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三顾茅庐》
京剧《三顾茅庐》剧本唱词
角色
刘备:老生
诸葛亮:老生
曹操:净
徐母:老旦
徐庶:老生
程昱:末
张飞:净
关羽:红生
司马徽:老生
崔州平:末
孟建:末
石韬:末
诸葛均:小生
黄承彦:外
赵云:武生
曹仁:净
童子:丑
差官:丑
下书人:丑
酒保:丑
剧情
当初刘备寄居新野,徐庶更名单福,狂歌市上。刘备识其非常人,留于幕中,授军师之职。徐庶乃调练人马,斩吕翔、吕旷,败曹仁、李典,袭取樊城。曹仁、李典遁归许都,禀明曹操,均不识单福为何如人。谋士程昱,尽知徐庶之底蕴,怂恿曹操,暗取徐母至许都,使之寄书招子。徐母极有见识,不肯听从,将曹操肆行毁骂,且取石砚遥掷曹操,以拼一死。曹操怒欲斩之。程昱急为谏阻,安置于别室。盖徐母之所以求死者,欲绝其子之念,程昱早已窥破,伪言曾与其子有八拜之谊,恩待如亲母,常具手启,馈送礼物。徐母亦作手启以答之。赚得徐母笔迹,模仿逼真,修书一封,差人持送新野。徐庶拆阅后,哭告刘备,拟即星夜前往。刘备不忍坚留,设宴于郭外饯行。两相依依,涕泣而别。刘备凝泪而望,被一森林隔断目线,几欲尽伐此树木,以泄其忿。徐庶忽然拍马而回,刘备迎问其故。徐庶曰:适间心乱如麻,忘却一语。此处有一奇士,在襄阳城外二十里隆中。所居之地,有卧龙岗,自号为卧龙先生。复姓诸葛,名亮,字孔明,具经天纬地之才,急宜枉驾见之。若肯出山,天下何愁不定?刘备闻言,甚为踊跃。徐庶赶至许都,徐母一见,勃然大怒,责备徐庶曰:汝但凭一纸伪书,不加详察,遂弃明投暗,自取恶名,实属玷辱祖宗。言毕,转入屏风后,自缢而死。徐庶抱恨终天,虽身在曹操处,立誓不设一谋。刘备自别徐庶之后,挈带关羽、张飞二人,至卧龙岗,聘请孔明,不获晤面,怏怏而回。后值隆冬之际,冒风雪而往。孔明出外闲游,遇其弟诸葛均,留一手札,嘱为转达。越岁新春,选择吉期,斋戒三日,薰沐更衣,再往卧龙岗。关羽、张飞二人,心滋不悦,数谏刘备,奈不肯中止,只得随去。离卧龙岗半里之外,下马步行。途遇诸葛均,告以孔明在家,刘备非常欣慰。及至门首,孔明午睡方酣。刘备嘱童子,勿得惊动,独自一人,徐步而入,拱立阶下。越一时之久,孔明乃欠身而起,知有客来,复进内更衣,始行出见。刘备必欲请孔明出山,继之以泣。孔明见其来意诚挚,慨然许之。寻释《三国演义》孔明与刘备,谈论事务,透彻无疑。未出茅庐,早定三分之局。后辅幼主伐魏,六出祁山,星陨五丈原,不克竟其功。呜呼!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亦感激三顾之恩,聊以尽人事也。后人论孔明为三代以下第一人,信哉。
注释
此剧本自《徐母骂曹》起,至《走马荐诸葛》、《徐母训子》、《诸葛出山》为止。剧中事实,依据《三国演义》编排,无甚差别。
京剧《三顾茅庐》剧本唱词
【第一场】
(四龙套、曹操同上。)
曹操 (引子) 扶保江山,专国政,独霸朝班。
(念) 身为首相位尊严,腹藏韬略掌兵权。恼恨枭雄汉刘备,暗投刘表乱中原。
(白) 老夫曹操,汉室为臣,官拜首相,统领雄兵,执掌朝纲。朝中政事,天子不敢过问,任凭老夫调度。可恨刘备,暗通刘表,扰乱中原。也曾命曹仁李典镇守樊城,这几日为何不见探马报来?
左右,伺候了!
(曹仁上。)曹仁 (念) 失守樊城镇,请罪到曹营。
(白) 参见丞相,曹仁死罪死罪。
曹操 (白) 为何这等模样?
曹仁 (白) 今有刘备,带兵攻打樊城。是某误中他人诡计,人马大败,失守樊城,望丞相开恩恕罪。
曹操 (白) 军家胜败,古之常理。但不知是何人与那刘备主谋?
曹仁 (白) 那刘备新得一位军师,名叫单福。此人颇有机谋。
曹操 (白) 将军后帐歇息。
曹仁 (白) 谢丞相。
(曹仁下。)曹操 (白) 宣程昱进帐。
四龙套 (同白) 程昱进帐。
(程昱上。)程昱 (念) 胸藏三索并九丘,日为曹公定计谋。
(白) 参见丞相。
曹操 (白) 先生少礼请坐。
程昱 (白) 谢座。丞相有何军情议论?
曹操 (白) 今有曹仁,失守樊城,言道刘备,新得一个军师,名叫单福,此人颇有韬略。先生可知此人?
程昱 (白) 若问单福,下官却知一二。
曹操 (白) 先生请道其详细。
程昱 (白) 丞相容禀。
(西皮原板) 单福并非真名姓,
丞相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