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腔秦韵绕梨城

“王朝传来,马汉禀,他言说公主到府中。我这里上前忙跪定,王朝马汉喊一声……”板胡响处,锣鼓起时,现年67岁的王安民彩妆戏服,迈开双腿走到前台,气宇轩昂地用流行西北的秦腔演绎《三对面》里包拯一角,其高亢的唱腔响遏行云,台下观众的掌声随之响起。

王安民是一位普通的梨城市民,现为库尔勒市“爱心艺术社”的一名成员。他们的舞台设在原州运司闲置的办公楼内,50余名来自社会各界的人士因为共同的爱好走到了一起,让秦腔这一“大音震似雷霆”的古老剧种,与现代都市的文化相遇,碰撞出了几缕炫目的火花。

国家二级秦腔导演,9岁起便与秦腔结缘,现为“爱心艺术社”社长的周福珍说,2006年5月,秦腔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与京剧、越剧、黄梅戏等剧种一样,也是民族文化的精粹。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电视、网络的普及,人们的文化生活日趋多样化,秦腔和全国其他地方剧种一样,面临剧目萎缩、演员流失、观众锐减等挑战。基于这一现状,他们于2011年12月成立了爱心艺术社,希望在梨城将这一剧种发扬光大并广泛传承。

自掏腰包唱响“秦之声”

自爱心艺术社成立以来,每个星期六下午是大家排练的时间。3月24日14时,艺术社成员陆续来到原州运司办公楼三楼的一间大会议室里,为当天的表演作各种准备工作。

场地比较简陋,只是在原来会议室的基础上作了一些简单的布置。舞台中间有一张桌子,两把椅子。两边鼓乐班坐的椅子也不统一,有木制的靠背椅、有铁制的凳子,可以看出来是东拼西凑的。
“所有的服装、道具,除了一部分来自秦腔热爱者捐赠外,其余全都是我们自掏腰包购买的。”周福珍说,虽然“爱心艺术社”才成立几个月的时间,但其成员大多“吼”了几十年的秦腔,对秦腔有着深厚的感情,愿意为这门艺术在库尔勒的传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贡献。

30多岁的陈斌是爱心艺术社发起者之一。目前是线路车司机的他,每个星期六都会抽空到这里来拉板胡。板胡是秦腔文乐队的领衔乐器,对整个演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说,为了让演奏的音质尽量好一些,自己购买板胡就花去了四五千元。从小就喜欢秦腔的他,为这门艺术付出再多也觉得值。

“20多岁的时候就喜欢秦腔,我今年已经71岁了,几天不听秦腔心里就难受!”张北智老人也是文乐队的一员。过去的几十年里,他的足迹踏遍南北疆,流逝的岁月里他丢弃了许多东西,唯有板胡一直陪伴在他的左右。他说,秦腔于他来说就是精神食粮,为这门艺术的发展花一些钱,自己从来都很舍得。

在这间供他们演出的会议室的墙上,贴着一张大红纸,上面是捐款人的名单。“少的一两百元,多的上千元,这些人大多是秦腔爱好者。没有他们的爱心赞助,没有成员无私的付出,就没有今天的爱心艺术社。”周福珍说。

贾平凹先生在《废都》中说:“八百里秦川大地,三千万人齐吼秦腔”。而在爱心艺术社中,成员并不仅仅是陕西人,还有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甚至河北、河南等省份的人。延续上千年的秦声秦韵,早已浸入很多西北人的血液与骨髓之中,成为其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爱心艺术社”每个成员的无私奉献,或许在印证秦腔无穷魅力的同时,也说明了其广泛的影响力。

艺术社追求文化多元化

被称为大秦之声的秦腔“形成于秦,精进于汉,昌明于唐,完整于元,成熟于明,广播于清,几经衍变,蔚为大观”。不过,在库尔勒这座城市,这个古老的剧种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并不普及,甚至有许多人根本就听不懂。它没有京剧的婉转曲折,没有越剧的情意深长,也没有黄梅戏的悱恻缠绵,秦腔自身的雄浑深厚、粗犷豪放,只有在秦腔声里长大的人,才能读懂其深情、文雅,品出独特的韵味来。正是基于这一点,“爱心艺术社”传播秦腔文化可谓任重而道远。

自艺术社成立以来,周福珍带领着自己的团队已尝试进家庭、进社区,并初步打开了局面。“建设社区有两位老人爱听秦腔,但行动不便,我们就到他们家里去唱,感动得他们直掉眼泪。”周福珍说,只有听得懂的人,才会对秦腔感兴趣。在库尔勒,因地域的影响,秦腔推广起来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他们将尝试排练一些小品以及歌舞类节目,追求多元文化的发展,让更多的市民走近秦腔、了解秦腔,继而爱上秦腔。

“西北人越多的地方,就越容易接纳秦腔,并很快成为人们文化生活的一部分。”周福珍的这一观点在阿瓦提农场得到了印证。龙年春节期间,秦腔成为该场职工娱乐的重头戏。从正月初九到正月十四,连续6天的文艺汇演中,每天都有秦腔表演。最初的“自娱自乐”变成“大家一起快乐”,周福珍在这里看到了秦腔的希望。

王维江是阿瓦提农场秦腔自乐班创建人之一,他从小就喜欢唱秦腔。在以甘肃和陕西人居多的农场,他很快就找到了志趣相投的人。“刚开始的时候轮流在自乐班成员的家里唱,后来发现听的人越来越多,天热的时候演唱的场地就搬到了户外。后来主动学唱秦腔的人越来越多,开始从‘自娱自乐’向‘大家一起快乐’的趋势发展。”王维江说。

在爱心捐款者里,有一位叫牛亚江。他是我市英下乡的一位农民,年近7旬的他是一名狂热的秦腔爱好者。2001年,牛亚江在唱秦腔之余,开始尝试着创作“天津快板”、“三句半”等曲艺作品。10多年时间过去了,他的作品已有一大摞。除了自己演唱,他还带出了好几位徒弟。由于他对丰富乡村文化所作的贡献及自身所拥有的艺术才能,他先后被自治州和库尔勒市文化部门评为“文化户”和“器乐演奏文化户”,熟悉的人称他为“农民说唱家”。 “农民说唱家”这一称谓的背后,是秦腔的积淀成就了他,而用通俗的曲艺形式作铺垫,又让更多的人了解了秦腔这门剧种,达到了传播秦腔文化的目的。

有人开玩笑:“唱秦腔,一是舞台要结实,以免震垮了;二是演员身体要好,以免累病了;三是观众胆子要大,以免吓坏了”。 秦腔最大的特点就是高昂激越、强烈急促,尤其是花脸的演唱,更是扯开嗓子大声吼,被陕西、甘肃等地的人称之为“挣破头”,或许正是这一独特的艺术特点,才令听惯了流转清新剧种的人难以接受。不过,即便是与秦腔素昧平生的人,一旦走近了这门剧种,也有可能会欲罢不能,深陷其中。

祖籍安徽,在新疆长大,小时候从来没有接触过秦腔的李先生,一个偶然的机会接触秦腔后,他深深地爱上了这门古老的剧种。不但经常去听秦腔,而且就连手机铃声也设置成了秦腔的乐调,没事的时候也喜欢吼几句自娱自乐。

在“包容”中彰显文化魅力

38岁的何彦军是市内一家酒店的面点师傅。当天,他扮演的是《三对面》里公主的内侍。几乎没有什么台词,大部分时间只是站在公主的后面看别人表演。就是这样一个无足轻重的角色,他也认真地画了脸谱,即便只是不多的几个动作,也做得非常认真。“我在这里找回了自信,虽然大家从事的工作不一样,但在艺术社里大家都是演员。”何彦军说。

爱心艺术社的成员,科班出身的凤毛麟角,大部分是业余的。除了一些退休的干部、职工外,还有许多人是上班一族。有汽车司机、公司老总,还有外来务工人员。他们在艺术社找到乡音乡情的同时,还在高亢激越的秦腔声里,找到了自尊和自信。

今年73岁的满学礼是爱心艺术社里年龄最大的。他说,虽然自己年纪大了,可在一些专业人士面前,他还是一个初学者。能够各取所长,是他喜欢这个团体的原因之一。

60岁的邴学荣有很多爱好,如收藏、书画等等。最近他加入到爱心艺术社并成为文乐队的一员,是因为“秦腔文化的积淀更深厚,更具震撼力。在这里能够找到精神的家园”。

谭培儒喜欢秦腔,却很少上台表演,做的大多是一些幕后的工作。“我是做生意的,我不缺钱,缺的是滋养精神的东西,这种东西就是秦腔。”他说。

60多岁的马毛贤说,她和老伴儿为了唱好秦腔,仅购买戏服就花了好几千元。除了秦腔,她希望以后在艺术社能够学到更多的东西,给梨城市民带去更多喜闻乐见的节目。

“是这里的老师手把手教我唱秦腔的,其实我还想学更多的东西,比如舞蹈、唱歌等等。”当天饰演公主的任俊芳说,这里不论出身,没有偏见,可以轻松快乐地学习、表演,因此她很喜欢这个团体。

包容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特质之一。“海纳百川,兼容并蓄”,是一种宽广的胸怀;“合而不同,求同存异”是一种发展的智慧; “三人行,必有我师”是一种学习的理念。周福珍说,虽然他们目前还面临演出场地不固定、缺少服装设备等诸多困难,但只要他们勇于创新,吸收其他的文艺形式,拓宽受众面,提升影响力,一定会走出一条弘扬民族文化精粹的艺术道路来。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