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的渊源与最早的书法形态-金文书法的风格分类
在殷商时期,甲骨文以其所具有的上通天意的超验功能而占据“巫”文化的核心。在同一时期,金文也已经出现,但由于这个时期金文尚未获得“礼乐”文化的支撑,因而金文的发展处于被抑制状态。但应该看到,这个时期金文与甲骨文实际处于共生状态,二,则是由于金文尚未获得适合自身生存发展需要的社会文化机制。因而在很大程度上金文与甲文的盛衰体现出两种不同文化选择的结果。
根据遗址发掘的情况,在盘庚迁殷之前商代彝器均无铭文,盘庚迁殷之后铭文开始少量出现,一般只有一到二个字,铭文图案化,装饰意味较浓,有典型的肥笔,大多为图腾、族徽符号。“这些单个字或合义式的金文,多刻铸在器物的内壁与底部等显眼处,位置既隐蔽,当然表明它不负担主要的功能。”殷商晚期铭文字数开始增多,但也大多为几十字。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时期的青铜器铭文所反映的内容仅限于祭祖铭功,而远远没有达到甲骨文那种居于意识形态中心并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的普泛程度,由此,整个殷商金文始处于受甲骨文支配的附庸地位。
《礼记·表记》说:“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周人尊礼,事鬼敬神而远之。”随着武王翦商立国,西周在殷商文化的基础上建立起以宗法血缘制为纽带以“礼乐”为核心的新的文化体系。王国维说: “殷周间之大变革,自其表言之,不过一姓一家之兴亡与都邑之转移;自其里言之,则旧制度废而新制度兴,旧文化废而新文化兴。”这种新文化具体表现在西周将礼乐从原始巫术中分离出来,推广及人事领域,并在此基础上使之成为具有政治意义的典章制度。由此“礼乐”由神本走向人本,它不仅构成儒家政治思想的基本原则,而且成为西周大一统王朝社会政治思想的基础。
礼乐文化在西周政治典章制度中的仪式化使青铜文明取代“龟”——这一殷商巫文化的象征物而占据西周礼乐文化的中心,从而金文也从甲骨文的附庸地位全面解脱出来构成书法发展主流形态。
由于“礼乐”制度构成西周宗法制社会的文化基础,因而作为礼器的青铜器成为不可僭越的等级制度的象征。天子九鼎,士仅一鼎,“商王和周天子主持代表王权的最高祭祀,诸侯、卿大夫、士等而次之,要逐级缩小祭祀的规格和范围。大家都需要礼器敬事鬼神,于是由王规定等级,以示尊卑”。
青铜器作为礼器在“礼乐”制度中的普泛化促使金文迅速走向成熟。西周初期金文尚保留着殷商晚期图案化,工艺化倾向,典型的肥捺笔触还广泛存在,结构松散,文字符号不固定,在审美风格上还未形成独特面目。西周中晚期金文则逐步摆脱商金文的影响,以“篆引”为审美象形基础,开始形成自家风貌,装饰性的肥捺笔触渐消而走向纯粹线条化。在字形上改变了早期结构符号的散漫不定而臻于固定统一,结构取纵势,修长婉丽,圆融内敛,其审美风格一扫商金文的雄强霸悍而呈现出浑穆沉潜的理性品格。更为重要的是,西周金文“线”的自足性得到强烈张扬,笔墨韵味开始摆脱铸范工艺华过程而获得独立,线条浑厚华滋,凝重自然,已非高金文呆板、沉滞的线条语汇所可比拟。
晚商时期,以毛笔书写为核心的甲骨文、金文在线条形态上已趋融合,到西周初期,随着甲文的衰微,书法本体的发展已体现为金文的演变,进化。
无庸置疑,金文主流地位的建立是书法全面走向以毛笔书写为中心的开端,同时,它也全面开启了笔法演变的源流。
由于青铜器处于“礼乐”文化的核心,处于大一统王权的牢固统辖之下,因而西周金文的风格演变比较缓慢,从《大盂鼎》到《虢季子白盘》、《散氏盘》,西周金文虽然也产生了较大的风格跨度,但这种风格差异尚未冲破类风格的笼罩,从而走向审美风格的多元化。
公元前221年周平王东迁,定都雒邑,是为东周,历史由此进入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是中国古代社会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大动荡的历史时期。随着普通王权的崩溃,各诸侯国展开空前激烈的兼并战争。在文化意识形态领域,“礼崩乐坏”,“学在官府”的文化垄断被打破,以“士”为中心新的文化体系开始全面崛起。它显示出春秋战国人本主义的觉醒。“社会的解体与观念的解放是连在一起的。怀疑论,无神论思潮在春秋已蔚为风气。殷周以来的远古巫术宗教传统在迅速褪色,失去其神圣的地位。”
作为西周“礼乐”制度象征的青铜文明在春秋战国也同奴隶制一样走向全面衰落。郭沫若曾将殷周青铜器分为四期,第三,第四期正值春秋战国。郭沫若将三、四期划分为开放期和新式期。他说:“开放器的器物……形制率较前期简便。有纹缋者、刻镂渐浮浅,多粗花。前期盛极一时之雷纹,几至绝迹。饕餮失其权威,多缩小而降低附庸地位(如鼎簋等之足),夔龙夔凤等,化为变相夔纹,盘夔纹……大抵本期已脱去神话传统。”“新式期之器物形式可分为堕落式与精进式两种。堕落式沿前期之路线而益趋简陋,多无纹绩。……精进式则轻灵而多奇构,纹缋刻镂更浅细……器之纹缋多为同一印板之反复,纹样繁多,不主故常,与前二期之每成定式大异其撰。其较多见者为蟠螭纹或蟠虺纹,乃前期蟠夔纹之精巧化也。有镶嵌错金之新奇,有羽人飞兽之跃进,附丽于器体之动物,多用写实形。”
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作为礼器已从宗教巫术礼仪的笼罩中解脱出来而萌发出对美的自觉追求。如火烈烈的野蛮恐怖已成过去,青铜文明走上衰落之途。作为王权与等级制度象征的青铜礼器再也不是不可僭越的“神器”。楚庄王“问鼎”便发生在这一历史背景下,它表明大一统王权崩溃的不可避免。
楚子伐陆浑之戎,逐至于雒,观兵于周疆,定王使王孙满劳楚子。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对曰:“在德不在鼎……商纣暴虐,鼎迁于周,德之休明,虽小,重也;其奸回昏乱,虽大,轻也。天祚明德,有所底山,成王定于郏辱,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
西周“礼乐”制度的崩溃,使作为“礼”的象征的青铜器制作摆脱王室的绝对控制,列国诸侯卿大夫开始大量自铸青铜器,用于祭神祀祖的青铜器的神圣感已荡然无存。同时,由于诸侯割据,各区域间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言语异声,文字异形”金文地域性风格渐趋形成。从春秋战国开始,金文宗周传统被打破,而开始产生多元化审美格局。这主要表现在金文地域化风格色彩方面,在书风上,大致可以按地域划分为四种类型:
第一种类型是齐鲁型,分布在山东一带,主要包括齐、鲁、杞、戴、邾、薛、滕、铸等国。
第二种类型是中原型,在河南、陕西一带,包括郑、卫、虞、虢、蔡、陈等国。
第三种类型是江淮型,在长江中下游一带,主要包括楚、吴、越、徐、许等国。
第四种类型是秦型,在今陕西与山西一带,主要为秦、晋二国。
金文崇周传统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遭到地域化书风的有力挑战,随着多元化地域政治格局折形成,金文文化审美的整体性被打破了,典型的大篆传统已被弃置不顾。“齐鲁型”金文虽尚保持西周金文温柔敦厚的“礼乐”传统,但在内在精神上已失去西周金文的泱泱大国之风,线条纤弱,书体内敛寒伦。相对于中原齐鲁诸国,秦国由于避居西土,文化观念较为封闭,同时秦国袭居西周故地,因而在文化传统方面一直受周文化的笼罩,由此,在七国中,秦系书风是最恪守宗周传统的。王国维所谓“六国用古文,秦用籀文”即指这一书史现象。不过,由于秦与大戎少数民族杂居习染,民俗强悍,加之国家祟尚法治,因而表现在书风上便少温柔敦厚之旨而多尚武杀伐之气,这从《秦公簋》中已显露端倪。
处于江淮文化圈的楚金文从一开始即与西周金文拉开了距离,从而形成与北系书风相对峙的南系书风。这不得不归之于楚金文在发展演变过程中所具有的独立品格和主体意识。楚金文之所以在春秋战国时期没有受到宗周传统的笼罩,在于楚国与周王室长期处于对立状态:中原文化与楚文化的相对隔膜。《左传‘召公十二年》记载:“昔我先王熊绎,与吕公用汲、王孙平、燮父、禽父并事康王,四国皆有分,而我独无有。”西周分封时,楚国因有功而没有得到周朝册封,这构成互相间不睦的起因。“西周时北方君主视楚国为蛮夷,而楚也自认,与彼对抗。据西周铜器《禽簋》,《矢令簋》等铭文和《诗经》某些篇章的记载,周楚之间曾发生过许多次战争,甚至昭王南征而不复。楚与周长期不睦,文化隔阂较深。”不过,应该看到,楚国与西周的对立并设有从根本上限制楚国对中原文化的吸收,只是在吸收的方式、程度上具有强烈的主体色彩。楚文化的地域色彩极为浓厚,楚人尚鬼崇巫,喜卜好祀,尚保留着氏族社会后期强烈的原始宗教意识和图腾崇拜观念。这与中原礼乐文化的理性精神恰恰构成鲜明对照。这种“巫”文化反映到书风上即表现为楚金文冲破西周金文的理性精神而注入楚骚浪漫的神韵,从而形成楚金文诡谲、流美的审美风格。从被公认为最早的楚金文《楚公蒙钟》、 《楚公逆铸》可以明显看出楚金文在接受西周金文影响的同时对它进行的风格改造。除在整体形态上《楚公蒙钟》、《楚公逆铸》尚保留着西周金文的面貌,在书体的空间构成,线条形态及运动节奏上都已呈现自家品格。阮元在《积古斋钟鼎彝器款识》中论到《楚公蒙钟》、《楚公逆铸》说:“文字雄奇,不类齐气,可觇荆楚霸气。”
楚金文的宗周倾向仅在早期维持短暂的时间。从中期开始,花体杂篆构成楚金文的主流形态,而这种形态实际在《楚公蒙钟》、《楚公逆铸》中即已显露萌芽。从楚金文的书体演变来看,花体杂篆不仅对楚金文的全面成熟构成强烈影响,而且对整个大篆体系向隶变过渡起到奠基作用。作为南系书风的主流形态,花体杂篆对吴、越、徐、蔡等长江中下游国家的书风也构成整体笼罩。从审美观念分析,花体杂篆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源于楚人的龙、凤图腾崇拜。他们将龙凤的流美造型和图腾崇拜的文化心理意识融人花体杂篆的创造中,从而使花体杂篆成为楚人巫骚浪漫的积淀物。
楚金文后期摒弃花体杂篆的装饰意匠,而向早期宗周传统复归。这一时期,楚金文将《散氏盘》的形体结构与花体杂篆的流美线条创造性地结合起来,从而推动楚金文走向全面成熟。这个时期的楚金文较早中期金文结体趋于扁方,用笔更加流利劲爽,并且出现衄挫顿抢的丰富变化,从而打破空间造型的僵滞态势,而在时空维度上获得自由的律动,这种草篆意趣实际上已显示出隶变的消息。
春秋战国金文由于摆脱了宗教礼仪的文化重负,而表现出强烈自觉的审美意识。这个时期的金文已作为独立的审美因素构成青铜器的重要审美内容。“于是增加线条的美感,使之富于装饰性,即成为春秋战国时代正体篆书注重风格变化的主要动力。另一方面刻款开始流行,它以加工方便,文字更具有书写的美感而风靡各国。体势修长、线条婉曲的金文大篆随之脱颖而出并成为时尚。”
在春秋战国金文普遍追求唯美倾向的同时,书体的简率、草化伪变也成为这个时期地域书风的另一重要倾向。如《侯马盟书》,秦、楚的简牍文字,战国古玺,货币,权量文字都广泛存在减省、草化现象,这在很大程度上可视为隶变的先声。
在春秋战国金文中,花体杂篆作为江淮型金文的典型书体,它与齐鲁型、秦型金文最大的不同即在于摆脱了政教束缚而表现出纯粹的审美理念。花体杂篆最终虽因其末流所表现出的非文字工艺化倾向而成为书史上的匆匆过客,但花体杂篆本身的史学价值是不容抹杀的。在春秋战国时期,花体杂篆与草化倾向相结合彻底颠覆了大篆传统,并直接为隶变奠定了基础。
根据遗址发掘的情况,在盘庚迁殷之前商代彝器均无铭文,盘庚迁殷之后铭文开始少量出现,一般只有一到二个字,铭文图案化,装饰意味较浓,有典型的肥笔,大多为图腾、族徽符号。“这些单个字或合义式的金文,多刻铸在器物的内壁与底部等显眼处,位置既隐蔽,当然表明它不负担主要的功能。”殷商晚期铭文字数开始增多,但也大多为几十字。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时期的青铜器铭文所反映的内容仅限于祭祖铭功,而远远没有达到甲骨文那种居于意识形态中心并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的普泛程度,由此,整个殷商金文始处于受甲骨文支配的附庸地位。
《礼记·表记》说:“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周人尊礼,事鬼敬神而远之。”随着武王翦商立国,西周在殷商文化的基础上建立起以宗法血缘制为纽带以“礼乐”为核心的新的文化体系。王国维说: “殷周间之大变革,自其表言之,不过一姓一家之兴亡与都邑之转移;自其里言之,则旧制度废而新制度兴,旧文化废而新文化兴。”这种新文化具体表现在西周将礼乐从原始巫术中分离出来,推广及人事领域,并在此基础上使之成为具有政治意义的典章制度。由此“礼乐”由神本走向人本,它不仅构成儒家政治思想的基本原则,而且成为西周大一统王朝社会政治思想的基础。
礼乐文化在西周政治典章制度中的仪式化使青铜文明取代“龟”——这一殷商巫文化的象征物而占据西周礼乐文化的中心,从而金文也从甲骨文的附庸地位全面解脱出来构成书法发展主流形态。
由于“礼乐”制度构成西周宗法制社会的文化基础,因而作为礼器的青铜器成为不可僭越的等级制度的象征。天子九鼎,士仅一鼎,“商王和周天子主持代表王权的最高祭祀,诸侯、卿大夫、士等而次之,要逐级缩小祭祀的规格和范围。大家都需要礼器敬事鬼神,于是由王规定等级,以示尊卑”。
青铜器作为礼器在“礼乐”制度中的普泛化促使金文迅速走向成熟。西周初期金文尚保留着殷商晚期图案化,工艺化倾向,典型的肥捺笔触还广泛存在,结构松散,文字符号不固定,在审美风格上还未形成独特面目。西周中晚期金文则逐步摆脱商金文的影响,以“篆引”为审美象形基础,开始形成自家风貌,装饰性的肥捺笔触渐消而走向纯粹线条化。在字形上改变了早期结构符号的散漫不定而臻于固定统一,结构取纵势,修长婉丽,圆融内敛,其审美风格一扫商金文的雄强霸悍而呈现出浑穆沉潜的理性品格。更为重要的是,西周金文“线”的自足性得到强烈张扬,笔墨韵味开始摆脱铸范工艺华过程而获得独立,线条浑厚华滋,凝重自然,已非高金文呆板、沉滞的线条语汇所可比拟。
晚商时期,以毛笔书写为核心的甲骨文、金文在线条形态上已趋融合,到西周初期,随着甲文的衰微,书法本体的发展已体现为金文的演变,进化。
无庸置疑,金文主流地位的建立是书法全面走向以毛笔书写为中心的开端,同时,它也全面开启了笔法演变的源流。
由于青铜器处于“礼乐”文化的核心,处于大一统王权的牢固统辖之下,因而西周金文的风格演变比较缓慢,从《大盂鼎》到《虢季子白盘》、《散氏盘》,西周金文虽然也产生了较大的风格跨度,但这种风格差异尚未冲破类风格的笼罩,从而走向审美风格的多元化。
公元前221年周平王东迁,定都雒邑,是为东周,历史由此进入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是中国古代社会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大动荡的历史时期。随着普通王权的崩溃,各诸侯国展开空前激烈的兼并战争。在文化意识形态领域,“礼崩乐坏”,“学在官府”的文化垄断被打破,以“士”为中心新的文化体系开始全面崛起。它显示出春秋战国人本主义的觉醒。“社会的解体与观念的解放是连在一起的。怀疑论,无神论思潮在春秋已蔚为风气。殷周以来的远古巫术宗教传统在迅速褪色,失去其神圣的地位。”
作为西周“礼乐”制度象征的青铜文明在春秋战国也同奴隶制一样走向全面衰落。郭沫若曾将殷周青铜器分为四期,第三,第四期正值春秋战国。郭沫若将三、四期划分为开放期和新式期。他说:“开放器的器物……形制率较前期简便。有纹缋者、刻镂渐浮浅,多粗花。前期盛极一时之雷纹,几至绝迹。饕餮失其权威,多缩小而降低附庸地位(如鼎簋等之足),夔龙夔凤等,化为变相夔纹,盘夔纹……大抵本期已脱去神话传统。”“新式期之器物形式可分为堕落式与精进式两种。堕落式沿前期之路线而益趋简陋,多无纹绩。……精进式则轻灵而多奇构,纹缋刻镂更浅细……器之纹缋多为同一印板之反复,纹样繁多,不主故常,与前二期之每成定式大异其撰。其较多见者为蟠螭纹或蟠虺纹,乃前期蟠夔纹之精巧化也。有镶嵌错金之新奇,有羽人飞兽之跃进,附丽于器体之动物,多用写实形。”
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作为礼器已从宗教巫术礼仪的笼罩中解脱出来而萌发出对美的自觉追求。如火烈烈的野蛮恐怖已成过去,青铜文明走上衰落之途。作为王权与等级制度象征的青铜礼器再也不是不可僭越的“神器”。楚庄王“问鼎”便发生在这一历史背景下,它表明大一统王权崩溃的不可避免。
楚子伐陆浑之戎,逐至于雒,观兵于周疆,定王使王孙满劳楚子。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对曰:“在德不在鼎……商纣暴虐,鼎迁于周,德之休明,虽小,重也;其奸回昏乱,虽大,轻也。天祚明德,有所底山,成王定于郏辱,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
西周“礼乐”制度的崩溃,使作为“礼”的象征的青铜器制作摆脱王室的绝对控制,列国诸侯卿大夫开始大量自铸青铜器,用于祭神祀祖的青铜器的神圣感已荡然无存。同时,由于诸侯割据,各区域间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言语异声,文字异形”金文地域性风格渐趋形成。从春秋战国开始,金文宗周传统被打破,而开始产生多元化审美格局。这主要表现在金文地域化风格色彩方面,在书风上,大致可以按地域划分为四种类型:
第一种类型是齐鲁型,分布在山东一带,主要包括齐、鲁、杞、戴、邾、薛、滕、铸等国。
第二种类型是中原型,在河南、陕西一带,包括郑、卫、虞、虢、蔡、陈等国。
第三种类型是江淮型,在长江中下游一带,主要包括楚、吴、越、徐、许等国。
第四种类型是秦型,在今陕西与山西一带,主要为秦、晋二国。
金文崇周传统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遭到地域化书风的有力挑战,随着多元化地域政治格局折形成,金文文化审美的整体性被打破了,典型的大篆传统已被弃置不顾。“齐鲁型”金文虽尚保持西周金文温柔敦厚的“礼乐”传统,但在内在精神上已失去西周金文的泱泱大国之风,线条纤弱,书体内敛寒伦。相对于中原齐鲁诸国,秦国由于避居西土,文化观念较为封闭,同时秦国袭居西周故地,因而在文化传统方面一直受周文化的笼罩,由此,在七国中,秦系书风是最恪守宗周传统的。王国维所谓“六国用古文,秦用籀文”即指这一书史现象。不过,由于秦与大戎少数民族杂居习染,民俗强悍,加之国家祟尚法治,因而表现在书风上便少温柔敦厚之旨而多尚武杀伐之气,这从《秦公簋》中已显露端倪。
处于江淮文化圈的楚金文从一开始即与西周金文拉开了距离,从而形成与北系书风相对峙的南系书风。这不得不归之于楚金文在发展演变过程中所具有的独立品格和主体意识。楚金文之所以在春秋战国时期没有受到宗周传统的笼罩,在于楚国与周王室长期处于对立状态:中原文化与楚文化的相对隔膜。《左传‘召公十二年》记载:“昔我先王熊绎,与吕公用汲、王孙平、燮父、禽父并事康王,四国皆有分,而我独无有。”西周分封时,楚国因有功而没有得到周朝册封,这构成互相间不睦的起因。“西周时北方君主视楚国为蛮夷,而楚也自认,与彼对抗。据西周铜器《禽簋》,《矢令簋》等铭文和《诗经》某些篇章的记载,周楚之间曾发生过许多次战争,甚至昭王南征而不复。楚与周长期不睦,文化隔阂较深。”不过,应该看到,楚国与西周的对立并设有从根本上限制楚国对中原文化的吸收,只是在吸收的方式、程度上具有强烈的主体色彩。楚文化的地域色彩极为浓厚,楚人尚鬼崇巫,喜卜好祀,尚保留着氏族社会后期强烈的原始宗教意识和图腾崇拜观念。这与中原礼乐文化的理性精神恰恰构成鲜明对照。这种“巫”文化反映到书风上即表现为楚金文冲破西周金文的理性精神而注入楚骚浪漫的神韵,从而形成楚金文诡谲、流美的审美风格。从被公认为最早的楚金文《楚公蒙钟》、 《楚公逆铸》可以明显看出楚金文在接受西周金文影响的同时对它进行的风格改造。除在整体形态上《楚公蒙钟》、《楚公逆铸》尚保留着西周金文的面貌,在书体的空间构成,线条形态及运动节奏上都已呈现自家品格。阮元在《积古斋钟鼎彝器款识》中论到《楚公蒙钟》、《楚公逆铸》说:“文字雄奇,不类齐气,可觇荆楚霸气。”
楚金文的宗周倾向仅在早期维持短暂的时间。从中期开始,花体杂篆构成楚金文的主流形态,而这种形态实际在《楚公蒙钟》、《楚公逆铸》中即已显露萌芽。从楚金文的书体演变来看,花体杂篆不仅对楚金文的全面成熟构成强烈影响,而且对整个大篆体系向隶变过渡起到奠基作用。作为南系书风的主流形态,花体杂篆对吴、越、徐、蔡等长江中下游国家的书风也构成整体笼罩。从审美观念分析,花体杂篆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源于楚人的龙、凤图腾崇拜。他们将龙凤的流美造型和图腾崇拜的文化心理意识融人花体杂篆的创造中,从而使花体杂篆成为楚人巫骚浪漫的积淀物。
楚金文后期摒弃花体杂篆的装饰意匠,而向早期宗周传统复归。这一时期,楚金文将《散氏盘》的形体结构与花体杂篆的流美线条创造性地结合起来,从而推动楚金文走向全面成熟。这个时期的楚金文较早中期金文结体趋于扁方,用笔更加流利劲爽,并且出现衄挫顿抢的丰富变化,从而打破空间造型的僵滞态势,而在时空维度上获得自由的律动,这种草篆意趣实际上已显示出隶变的消息。
春秋战国金文由于摆脱了宗教礼仪的文化重负,而表现出强烈自觉的审美意识。这个时期的金文已作为独立的审美因素构成青铜器的重要审美内容。“于是增加线条的美感,使之富于装饰性,即成为春秋战国时代正体篆书注重风格变化的主要动力。另一方面刻款开始流行,它以加工方便,文字更具有书写的美感而风靡各国。体势修长、线条婉曲的金文大篆随之脱颖而出并成为时尚。”
在春秋战国金文普遍追求唯美倾向的同时,书体的简率、草化伪变也成为这个时期地域书风的另一重要倾向。如《侯马盟书》,秦、楚的简牍文字,战国古玺,货币,权量文字都广泛存在减省、草化现象,这在很大程度上可视为隶变的先声。
在春秋战国金文中,花体杂篆作为江淮型金文的典型书体,它与齐鲁型、秦型金文最大的不同即在于摆脱了政教束缚而表现出纯粹的审美理念。花体杂篆最终虽因其末流所表现出的非文字工艺化倾向而成为书史上的匆匆过客,但花体杂篆本身的史学价值是不容抹杀的。在春秋战国时期,花体杂篆与草化倾向相结合彻底颠覆了大篆传统,并直接为隶变奠定了基础。
展开全文
APP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