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传芷

10-06 6545 反馈
沈传芷,男,昆曲演员。本名葆荪,字仲谋。原籍无锡洛社,生于苏州。家住旧学前,系沈传锐的胞兄。昆剧世家出身。祖父沈寿林,父亲沈月泉,伯父沈海珊,大叔沈斌泉,小叔沈润福,皆为清末苏州昆班名角。

葆荪自幼耳濡目染,对昆曲情有独钟,尤其爱看小面、二面、白面戏。12岁在苏州文丞相小学初小毕业后,先学习挑花手工艺,继至谢衙前某丝经账房充当学徒。1922年春,入昆剧传习所,师承其父沈月泉。初习小生,取艺名传璞;后专工正旦,改名传芷。1924年5月,随传习所首次公演于上海笑舞台,曾饰演翎子生应行的《连环记·起布、问探、三战》中吕布。翌年冬起赴沪“帮演”,已悉演正旦戏。

他口劲足,咬宇清脆,嗓音较润,具戏工正旦的嫡传唱法。擅演《琵琶记·剪发、卖发、描容、别坟、廊会、书馆》中赵五娘、《白兔记·养子、出猎》中李三娘、《烂柯山·痴梦、泼水》中崔氏、《双冠诰·做鞋、夜课、荣归、诰圆》中碧莲、《满床笏·纳妾、跪门》中龚夫人、《西游记·认子》中殷氏、《风筝误·后亲》中柳夫人、《双珠记·卖子、投渊》中郭氏、《渔樵记·寄信相骂》中玉天仙等正旦戏。传芷还悉心钻研表演艺术,分别与施传镇、华传浩、马传菁合作,自行设计身段、排练并主演了师辈未授的《烂柯山·前逼》,《艳云亭·放洪、杀庙、痴诉、点香》,《跃鲤记·芦林》,《金锁记·探监》等戏,使这些剧目重新存活于昆坛。


传芷于1927年3月离传习所赴北京、天津等地为曲友教戏。翌年4月返回苏州后,仍以曲师兼授身段为业。其戏路与乃父一脉相承,生、旦、净、末、丑各行脚色均能传授,又擅擫笛,颇受曲友欢迎。苏州名曲家姚显宇、姚竞存、吴仲培、吴迪刚、以及吴江、嘉兴名曲家丁趾祥、王治然等均曾从其习戏。因此,他并未参加“新乐府”,直至1933年3月才重搭仙霓社,演出于沪、苏、宁等地。1936年春,随“仙霓社”流转演出于杭、嘉、湖一带水路码头途中,携薛传钢一起离班赴青岛青光曲社授曲。翌年“七·七”事变后返回苏州。尔后,复去上海向陈从周等授曲,又参加了仙霓社在东方第一书场、仙乐大戏院等处的公演。1942年初,仙霓社报散后,传芷留沪长期担任平声、赓春等曲社曲师,为曲友们“拍曲”“踏戏”。上海名曲家朱尧文特为其记录下各行主戏身段谱40余出,留下了一份极为珍贵的昆剧表演艺术资料。

1951年8月应聘入华东戏曲研究院艺术室工作,曾指导该院华东越剧实验剧团演员们练习基本功,并为袁雪芬、范瑞娟、傅全香、徐玉兰等著名演员传授身段舞蹈动作。1954年3月起,担任昆曲演员训练班及后改组而成的上海市戏曲学校昆剧班教师,主教小生,兼授正旦。1972年退休居苏州后,又先后应邀任江苏省苏昆剧团、江苏省昆剧院教师。30余年来,他在沪、苏两地执教,培养了众多优秀昆剧人才。上海昆剧团蔡正仁的冠生戏,岳美缇的巾生戏,以及梁谷音的正旦戏,大多由他传授。江苏省昆剧院张继青主演的《痴梦》旦脚戏,石小梅主演的《小宴》、《琴挑》、《偷诗》、《受吐》等小生戏,乃至林继凡的《游殿》二面戏,亦均得其真传。

传芷十分偏爱昆剧小生艺术,早昔因父命难违,才改学正旦戏的。自建国初起,他参与公演或在戏曲会演作示范演出时,复改演小生。如1949年11月19日起,随部分师兄弟假上海同孚大戏院公演,他主演了《惊变》、《埋玉》等20余折小生戏,其中包括大冠,生、小冠生、巾生、鞋皮生戏;1951年4月17日于苏州市文联举办的“昆剧观摩演出”中,他主演了《吟诗》、《脱靴》中的李太白(大冠生);1954年10月,荣获华东区戏曲观摩演出大会奖状奖,在此次昆曲展演以及翌年2月在北京举办的“昆剧观摩演出”中,他均与朱传茗合作演出了《断桥》(饰巾生许仙);1956年9月、1l月、1962年12月苏、沪历次昆剧观摩演出中,他主演了鞋皮生应工的《守岁》中姚英、《莲花》中郑元和,以及《絮阁》、《迎像》、《哭像》中的唐明皇(大冠生)等角色。1981年11月,在苏州举行昆剧传习所成立60周年纪念活动,他又以76高龄在大会再次示范演出了《小宴》中的唐明皇。

沈传芷于1960年在上海市戏曲学校昆剧班执教期间参加中国共产党。1986年1月,他应聘为文化部振兴昆剧指导委员会委员,并积极参与昆指委主办的昆剧培训班的教学工作,向学员们传授了《击鼓》、《堂配》、《卖子》、《投渊》等小生、正旦拿手戏。1994年5月6日在苏州病逝,享年89岁。他所演唱的正旦戏《养子》、《认子》以及小生戏《藏舟》、《琴挑》、《辞朝》、《抬画》等部分唱段,分别于20世纪30年代由大中华公司、20世纪50年代由中国唱片公司灌制成唱片传世。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