪一时。1940年间,他随黄家班进济南新市场演出.受到观众好评。

    15、张荣重

    张荣重(1902—1986),东营区牛庄镇东张村人。幼习京剧,后师谭明伦学唱化妆扬琴,主攻青衣、小生。他功底深厚扎实,唱做俱佳,嗓音俏拨响亮,调门高、音域宽,索有“小谭明伦”之称。张荣重的戏路子很宽,青农、花旦、小生、老生皆通。他一生演戏甚多,代表剧目主要有《小姑贤》、《坐楼》、《水漫金山寺》、《秦雪梅吊孝》等。在本地及博兴、临淄、张店、博山一带享有较高声誉。

    编辑本段当代名人

    1、郎咸芬

    郎咸芬,山东潍坊市人,生于1935年,山东省吕剧院院长.国家一级演员。第一至五届、七届、十一届全国人大代 表,山东省六至八届人大常委,山东省文联副主席,全国戏剧家协会名誉主席。

    郎咸芬同志于1951年考入潍坊特别市文工团,1952年调入山东省吕剧团。初期曾学小生,后改青衣、花旦等行当。她忠诚事业,勤奋好学,表演朴实诚挚、热情洋溢,嗓音清亮淳厚,唱腔委婉舒展、含蓄深沉、韵浓情重。数十年来她在吕剧舞台上先后塑造了众多不同时代、不同年龄和不同身份等光彩照人、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特别是在吕剧现代戏中取得的成就最为突出,如《李二嫂改嫁》中的李二嫂、《朝阳沟》中的拴保娘、《丰收之后》中的赵五婶、《母与子》中的桂珍、《山高水长》中的于大娘等,均以个性鲜明,形象生动而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至今犹为人们津津乐道。尤其是她在《李二嫂改嫁》一剧中的表演,真切感人,生活气息浓郁,曾令成千上万的人们为之痴迷。此剧一出现,便唱遍了齐鲁大地,风糜了大江南北,其中的许多优美唱段被传唱至今而不衰。1957年,此剧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成电影艺术片,使吕剧这一地方小戏成为在全国有很大影响的剧种之一。她曾在山东及华东戏曲会演中获奖,1990年获中央广播电视部首届“金唱片奖”。1986年她以中国戏剧、电影艺术家代表团团长的身份,率团出访澳大利亚、新西兰。

    数十年的艺术实践,不懈的探索追求,使郎咸芬在吕剧界独标新帜,以其朴实自然,真挚感人等艺术表演风格而自成一家,在吕剧发展史上留下了熠熠闪光的一页,成为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的戏剧表演艺术家。

    2、刘梅村

    刘梅村,(1914一1977),山东济阳县人。他早年求学于山东省立戏剧学院,先后完成了音乐和戏剧两个专业的学习。1944年参加革命工作,在渤海军区政治部宣传队任音乐教员、副队长、队长,并在此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49年调渤海区党委任宣传干事,1950年调渤海区党委文工团任戏曲队队长,同年7月调山东省文联地方戏曲研究室,先后任副主任、主任。1952至1953年,任山东省歌剧团第一副团长,省吕剧团副团长、团长,党支部书记等职务。1955年前往北京参加了由前苏联戏剧大师列斯里举办的导演讲习班。1960年兼任山东省鲁剧研究院副院长。1971年调入山东省“五七”艺术学校任党委委员,革委会副主任。1977年因心脏病医治无效病逝于济南,享年62岁。

    刘梅村同志知识渊博,在文学、戏剧、音乐等方面都有较深的造诣。新中国成立后,他在吕剧的改革创新中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是振兴和发展吕剧艺术的主要奠基人之一,特别是在山东省吕剧团成立后,刘梅村同志不仅主持剧团的党政领导工作,而且对剧团的艺术建设也倾注了大量的精力。在当时艰苦的条件下,他带领全团同志深入生活,艰苦创业,逐步形成了山东省吕剧团朴实、严谨的团风和表演自然、生活气息浓郁的艺术风格。为丰富吕剧的音乐唱腔,增强吕剧的艺术表现力,他不断搜集、整理各地的民歌、曲艺及地方剧种的曲调和剧目,虚心学习其它剧种的优秀表演程式,为吕剧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是一个优秀的剧团管理者,同时也是一个出色的编导者。他在繁忙的领导工作中亲自参与了《李二嫂改嫁》、《蔡文姬》、《穆桂英挂帅》、《劳动人民的战士》等剧本的改编和导演工作。省吕剧团排演的《三关摆宴》、《姊妹易嫁》、《借年》、《打金枝》、《王定保借当》、《借亲》、《小姑贤》、《拾玉镯》、《两垅地》、《搜书院》、《龙凤面》、《喝面叶》、《井台会》、《鸿雁传书》、《沂河两岸》等数十出优秀剧目,无不凝聚着刘梅村的大量心血。在他的领导下,省吕剧团的思想建设和艺术建设取得了丰硕的业绩。十几年中,剧团参加了赴朝慰问志愿军等重大演出活动,在华东和山东省戏曲会演中获得多项奖励,曾多次晋京演出,并受到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周恩来、陶铸、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李二嫂改嫁》、《姊妹易嫁》、《借年》、《两垅地》先后被长春电影制片厂、上海电影制片厂、香港华人影业公司拍成电影艺术片,使吕剧成为全国有影晌的剧种。

    刘梅村同志非常注重发现和培养人才,他曾采取多种有益的举措,使许多艺术家脱颖而出,涌现出了如郎咸芬、林建华、张斌、李岱江、王俊英、李渔、杨瑞卿、靳惠新、苏智、吴韬、沈涛、李公绰、刘艳芳、郭丽华、钱玉玲、常兰、贺伟、曲志刚等一大批在全国具有一定知名度的艺术人才。

    刘梅村同志忠于党的文艺事业,为省吕剧团的思想建设、艺术建设和日常工作呕心沥血,创造了不可磨灭的业绩,为吕剧事业的繁荣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3、张斌

    张斌(1929-1968),原名张传芳,山东宁津县苏庄人,著名吕剧作曲家,曾被选为中国音乐家协会山东分会常务理事,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

    张斌自幼家境贫寒,四岁丧母,跟随会唱河北梆子的祖父及四叔生活。六岁时便随祖父外出搭班卖艺,风餐露宿,四处飘泊,受尽艰辛。生活道路的坎坷,培养了他刚直不阿、自强不息的性格,同时也接受着民间艺术的熏陶。1947年,他积极报名参加了解放战争的支前工作,跟随部队转战南北。由于工作出色,在前线荣立二等功,并在同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49年3月,参加渤海一军分区文工队从事音乐工作,开始了他的艺术生涯。

    张斌同志的一生是短暂的,但他那种忠于事业,积极探索,勇于改革,致力创新的精神却是永存的。他一生默默耕耘,执着攀登,锐意进取,为吕剧艺术的继承、改革、发展建立了丰硕的业绩。 吕剧剧照

    4、尚之四

    尚之四,山东平度城关镇尚家疃人,生于1921年,著名戏曲导演,省政协四、五、六届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山东剧协(第三届)副主席、顾问,山东导演协会顾问,山东省文化厅艺委会委员。

    尚之四同志知识丰厚,多才多艺,兼导演、编剧,集曲、舞美设计和演员于一身,尤以导演艺术最为精湛。40余年来,他曾导演了包括吕剧、歌剧、京剧、柳子戏、山东梆子、五音戏、柳腔、二夹弦等剧种的五十余个剧目。1952至1956年他在省吕剧团期间,先后导演的《李二嫂改嫁》、《光明大道》、《借年》、《刘海砍樵》、《龙凤面》、《打金枝》、《挑女婿》、《翠香记》、《双生赶船》、《蓉花记》等十几个优秀剧目,受到社会各界和广大观众的喜爱,成为久演不衰的吕剧保留剧目。在省戏研室期间,他导演的柳子戏《孙安动本》、《玩会跳船》、《张飞闯辕门》,山东梆子《墙头记》、《玉虎坠》、《万家香》,京剧《奇袭白虎团》多次晋京演出。其中《孙安动本》、《奇袭白虎团》、《墙头记》还被拍成电影艺术片。另外,他还辅导了五音戏《王:姐思夫》、《王小赶脚》、《乡里妈妈》、《拐磨子》,柳腔《观灯》,二奏弦《拴娃娃》等市、县剧团的晋京剧目。1981年他重返省吕剧团后.指导排演

    吕剧了《亲事》等优秀剧目。直至离休后,他仍心系吕剧事业,在许多剧目中担任艺术指导,为吕剧的振兴和发展做出了新的贡献。

    5、刘奇英

    刘奇英 ,山东莒南县人,生于1922年,国家一级编剧。

    刘其英同志于1949年参加新海连特区文工队。此后曾在临沂地区文工队、山东省文化局戏曲工作组从事文艺创作。1952年后,开始从事吕剧创作。几十年来,他先后创作、改编、整理(包括与别人合作)吕剧传统剧目和现代戏共二十余部。其中,现代戏《李二嫂改嫁》曾获文化部剧本奖,《光明大道》获华东地区戏曲会演剧本奖,《沂河两岸》、《丰收之后》、《凤凰山》、《亲事》获山东省剧本奖。许多传统剧目如《双生赶船》、《彩楼记》、《王二姐思夫》、《王小赶脚》、《婴翠》等演出后,也受到观众的广泛好评。

    6、李岱江  李岱江,山东莘县人,生于i933年,著名吕剧表演艺术家,中国戏剧家协会山东分会理事。  李岱江同志于1949年秋考入平原省阳谷县安乐镇师范,作为学校的文艺骨干,曾先后演出过《兄妹开荒》、《喜叶河》、《王秀鸾》等歌剧,为其后在艺术表演方面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951年,他考入平原省聊城专区文艺工作队。在这个综合性的文艺团体里,他较系统地学习了文艺方面的专业知识,使他的艺术表演天赋得以发挥。此间,他先后在歌剧《宝山参军》、《结婚》、《王秀鸾》,评剧《小女婿》等剧目中饰演重要角色,以其生动细腻的表演,甜美明亮的唱腔受到广大群众的赞誉。  1953年3月,李岱江调入山东省吕剧团,从此与吕剧结下了不解之缘。入团后,他刻苦练功,深入钻研,虚心向前辈艺人和老同志学习,在基本功、表演和唱腔等方面得到田菊林、李海亭、尚之四、刘梅村、张斌等人的精心指教,较好地掌握了吕剧艺术的基本规律和演唱特色。在此后的艺术实践中,通过不懈的努力,使他在吕剧艺术表演中取得了突出成就。  数十年来,他先后主演了《借年》、《井台会》、《小姑贤》、《蔡文姬》、《借亲》、《迎春曲》、《穆桂英挂帅》、《桃花扇》、《沂河两岸》、《朝阳沟》、《两垅地》、《钗头凤》、《母与子》等近百出吕剧传统戏和现代剧目,塑造了众多鲜活的舞台艺术形象。他曾在山东、华东戏曲会演中获奖,主演的《借年》、《两垅地》分别由长春电影制片厂和上海海燕电影制片厂拍成戏曲艺术片。主演的《借年》、《借亲》、《沂河两岸》、《井台会》、《龙凤面》、《逼婚记》等剧目,曾先后晋京为毛泽东、刘少奇、朱德、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演出,1992年又荣幸地为江泽民总书记演唱了《借亲》选段。  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李岱江广采博取,积极探索,以其纯净的嗓音,清晰的吐字,流畅的行腔,确立了吕剧小生声腔的行当特色,形成了独特的演唱艺术风格。他的演唱方法已广为吕剧生行仿效,故有“十生九学李”之说。通过研究名家论著,结合艺术实践,他积累了一套宝贵的演唱经验,总结出了通板式、明调式、知节奏、辨四声、知字韵、晓方言、善调息、巧运喉、贵自然,以及慢板不慢(慢而不拖,慢板要紧),快板不快(快而不燥,快板要稳),散板不散(散而不乱,散板要准)等演唱理论和方法。  李岱江同志以卓越的艺术表演才能和突出成就,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和广大群众的喜爱,曾被中央广播电台誉为“吕剧三杰”之一。1989年10月,山东省人民政府发布嘉奖令,对他在吕剧艺术工作中做出的突出贡献予以表彰,1993年由国务院颁发证书,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