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俗共赏的二人转有何不可?

肖鹰,清华大学教授、知名文化学者。肖鹰曾多次批评赵本山的作品日益低俗化,并指责他并没有尽到二人转传承人的职责。赵本山曾回应称,二人转就像猪大肠,并且自己并不在意二人转传承人的头衔。(11月7日 《华商报》)

自从二人转走上银屏,就已经不只是东北的“特产”了,而是成为广大草根群体不断模仿,并加以创新传承的艺术表现形式。但另一方面,二人转的“重口味”,也让它在草根热捧之余,被冠以“低俗”,甚至是“下流”之名,自然也受到了一些非议。

不可否认,从内容上说,一些二人转确实“有点黄”,而且“有点损”。比如,在描述男女关系之时就过于“直白露骨”,在表现农民形象时的调侃就有些“冷嘲热讽”。而这些内容和价值导向,多多少少都和我们的主流价值观及其表现形式、表现内容格格不入,也正是因为如此,二人转就有了“低俗”的价值衡量,有了“不登大雅之堂”的格调定位。

但另一方面,二人转却有其独到之处,那就是它广泛的群众基础,或者更直接地说,正是因为某种程度上二人转表现手法的“重口味”,才有受众群体的“众口味”。所以从这点上,我们却不能完全否认这种表现形式和表现内容的“存在合理”。

诚然,从现有的节目内容和表现形式上说,二人转确实不算是阳春白雪之作,但也不应当完全归为下里巴人之流。毕竟,这个土生土长的草根文化形态,已经“经历了从田间地头到经典艺术的提升过程”,已经成长了几百年,发展了几百年,如今还依然有存在的价值和发展的活力,所以我们不应当太过于苛求。或许,更理性的做法是,我们应当换种心态:倘若说二人转有那么点“俗气”,那就让它去好了,与其纠结如何给它定调谈是非,不如怀着包容之心雅俗共赏,那又何妨?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