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是昆曲发展史上的一个重镇

笛声悠扬清丽,唱腔婉转动人……昨天下午,苏州大学文学院教授、青春版《牡丹亭》首席唱念指导周秦做客市图书馆“天一讲堂”,带来了一场题为《青春版<牡丹亭>———从临川笔下到昆曲场上》的讲座,并现场吹笛吟唱昆曲,让市民领略了被誉为“戏曲之母”的昆曲的魅力。在讲座开始前,周秦接受了记者的专访,对于昆曲的发展历史、昆曲的传承等,他娓娓道来,言语中时时透露出他对昆曲艺术的钟爱。

甬昆是一个很纯粹的昆曲流派

昆曲是我国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600多年前产生于苏州地区,并从吴中辐射全国,影响海外,明清时期曾一度在中国戏坛上占有统治地位,但从上个世纪初以来面临传承危机。2001年5月,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作为一名从小学昆曲,成年后一直研究昆曲的学者,周秦对昆曲的发展史可谓了如指掌。在他看来,浙江这个戏曲大省与昆曲的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介绍说:“浙江的昆曲根植很深,它在各个地方都有。”而宁波是浙昆发展乃至昆曲发展史上的一个重镇。他说,宁波昆曲叫甬昆,也叫宁波昆,“宁波昆没有跟其它的剧种结合在一起,它是一个很纯粹的昆曲流派,当时保留了很多昆曲的遗产”。上世纪六十年代和八十年代,苏州的昆曲研究院还两次把宁波昆的老艺人请到苏州,教年轻人学唱昆曲,还出了一本书,叫《宁波昆剧老艺人回忆录》。“这本书,记录下了我们曾经有过昆剧的遗产。”

“但是最后一次我看到他们(宁波昆曲老艺人)是在电视里面”,对于10多年前的那段往事,周秦依然记忆犹新。他说,昆曲被列为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后的第二年,也就是200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派日本的一家电视台nhk来检查,还拍了一部片子。“当时nhk的工作人员到了宁波乡下的一个祠堂,那是一个古建筑,雕梁画栋,但已破败,墙上还有一个非常大的蜘蛛网。镜头中一个80多岁的宁波昆曲老演员咿咿呀呀地唱起了昆曲”,他演的是一个旦角,虽然他的声音和扮相都因为年老而不那么美了,但那份柔媚显露无疑。“现在要想再拍这样的镜头也拍不到了。”周秦遗憾地说,“传统遗产就这样不经意地从我们身边悄悄地流过,如果我们抓住它了,那么它就能继续作为我们的宝贝,作为我们的精神遗产存在。”

“不管昆曲今后如何,我都会守着它”

虽然,像青春版《牡丹亭》等一批昆曲剧目被搬上舞台,让昆曲重新被人们认识和喜爱,但在周秦看来,昆曲的发展和传承情况依然面临不少困难。“昆曲是一门综合艺术,它包含文学、音乐、表演、舞台美术等,书法、诗词之类的也都是昆曲的一个部分,所以昆曲要整体地传承非常困难。”周秦认为,“昆曲的传承最好是不要变样”,“但现在一些剧团的昆曲演出,加入了很多非昆曲元素,变得很媚俗”,“而且真正懂昆曲的人,其实没有几个。”但周秦从未想过放弃对昆曲的研究和传播,他笑称在这一点上自己有些“死心眼”,“我不考虑昆曲的传承有多少困难,不管昆曲今后如何,我都会守着它!”

说到如今有不少年轻人想学昆曲,周秦一下子又打开了话匣子。他说,学昆曲其实并不难。昆曲唱得美不美,不是完全由嗓子决定的。“普通人从文学、语言以及对昆曲的理解入手,也可以把昆曲演绎得很美。”

对于昆曲的发展和创新,周秦也有着自己的见解。“从本质上和根本任务上来说,昆曲作为一种遗产并不需要创新,因为一创新,它就没有了。”在他看来,昆曲有两个方面功能,一个是社会功能,另一个是遗产功能。对于昆曲今后的发展,他希望用“分途”的方式推进,一方面守住昆曲的遗产功能,“这就是要原原本本地传承,一个字,一个腔,一个程式都不改变。”另一个方面发挥其社会功能,从这个角度出发可以创新,“但最好是从文学源头上创新。如果是要改编《牡丹亭》这样的经典,那我们反对!”他举例说,就像青春版《牡丹亭》虽然做到了对原剧本只删不改,“但它是一个优秀的工艺品,不是一个遗产”。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