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玉蘅(于振江)
06-14
反馈
于玉蘅,男,京剧旦角、教师。原名于振江,辽宁沈阳人。
自幼喜爱京剧,20世纪30年代在奉天(今沈阳)边读书边学京剧,初学老生后改旦角,曾随张菁华学戏并演出于奉。1942年底至1945年间,边工作边参加业余演出。他执着追求京剧艺术,决心赴京投师学艺。1946年在北京正式拜王瑶卿为师。先后学习了《女起解》、《大保国·二进宫》、《桑园会》、《万里缘》、《金水桥》、《四郎探母》等30余个剧目。继承了王瑶卿的表演艺术风格,并经王推荐于1950年到中国戏曲学校(后名中国戏曲学校)任教,成为各届学生的开蒙教师。
在他40余年的教学生涯中,亲授的学生数以百计,如杨秋玲、刘长瑜、李维康、陈淑芳、徐美玲、孙萍、刁丽、耿巧云等。他在教学过程中继承发展了王瑶卿的教戏经验,善于因材施教,勇于改革进取。他多年任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对教学剧目、授课教师、实习演出等各项工作的安排细致周到,为培养新中国的京剧演员做出了重要贡献。
自幼喜爱京剧,20世纪30年代在奉天(今沈阳)边读书边学京剧,初学老生后改旦角,曾随张菁华学戏并演出于奉。1942年底至1945年间,边工作边参加业余演出。他执着追求京剧艺术,决心赴京投师学艺。1946年在北京正式拜王瑶卿为师。先后学习了《女起解》、《大保国·二进宫》、《桑园会》、《万里缘》、《金水桥》、《四郎探母》等30余个剧目。继承了王瑶卿的表演艺术风格,并经王推荐于1950年到中国戏曲学校(后名中国戏曲学校)任教,成为各届学生的开蒙教师。
在他40余年的教学生涯中,亲授的学生数以百计,如杨秋玲、刘长瑜、李维康、陈淑芳、徐美玲、孙萍、刁丽、耿巧云等。他在教学过程中继承发展了王瑶卿的教戏经验,善于因材施教,勇于改革进取。他多年任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对教学剧目、授课教师、实习演出等各项工作的安排细致周到,为培养新中国的京剧演员做出了重要贡献。
展开全文
APP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