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戏演唱的呼吸、换气要领

戏曲的魅力主要在声腔艺术。在黄梅戏的表演艺术中最能吸引人、最令人难忘的就是黄梅戏的演唱艺术。凡是听过黄梅戏唱腔的人,都不能不被那优美、浓郁、极富乡野气息的纯朴曲调而打动,陶醉,并由此而喜爱上黄梅戏。

剧本唱词是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阶梯,角色的塑造需要这种手段来言情,不仅是情真意切的叙事抒情,更要形成夺人心魄的魅力,而这仅靠唱词是不够的,只有通过演员的演唱,文学唱词才能转化为外在完美的唱腔表达。

为了深入挖掘角色的内心世界,突出人物的精神风貌,黄梅戏往往不厌其烦运用大段的演唱。在唱、念、做、舞等黄梅戏基本表演手段中,唱始终是居于中心地位的。黄梅戏音乐唱腔的特殊性及其雅俗共赏的美学功能,以及叙事与抒情兼备的极强感染力,一经形成,便占尽风光,因而受到了人们的特别喜爱。对于任何剧种来说,唱腔都是最重要的艺术手段,通过唱腔才能在舞台上树立戏曲人物的丰满形象.一般讲,戏曲讲究唱、念、做、打,唱腔是排在第一位的

黄梅戏是一个音乐风格突出的剧种,演员的唱腔是剧种风格的核心表现,在一定意义上说,"唱响黄梅戏"也就是演员的出色演唱为代表的整体艺术的全面推进.

黄梅戏传统唱腔,有[平词]、[花腔]两大板腔体系.[平词]体系中的男女[平词]唱腔,不论在传统戏、新编戏,还是现代戏中,均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被广泛地运用.
唱戏时除了恰当换气呼吸外,感觉气短不够用怎么办:

锻炼方法:深吸一口气,用匀中速吐出,坚持越长时间越好。不妨买一根便宜的笛子练练,我学过长笛的,肺活量能到三千九,我的肺活量我可是很自豪的~

唱戏需要很多技巧,唱戏也是主张深呼吸的。用鼻微吸,就能吸得深。要做到鼻微微一吸,腰围和横膈膜即有膨胀感觉,但千万别去下死劲膨胀它。

唱戏时往往需要大量用气, 气要吸得很足, 演唱要显得自然, 使听众感到舒适。演员如果吸气量过大, 憋得面红耳赤, 这样不但唱不好戏, 观众看着也难受, 所以运用气息是戏曲演员必须练好的一项基本功。大段大段的道白和长腔以及飞板式的唱段唱得好不好, 就看演员的气功怎么样。一句长腔往往有二十多拍, 不用深沉而均匀的气息支持是唱不下来的。

为此要做到:

一、气要吸够。就是说用多少, 吸多少,还需留有余地。

二、气要吸得快。为了演唱内容上的需要, 必要时可用口和鼻同时吸气。

三、气要吸得深。不能把气憋在胸口, 要让气沉入“丹田”。四、气要控制住。气没有恰当地用完, 即投有全部达到演唱目的时, 不能气散了, 要能够把气控制住, 做到善于“蓄气” 。

五、气要呼均匀。特别是在拖一个长腔时, 要让气慢慢地随着旋律把腔调“推”出来。切记不要忽大忽小, 声音不要“打摆子”,在舞台上, 纯粹地呼出一口气的现象很少, 绝大多数呼出的气都是和念白、唱腔的节奏及情绪等相结合的。

换气在日常生活中算不上什么大问题, 但对唱戏来说却显得十分重要。换气是一个技术问题, 但又不完全是技术间题, 它与表达念白和唱腔的思想内容有密切的关系。

换气可分为以下几种:

一、大换气。多半在一个角色感清冲动或唱腔十分高亢的情况下使用。它是观众能感觉到、看得出来的, 舞台上也是允许的。这种换气不会损害剧情, 相反会帮助演员刻划角色。

二、小换气。一般用在一句台词的末了,或一个乐句的终结。这种小换气, 可称为“自然”换气, 近乎平时生活中的换气, 不同的是吸气要多一点, 要有节制地进行。

三、偷气。这种换气比较难, 所谓“偷气”,就是在观众没有发觉, 甚至同台演员也投有感觉的情况下米换气的。至于偷换多少次、每次又偷换多少气, 则要根据演唱的腔调和演员本身对于气息掌握的程度而定, 不能强求一律。

四、断气。断气较难掌握, 它不是指句与句、唱腔或音乐(如“过门” 乐曲)等之间的换气, 而是指演员本身对于腔调处理的一种手段。断气常常是不吸不呼, 气断意不断。

五、叹气。这种情况在戏曲念白里出现比较多。是一种有意识的吸入, 有意识的呼出,有时戏曲“叫板” 也常常采用。如“唉!”这“唉”字就要用叹气。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