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临习《毛公鼎》

《毛公鼎》为西周晚期宣王时之重器,铭文32行,共497字,为出土青铜器中多字之最。周宣王为只兴周室,革除积弊,策命重臣毛公★,要他忠心辅佐周王,以免遭丧国之祸,并赐给他大量物品。毛公为感激周王,特铸该鼎记其事。其书法线条遒劲,体势沉雄高古,布局妥帖,气度轩昂,历来被视为金文中之瑰宝。

面对《毛公鼎》拓片,首先让我们不得不发出这样的感叹:在造纸术发明之前,我们中国文字几乎全是在“不规则”的载体上表现,如甲骨、钟鼎、彝器、权量、竹简、木牍、砖瓦、摩崖等等,但面对这些奇形怪状的载体,我们的古人却能将篇章处置得井然有序、和谐统一且生动多姿,这是以后的“馆阁体”书家无论如何也做不到的。

从艺术角度来看,《毛公鼎》作为西周晚期金文的典范,无不体现出文字经过发展演变后所具有的高度成熟和规范。一般来说,西周早期金文大多沿袭殷商风格,书法雄奇恣肆,不受通常谨严格局限制,用笔首尾出锋,随意恣性,字体大小不拘,许多字都喜欢施以肥笔、重团以突出其点画形态,充分体现出文字尚未规范时书手在创造与张扬上较为自由随意的时代特征。进入中期,书风为之一变,用笔凝重,点画圆浑,虽然时有肥笔、重团,但装饰意味明显减弱,字体也逐步趋于规范。到了西周时期,金文风格基本走向成熟,装饰意味消失,线条更加沉雄质朴,且更具内涵。从《毛公鼎铭》中,我们不难发现这种“成熟”后金文所特有的时代气质。即便如此,其技巧的“不可贴近性”和高超的表现能力仍如同时空跨越所形成的巨大“代沟”,似乎使后人难以企及。其线条圆劲苍老、质朴浑穆;用笔方圆互用,笔力沉雄;结字谨严而不失瑰奇,形体修长而仪态万千;章法有行无列,错落有致,字字相生,如众相拱心……无一不表现出高超的形式美感和极高的艺术价值,同时,也增大了我们对该铭技法的掌握和内涵的感悟难度.

学习《毛公鼎》,重在对线条的理解,对笔法的体悟。为了便于理解,我们不妨将其同《虢季子白盘》加以比较。应当说,二者都是西周宣王时期的作品,线条都“圆”且字形都趋于工整并呈长方形,但悉心观察便 不难发现,《虢季子白盘》的线条圆润精熟、神气内敛,首尾划一,即使是一些长的线条或回一半形弧笔,其用笔都是提锋束毫,抽掣而行,笔笔应规入矩,故线条呈现出来的是一种“秀”的美;而《毛公鼎》线形圆浑质朴、回曲蜿蜒、坚韧纡徐,线形表现出明显的“曲”势和“接笔”痕迹,加之用笔稍显随笔,故起、收处常呈尖状;“笔触”长短互用、轻重有别,线条给人更多的是一种“壮”的美感。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对《毛公铭》线质就有了基本的理解,但不同的线质 在笔法上应当怎样表现呢?

  篆书的基本笔法不外逆起、中行、平出或回收,但这仅仅是共性,而不同铭文所呈现出的不同线质,在具体用笔方法上应当是不一样的。例如同样是中锋,但由于手形和笔形的不同、力度和速度的改变、提按幅度的大小以及行笔“笔触”的长短等诸多因素的变化,都可以使线质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同样是逆起,笔尖入纸的方向不同、凌空取势的落羝大小、笔毫入纸的深浅等等,也都可以造成“头形”的改变,这种运笔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用笔搬起石头砸自己的技巧,就是“个性”,也是临帖中在技法上需要深入的。一般来讲,个性之间的差异很大程度上又往往取决于用笔的力度和速度的变化。如果你将《虢季子白盘》和《毛公鼎》进行比较临写就会发现,前者用笔平和简静、不激不厉,整个运笔过程固然存在力度和速度的变化

但力度的大小和速度的快慢对比只是小对比;而后用笔的这种对比则明显增大,我们不妨称为大对比。同时,随着力度和速度的对比加大,整个运笔过程在动作上必然会呈现出一种自然的起伏和跌宕,这就是平常所说的节奏感。由此可见,等量齐观习《毛公鼎》要达到应有的效果,节奏应当是一大关键。当然,要体现节奏,如果笔法不熟无疑也是空谈。因此,临习《毛公鼎》笔者建议按以下步骤进行:1.首先应熟练掌握中锋圆笔的运笔方法,尤其应加强书写弧画时腕对笔毫的控制能力;2.认真读帖,选字进行写实性临摹,提高对线形和字形准确性的表现能力;3.体悟笔意,加大用笔的力度和速度对比,丰富手上动作,强化节奏感。

...
展开全文 APP阅读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汉程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投诉]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