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献之《余杭帖》《诸舍帖》《不谓帖》《兰草帖》《节过帖》《十二月割帖》
《余杭帖》《诸舍帖》《不谓帖》《兰草帖》《节过帖》《十二月割帖》
余杭帖
《余杭帖》拓本。6行,51字。行书。入刻《淳化阁帖》。
【释文】献之白:思恋,触事弥至。献之既欲过余杭,州将若比还京,必视之。来月十左右,便当发。奉见无复日,比告何喻?愿复尽珍重理。献之白。
诸舍帖
《诸舍帖》拓本。2行,20字。草书。入刻《淳化阁帖》。
释文:诸舍复如与何?吾家多患忧。面比问,慰情,不知可耳。
此帖草书,笔势连贯,笔画不若王羲之那样主侧势。转折处,转笔多而折笔少。所以殊少骨力,正所谓“骨势不及父,而媚趣过之,”献之草书之妍,于此帖可晓大概。
《宣和书谱》卷第十六王献之行书目著录《诸舍帖》帖目。《绛帖》卷七、《大观帖》卷九、《东书堂帖》卷八、《宝晋斋法帖》卷八、《二王帖》卷下、《宝贤堂帖》卷六亦收刻此帖。
不谓帖
《不谓帖》,又称《鄱阳帖》。王献之书。拓本。6行,47字。行草书。收刻於《淳化》卷九、《绛帖》卷八、《大观帖》卷九、《宝贤堂》。
此帖首行有“不谓”一词,故名。不谓,犹不道、不料、想不到之意。帖文大意为:想不到我家在鄱阳的一支竞困顿到如此境地,追想起来,悲哀得使我无法承受。我是坐视其灭尽,这使我悲伤到了极点。赖子高尚在此,不然的话,此函难成。 这通尺牍是向对方诉说因其家门不幸所带来的巨大悲伤。并非哀悼他人之丧亡。故用词遣句极为悲戚,而且是反复倾诉自己内心的哀恸,这样的行文方式颇类王羲之悼痛孙女夭殇的尺牍:“羲之顿首。二孙女夭殇,悼痛切心。岂意一旬之中,二孙至此,伤惋之甚,不能已己,可复如何,羲之顿首。”(《右军书记》)
“鄱阳一门”,当指王献之兄王操之一门。王操之字子重,历仕晋秘书监、侍中、尚书、豫章太守。王羲之七子中,长子玄之早卒,涣之不知名,《王羲之传》称七子中知名者五人,乃二子凝之(长平)、四子肃之(幼恭)、五子徽之(子猷)、六子操之(子重)、七子献之(子敬)。五人中或任职京师,或任职东土,唯操之後外放西至豫章郡任太守。此帖称“鄱阳”非指当时之鄱阳郡,乃因东晋时鄱阳湖亦在豫章郡境内,故如此俗称。帖中有“赖子高在此”一语,子高当是献之三兄涣之的字号,文献均阙记,因其名不显的缘故。在中国古代,“子”是男子的美称或尊称,如“孔子”、“孟子”皆是。古代男子取字亦常常用“子”,王羲之为诸子取字多用“子”字。所以王涣之字“子高”的可能性极大。
释文:獻之白:不謂鄱陽一門,艱故至此。追尋悲惋,益不自勝,奈何奈何! 政坐視其滅盡,使人悲熟!賴子高在此,不爾,無可成。獻之。
节过帖
《节过帖》,拓本。8行,73字。行草书。入刻《淳化阁帖》。
释文:献之白:节过岁终,众感缠心,伏惟同之。奉月初告,承极不平复,头眼半体疹恒恶。兄告说姊故殊黄瘦,忧驰可言。寒切,不审尊体复何如,眠食转进不? 气力渐复先耳。迟复旨告。献之故尔。献之(白)。
兰草帖
《兰草帖》,原迹为明吴廷收藏,清时刻入《快雪堂帖》。
杨守敬《学书迩言》称“此帖沉着痛快,已开颜鲁公之先”。也有人认为,此帖平淡天成,而虚婉灵和,为王献之尺牍中“质量最好者”(见杨震方《碑帖叙录》)。
十二月割帖
王献之《十二月割帖》,清人拓本,纵25cm,横14.7cm。
《十二月割帖》墨迹曾为米芾收藏,后摹勒上石,南宋人收入《宝晋斋法帖》。墨迹早已失传,现仅有拓本传世。
洛神赋十三行 | 保母帖 | 中秋帖 | 廿九日帖 | 鸭头丸帖 |
新妇地黄汤帖 | 东山松帖 | 送梨帖 | 余杭帖 | 诸舍帖 |
不谓帖 | 节过帖 | 兰草帖 | 十二月割帖 |
王献之简介 | 历代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