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浴秦腔长大的女孩

沐浴秦腔长大的女孩——我的童年回忆录

人们都有不一样的童年时代。我的童年也和许许多多小朋友截然不同。我不是专业戏校的学生,但我从稍懂事起,就同秦腔结在了一起。我的童年时代是沐浴着秦腔走过来的。

我们那里有这样一句俗语:“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学打洞”。我爸爸、妈妈都是秦腔人,我在娘肚子里就开始听秦腔;一生下来,听见人世上的第一种声音就是秦腔。妈妈后来常说,我几个月时,睡在床上听爸爸拉板胡,小脚指就一挖一挖的,跟着节奏伸展。

爸爸是音乐天赋极好的人。除了能演奏二胡、扬琴、大提琴等乐器外,高音板胡、秦腔板胡拉的非常好,特别是秦腔板胡,独具韵味,颇有功力。在我们那个小城里也算是有名气的人。妈妈会打扬琴,她是爸爸的得力帮手。后来我也学会了拉二胡、弹琵琶,一家人就是小乐队了。

五岁时爸爸教我学二胡。拉空弦、拉音节、拉练习曲。在我的记忆中,我根本就不喜欢拉那个东西。和小朋友一起玩才是最高兴的。当我坐在小木凳子上,拿着比我的头顶还高出许多的二胡,一遍又一遍地拉那些枯燥的练习曲时,听到院子里小朋友嬉戏的声音,我心里真难受!我的小伙伴们也经常聚在我家门口,爬在门框上悄悄地看着我,不知是羡慕还是同情?反正每次都会被爸爸撵走。后来,他们就远远地看一下就跑了。这时我心里可真委屈!爸爸知道我想出去玩,就对我说,“拉会了这段就去玩”。于是我就用心拉。可爸爸有时说话算数,我拉会一曲,他同意了,我就和小朋友去玩一会儿;有时他就说话不算数,我拉会一段,他还要我再拉下一段。我没办法,只好一边拉一边掉眼泪。所以,我拉二胡可是流着眼泪学会的。
其实我会唱一点秦腔也不是爸爸和妈妈刻意教的,平时一边玩,一边写作业,听大人们唱,听多了,也就会唱几句了。有时跟着爸爸妈妈到自乐班去玩,那些叔叔阿姨们就纵容我唱,我就唱几段,大人们都给我鼓掌,我感到很得意!

七岁那年,市文化局组织全市第二届秦腔大赛,爸爸担任乐队板胡,妈妈打扬琴,我跟他们去玩。早上先给参赛演员带乐,爸爸他们正忙呢。那个主持节目的袁阿姨悄悄和我商量好,背着爸爸妈妈临时给我报了名。我唱了《洪湖赤卫队——娘的眼泪似水淌》一段。经过五天的预赛、复赛、决赛,没想到我竟然在100多名参赛选手中名列榜首!颁奖仪式上,我被当时行署的一位专员爷爷和文化局长轮流抱在怀里拍照,爸爸高兴的咧着嘴直笑呢!

其实爸爸并不支持我学秦腔。记的那次比赛结束后,我们那里有位很有名气的旦角演员(她当时是地区秦剧团的业务副团长)几次找我爸,要收我为徒。可爸爸总是摇摇头说“还是先上学吧,以后再说”。以后随着我上中学后,学习任务重,接触秦腔也只能是节假日跟着爸爸他们演出时给爸爸的乐队里拉二胡或弹琵琶。

上高二那年,市上又组织秦腔大赛,我们学校的何校长可真是一位秦腔迷!他要我代表学校参赛,那年我已16岁了,结果又得了第一。校长高兴极了,每次学校有啥文艺活动,总要亲自点名要我唱两段秦腔哩。

要说少年时对秦腔印象最深的事还是跟着爸爸妈妈到乡里演戏。我们那里每年的农历正月和七月,是农村庙会最多的季节。也是学校放寒、暑假的时间。爸爸妈妈下乡演出,留我一个小娃在家没人照管咋办?于是我只好跟着他们去。其实剧团的乐队也正需要我呢。这样既能使爸爸妈妈无后顾之忧,我还能挣一份工资。记的我所有的假期,除了高考那年外,其余都是随父母演戏过来的。

演戏是快乐的。正月里农村的节日气氛更浓。到乡下,你才会感到过年是啥样的。家家户户喜气洋洋,剪窗花,贴对联,放花炮,祭祖先;人们都穿上新衣服,走亲串友。戏场里,年轻姑娘和年轻媳妇把最漂亮的衣服穿上来看戏。开戏前,她们有的就跑到戏台后看演员化妆。我不演戏,可也常常是她们关注的重点,一个小女娃在台上拉乐器,她们自然是惊奇和羡慕的神情。有的还围上来拉着我问这问那。有的还送我糖果、水果、小吃啥的。戏散了,有的还拉我到家里吃饭。

有一次正好是元宵节,晚饭后我们正往戏台上走,路过一家门口,见院子里聚了许多年轻女子。院中间摆了一个大圆桌,桌子上放着一个二尺多高的大面猴,猴头上面捏了一个圆盘,盘里有清油,中间插了一个细圆管子,管子里穿了用棉花拧成的粘子,用火点着了就是一盏灯。猴的两只手掌上也点上了面灯。猴的周围满桌子摆放了许多许多小巧玲珑的面灯。加上院里院外各种五颜六色的灯笼,还有满院子穿着各式各样花色衣服的年轻女子,构出一幅奇妙无比的“元宵女子戏灯图”!

我见到此情景,好奇极了!爸爸告诉我,这是新婚的女子回娘家点花灯呢。这里的民俗家家都这样。女子出嫁后的第一个元宵节都要领着新女婿回娘家点灯呢。那些面灯、面猴是用酒谷面才能捏。那只大猴是要给新女婿带回去的,乡里人把这事叫做“新女婿背猴”;那些小面灯是送给村里没出嫁的姑娘的。谁家女子点灯,全村的女孩子都要去端灯,一来祝愿新婚女子幸福美满,二来也是分享她们的甜蜜和幸福。我问爸爸:“我能端她们的灯吗”?爸爸说:“能啊!你去了人家会更欢迎的!”于是我便跑到她们家去,也夹在那许多女孩子中端灯。那家大人看见我高兴的不得了!给我专门挑了两个最好的面灯要我端走。我把那面灯端到戏台上,放在妈妈的扬琴上,一直到戏演完,那灯还亮着呢。演戏中间,我看到戏台下许多小灯在闪烁,那是那些端了灯的女子端着面灯在看戏呢!

夏天到山区农村演戏,经常被那山里秀丽的景色陶醉。蓝天,白云,青山,绿水;小桥,流水,炊烟,人家!山里大娘带我到她家的果园里摘新鲜的水果吃,还煮了热腾腾的玉米棒和大洋芋招待我们。山里的小妹妹采来一束束鲜艳的山花,插满了我的头,也插满了她们的头!

演戏生活虽然是浪漫有趣的,但那只是对初出江湖的人而言。对那些长期靠演戏为生的人来说,那种颠沛流离的生活是非常辛苦的。三九寒冬,戏台上洗脸化妆,脱衣换鞋,那个滋味的确不好受。演旦角的演员得穿上单衣才行,那个冷只有演戏人自己知道呀!夏天酷热难熬。戏台上比蒸笼里还热!文武场面的人都光着膀子。那些穿蟒扎靠的演员下面还要穿厚厚的胖娃(棉背心),一场戏下来,所有的服装全湿透了,管戏箱子的人赶紧要拿到太阳下去晒。

每到夏天,爸爸的脸总是左边被晒得黑黑的,左手背也是晒得非常黑。乡里的戏台大都坐北面南,中午太阳刚好晒上文乐队,爸爸拉板胡,背靠台口,头扭向左边看演员和敲鼓的,被太阳烤成了“阴阳脸”。

“萝卜菜汤黑面馍,睡觉钻进麦草窝”。这句顺口溜十分形象地概括了江湖艺人的艰辛生活。现在农村大多数地方经济都有所改观,农民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但对唱戏人的接待情况却大不相同。经济条件差的偏远地方的人反而待人厚道;那些人口集中,经济相对发达的地方的有钱人是绝对看不起唱戏的人的。他们算经济帐的头脑精得很。想看戏又不愿掏钱,谈戏价坎了又坎,狠不得让剧团给他们白唱算了!吃饭、住宿拼命降低成本,导致演职人员生活十分寒酸。记得有次我们在一个离城四十多里的大镇所在地的村里演戏,那里的人家家住小洋楼,户户有摩托车、汽车等。晚上村上决定要部分住宿条件好的户每家住两个演员,可他们谁家也不要!我们演完戏半夜了还满村转圈,村里安排住宿的人带着我们到谁家,谁家都不开大门。没办法,他们只好领我们走了好几里路,到镇上公路沿线的路边小店里,勉强住下。小店的条件你知道有多差吗?一排油毛毡蓬顶的间易蓬,磐了长长的一溜土炕,在炕上每隔一米打一隔断,大人两人睡一个隔,娃娃三人睡一隔。我和两个跑龙套的小姑娘三人睡一个隔。那狭小的土炕我们三个侧着身才能睡下,若平躺着只能睡两个。只有一条脏的乌黑的破絮。墙壁上的脏污和满屋的臭味让人恶心!没办法,我们只好穿着衣服权且躺下。也没啥盖。门是用几片破木板钉成的,缝子有二寸宽,寒风吹进来,房内和野外一样冷!半夜又下起了雪,雪从门缝里下进来,直下到我们头上。就这样,我们凑合到天亮。店里又没水洗脸,喝的水也没有。我们只好又再跑几里路回到戏台上,在庙里自己烧水喝。又用碗将水倒在毛巾上摖脸。吃完庙里的水煮萝卜黑面馍后,就赶紧到戏台上去准备演出。

其实现在许多挣扎在基层一线的县、市一级的剧团、私营江湖剧团,大都这样。他们的生活是非常艰苦的。

因为我独特的家庭环境,使我从小认识了秦腔,热爱秦腔;同时也让我从小就体验了秦腔人生活的艰辛和不易。现在我才明白爸爸为啥当初不支持我学秦腔。

虽然我没有成为职业的秦腔演员,但对秦腔的感情却永远存在我的心里。在当初十分繁忙的中学和大学的学习生活间隙,我又学习了秦腔板胡的演奏,因为这一直是爸爸的心愿。虽然我的板胡水平还差的很远,可在上大学假期回家期间,在一次随父母下乡演出时,因为偶然机遇,我竟然顶替爸爸拉了好几台戏呢!

有一天,我爸爸吃那水煮萝卜,坏了肚子,正演戏,肚子疼,要上侧所,没办法,他把板胡塞到我手里走了!我只好硬着头皮拉呀!其实,从小拉二胡,秦腔旋律早熟悉了。武场面的底棰、铜器也都明白。常演的那些戏也早看熟了。拉起来也没有出啥差错。爸爸回来我也没给他。于是爸爸就坐在我身边拉二胡,吹锁呐,替我保驾。一本戏拉完了,全团的人都夸我呢。晚上又继续让我拉。一些好事的观众见有女娃娃拉板胡,又放鞭炮又喝彩,拿着红被面搭在我身上!这下可真给团里添彩了。团长高兴地直向我树大拇指。第二天,武乐队一个敲下手的有事走了,团长索性把爸爸派到武乐队去了。就这样,我竟然一连拉了几台戏,20多天,直到开学才离开。

时间过的真快。转眼间我大学毕业了,走上了工作岗位,成了一所普通高校的音乐教师。虽然还在从事音乐教学工作,但与秦腔却离的远了。由于工作繁忙,家务琐事缠身,好几年都没摸过板胡了。只有爸爸还在坚持他的秦腔事业。

二00六年十二月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