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支玑》
秦腔《玉支玑》又名《女卧龙》、《女丈夫》。秦腔传统本戏。西路、中路秦腔剧目。陕西省艺术研究所藏李义瑞
秦腔《伐子都》
秦腔《伐子都》秦腔传统折子戏。出自本戏《伐子都》。西路、中路秦腔剧目。武生做工戏。有桌上抢背高难特技
秦腔《庄稼人》
秦腔《庄稼人》秦腔现代本戏。谭增成、丁明、王志发、刘凤州编剧。1965年咸阳市人民剧团首演。董务本、
秦腔《跃进渠上》
秦腔《跃进渠上》又名《跃进渠畔老两口》。秦腔现代小戏。郭志英编剧。1958年甘肃省民勤县秦剧团首演。
秦腔《法门寺》
秦腔《法门寺》又名《双玉镯》、《宋巧姣告状》、《双娇奇缘》等。秦腔传统本戏。各路秦腔均演。陕西省艺术
秦腔《大河情》
秦腔《大河情》秦腔现代本戏。王建平、张万红编剧。2006年甘肃省秦剧团首演。导演陈薪伊、石宏图。音乐
秦腔《考文》
秦腔《考文》又名《大考文》。秦腔传统折子戏。秦腔无本戏,仅此一折。西路秦腔剧目。山西蒲州梆子有同目。
秦腔《鸡头关》
秦腔《鸡头关》又名《金刚阵》、《苏云庄征北海》。秦腔传统本戏。陕西省艺术研究所藏刘兴汉口述秦腔抄录本
秦腔《哑女告状》
秦腔《哑女告状》新编秦腔历史本戏。安建英、马金仙根据同名锡剧移植整理。咸阳市大众剧团首演。马金仙、王
秦腔《让油》
秦腔《让油》秦腔现代小戏。1958年甘肃省张掖专区七一剧团创作并首演。演述在扫盲运动中,赵老大对扫盲
秦腔《截江救主》
秦腔《截江救主》又名《截江夺斗》。秦腔无本戏,仅此一折。演述孙权为讨还荆州,派遣周善过江,假称吴太后
秦腔《明月楼》
秦腔《明月楼》又名《康熙王访贤》。秦腔传统本戏。南路、西路秦腔剧目。陕西省艺术研究所藏戴荣口述秦腔抄
秦腔《麦积悲歌》
秦腔《麦积悲歌》新编秦腔历史本戏。曹锐编剧。天水市秦剧团首演。韩剑英导演。张德宁作曲。舞美黄永英、王
秦腔《木人针》
秦腔《木人针》秦腔传统本戏。陕西省艺术研究所藏张易清口述秦腔抄录本。中路秦腔剧目。泼旦、正旦为主,唱
秦腔《哄堂》
秦腔《哄堂》又名《对绣鞋》。秦腔传统折子戏。出自本戏《八件衣》。各路秦腔常演。其他梆子戏有同目。须生
秦腔《两亲家打架》
秦腔《两亲家打架》又名《看亲家》、《亲家母打架》等。秦腔传统折子戏。秦腔无本戏,仅此一折。中路、西路
秦腔《下河东》
秦腔《下河东》又名《龙虎斗》、《斩呼延寿廷》。秦腔传统本戏。甘肃省靖远清嘉庆古钟有铸目”
秦腔《义和团》
秦腔《义和团》新编秦腔历史本戏。王新民编剧。1959年甘肃省玉门市秦剧团首演。刘芳玲、杨育民、黄秀英
秦腔《钟专员》
秦腔《钟专员》秦腔现代本戏。1945年程秀山编剧。陕甘宁边区陇东剧团首演。唱、做并重戏。演述国民党为
秦腔《打柴劝弟》
秦腔《打柴劝弟》秦腔传统折子戏。出自本戏《折桂斧》。西路、中路、东路秦腔剧目。其他梆子戏有同目。小生
秦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