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简史-五代宋辽金元书法
五代书法
概述
五代和宋代的文人促进了书法的发展。印刷术的发达使书法家从单纯的功能性书写活动中解放出来,书法艺术特性被进一步强调。宋元时代的书法可以说是行草时代。宋代书法家在楷书和狂草方面不及唐代书法家,但在行草书方面却表现出鲜明的文人个性和品质,开一代新风。法帖的普及使王羲之、王献之的书法艺术具有绝对的典范意义。但宋代重要书法家不同程度地受到具有变革意义的中晚唐书法的影响,特别是颜真卿的影响。此外,宋人对金石学的重视和研究也使书法和篆刻艺术置于更大的历史尺度之下,汲取了丰富的源泉。
五代书法
由于战争连年不断,士大夫皆无暇留心翰墨,因此书坛较为冷落。但中唐以来的书法革新浪潮影响深远,五代时期杨凝式的书法,实现了由唐至宋元的重要转折,为宋朝"尚意"书风的崛起,作了铺垫。杨凝式之外,还有李煜、徐铉等有成就的书法家。
杨凝式(873-954年),字景度,号虚白,华阴(今陕西华阴)人。唐昭宗时进士,官秘书郎,后历仕后梁、唐、晋、汉、周五代,官至太子太保,世称"杨少师"。因为对时局的混乱,政治的多变极为苦痛,杨凝式性格狂放不羁,故人称"杨风子"(即杨疯子)。久居洛阳,好游佛寺道观,兴起时常在粉壁上题字,当时洛阳寺观随处可见他的书迹。
他的书法初学欧阳询、颜真卿,后又学习王羲之、王献之的书法,一变唐法,用笔奔放奇逸。无论布白,还是结体,都令人耳目一新。其代表作有《韭花帖》、《卢鸿草堂十志图跋》、《神仙起居法》和《夏热帖》等。
《韭花帖》是他流传于世的代表作,是用行书书写的信札。内容是叙述午睡醒来,恰逢有人馈赠韭花,非常可口,遂执笔以表示谢意。此帖的字体介于行书和楷书之间,布白舒朗,清秀洒脱,深得王羲之《兰亭集叙》的笔意。而《卢鸿草堂十志图跋》则深得颜真卿《祭侄稿》的神髓,错落有致,气势开张,一股朴茂雄浑之气扑面而来。狂草《神仙起居法》和《夏热帖》(均藏于故宫博物院)则更加恣肆纵横,变化多端,点画狼藉,线条扭曲不安,一股对时局不平的郁勃之气跃然纸上。《神仙起居法》在草书中,时时夹入一些行书,后人称为"雨夹雪"。
杨凝式被视为历来承唐启宋的重要人物。"宋四家"(即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都深受其影响。
韭花帖
神仙起居法
李煜(937—978),即南唐后主,字重光,酷爱书画。他书法传二王执笔法,称为"拔镫法"。擅长行书,喜欢使用那种虬曲而颤动的笔法写字,被称为"金错刀"。作大字不用笔,卷帛而书,被称为"撮襟书"。他的墨迹流传很少,南唐画家赵幹《江行初雪图》(今藏台北故宫博物院)上的一行标题被认为是他的真迹。他曾出示南唐秘府所藏的书法作品,命徐铉刻成《升元帖》,供人欣赏和临习,这是目前所知的最早的法帖。今已不存。
徐铉(916-991年),字鼎臣,广陵(今江苏扬州)人。曾在南唐为官,后入宋。在南唐时即以文翰知名,精于文字学。他擅长李斯小篆,也工于隶书。他与其弟徐锴是当时最杰出的篆书书法家,被称为"二徐",他们考订了《说文解字》。此外,北宋淳化五年(994)重刻秦代《峄山刻石》,即根据徐铉的摹本。徐铉所书的篆书,映日视之,笔画中心有缕浓墨,因其笔锋直下不倒侧,故笔锋常在画中,故人也称其如"屋漏痕"、"锥画沙"。黑龙江省博物馆藏有他的《篆书千字文残卷》(宋摹本)。
篆书千字文残卷
宋代书法
北宋统一以后,宋太祖对书法并未给以重视,更没有像唐代那样采取各种措施。因此,一些士大夫也就漠然对待。欧阳修曾这样感慨:"书之盛莫盛于唐,书之废莫废于今。" 尽管如此 ,宋代书法在延续前人的基础上,形成了鲜明的时代特点:一是突破唐人重法的束缚,而以自己为主,以意代法。努力追求能表现自我的意志情趣,形成"尚意"书风。苏轼的"我书意造本无法",黄庭坚的"凡书画当观韵",强调"韵胜",皆是此意。其二是有意将书法同其他文学艺术形式结合起来。宋代书法大家同时又是文学家、画家。苏轼说:"诗不能尽,溢而为书,变而为画。","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不仅认为书画和诗一样,是表现自我的手段,而且强调文学修养对提高书法艺术的作用。
宋代法帖
法帖是指汇刻名家书法墨迹在石、木版上并拓印成可供人们学习的墨本。此前,南唐已有《升元帖》、《澄心堂帖》等法帖。宋代最早的法帖是《淳化阁帖》。此后刻帖的风气渐盛,又有了潘师旦摹刻的《绛帖》、希白和尚摹刻的《潭帖》,由蔡京负责摹刻的《大观帖》等。《宝晋斋法帖》等宋代法帖。
宋太宗即位后,才开始书画作品的收藏,购置古先帝名臣墨迹。命侍书王著整理编刻了一部法帖,赐给大臣。这部法帖,因为是在淳化年间所刻,所以称为《淳化阁帖》。《淳化阁帖》十卷,第一卷为历代帝王法帖,第二、三、四卷为五代名臣法帖,第五卷为古代各家的法帖,第六、七、八、九十卷为王羲之和王献之的书法作品。 "二王"( 王羲之、王献之)的作品占了一半,所以宋初的书法风格受到"二王"的影响。但是,作为临摹而刻制的法帖,毕竟不能与名家书法作品原作相比;而且,王著编刻《淳化阁帖》时,所依据的书法作品也有一些并非原作,而是赝品。
直到宋四家时(仁宗庆历到神宗熙宁、元丰年间),他们力主由唐溯晋,屏除帖学,宋代书法才为之一振。
米芾在《书史》中分析说:"李宗谔主文既久,士子皆学其书。肥扁朴拙。以投其好,取用科第。自此惟趋时贵书矣。"宋室南渡后,如《书林藻鉴》讲:"高宗初学黄字,天下翕然学黄字;后作米字,天下翕然学米字;……其风靡有如此者。"在这种风气笼罩之下,书法家能够按自己对书法艺术的理解去继承、革新的就不多了。所有这些,都限制和影响了宋代书法的发展。
宋代的金石学 宋代金石学已经相当兴盛,,欧阳修的《集古录》、赵明诚的《金石录》、陈思的《宝刻丛录》、洪适的《隶释》、《隶续》 都是宋代有代表性的金石著作。金石学的兴盛反映了宋人对古代铭刻的兴趣,这对书法和篆刻艺术有一定的影响。
元代书法
自从成吉思汗统一了各蒙古部落以来,骁勇善战的蒙古骑兵横扫亚欧大陆,先后灭西夏、金,和南宋,最后统一了整个中国。统一之后,元朝的统治深知:在马上得天下,未必能在马上治天下,所以十分注意文艺教化。重开科举制度,广泛选拔人才;复兴儒学;同时也大兴宗教,各种宗教信仰在这个时代同时并存。这些, 对当时的文学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天下太平了,蒙古族的统治者也开始热爱舞文弄墨。元仁宗图帖睦尔建立了奎章阁--专门的书画鉴藏机构,请侍臣为他鉴定书画,象我们后面所要提到的书画家,如柯九思、虞集等人就曾任奎章阁学士;另一方面,汉族知识分子在少数民族的统治下,多少感到压抑不适,更加倾心民族文化。这样,书法艺术非但没有凋落,而是继续滚滚向前发展。
一. 温雅平正、复古求新的元初书法
书法发展到南宋,因为延续北宋以来“尚意”书风的余响——热衷于表现书法家自己的胸中意气而忽视技法——而南宋书法家一方面没有北宋书法家那样的才情,又没有深厚的技法功底,因此南宋书法渐渐地走上末路 。这时候,元代书坛巨匠赵孟頫高举起“复古”的旗帜,主张学书法应该避开唐宋,要向更远的晋朝书法大师学习,并身体力行地施行。最终,赵孟頫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成为一代大师。
赵孟頫(1254——1322年),字子昂,号松雪道人,宋太祖十世孙。这是个复杂的人物。他是宋朝皇室的后代,却做着异族朝廷的官,虽然地位很高,实际并不受重视,心里很苦闷,只是一味地吟诗作画。他是中国文艺史上少有的全才,大概只有宋朝的苏东坡、清朝的董其昌可以和他相提并论。除书法外,他还擅长绘画,精通文学,通晓音律,熟谙道释。是他,最先将“诗、书、画”三绝合为一体。不仅如此,他的家族中也出了不少艺术名人:他的妻子管道升、他的儿子赵雍都精通书画,他的外甥王蒙是著名的“元四家”之一。
赵孟頫的书法,成就最高的是楷书和行书。传世的楷书名作有《胆巴碑》、《湖州妙严寺记》、《仇锷碑》等;小楷有《汲黯传》等;行书作品不少,如《洛神赋卷》、《赤壁二赋帖》、《定武兰亭十三跋》等。他作品最主要的特点,无论楷书还是行书,都很工整,四平八稳。温和、典雅是他书法的主要特色。虽然他对晋人书法下过很深的工夫,但晋人书法中精妙的用笔,在他的作品中几乎没有体现;或者说,他将晋人笔法的精微之处大大加以简化了。尽管如此,他的作品总是洋溢着一种高贵、典雅的气息。这完全是他深厚的学问、修养所致。
他的书法成就和观念,深深地影响了后来人。不仅同时代的一些名家如邓文原、鲜于枢纷纷以他为榜样,明代的祝允明、文徵明,清代的刘墉、乾隆帝也从中汲取了不少营养。整个元朝书法,几乎都笼罩在赵孟頫的庇荫之中。可以说,他是个上承晋唐,下启明清的一个重要的桥梁式人物。他是继王羲之、颜真卿之后再中国书法史上第三个影响深远的大师。
老子道德经卷
归去来辞卷
元初另一位书法名家是鲜于枢(1257——1302),一种说法是(1256——1301)。字伯机,号困学民、直案老人、直奇老人、虎林隐吏等。河北渔阳人(今天津蓟县),居住在杭州。与赵孟頫有“南赵北鲜“之称。他的书法成就,主要在于行草。草书学怀素并能自出新意。他的执笔方法很有特点,使用独特的回腕法;喜欢用狼毫,写字强调骨力。的确,他的行草书骨力劲健,真力饱满。行笔潇洒自然。赵孟頫对他很推崇,说:“我当年同伯机兄一块学草书,伯机超过我太多了,极力追赶也赶不上。现在伯机死了,大家都说我书法写的好,不过是在没有佛的地方称尊罢了。”如果说赵孟頫的字骨少肉多的话,那麽,他的字骨多肉少。虽然他学的是唐朝人怀素,但他的字里,更多的是元朝人的东西:无论是笔法的丰富性,还是节奏的复杂性,都比怀素有所简化。这一点大概是元朝书法共有的特征吧。
他的代表作,有《王安石杂诗卷》、《进学解卷》、《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卷》、《苏轼海棠诗卷》等。与赵孟頫、鲜于枢并称为“元初三大家”的是邓文原
王安石杂诗卷
苏轼海棠诗卷
邓文原(1258——1328),字善之、匪石,绵州(今四川绵阳)人。《元史》上说他是一个廉洁的官吏。书法风格,尤其是行书,很象赵孟頫。章草很有个人特色,与古人皇象、索靖的质朴相比,他更流利矫健。代表作有《临急就章卷》等。
临急就章卷
柯九思、虞集、揭傒斯都曾在奎章阁任职,从事鉴定书画的工作,不仅对书画有极高的鉴赏力,书法也都称雄一时。柯九思书法学欧阳询,结构紧密、姿态峭拔,有时还有写经体、汉简体的笔触,显得很有古意。代表作有《独孤僧本兰亭帖跋》等。
二. 元中后期书法的变奏
元代中期以后,江南爆发了农民军起义,还有关于帝位的宫廷斗争,社会开始不太平了。这些,对艺术家的创作心态、书法面目都有极大的影响。象杨维桢的粗头乱服,倪瓒的尖峭冷逸,都可以看作是对当时时局的曲折反映。
杨维桢(1296——1370),字廉夫,号铁崖、铁笛道人。会稽人(今浙江绍兴)。他生活在元末大乱之际,浪迹在山水之间,行为放荡,与陆居仁、钱惟善被称为“元末三高士”。他的书法取法很高,来源于汉晋,对索靖的章草很有领悟,而且能将章草、隶书、行书的笔意熔于一炉,并加以发挥。他的字,粗看东倒西歪、杂乱无章,实际骨力雄健、汪洋恣肆。如果说把赵孟頫比作优美的代表,那他则是壮美的典范。书法的抒情性在他这里得到充分的张扬。这从他的作品《游仙唱和诗册》,《真镜庵募缘疏卷》可以看出。
真镜菴募缘疏卷
大画家吴镇、倪瓒也可以说是这个系统的代表。
吴镇(1280——1354),字仲奎,号梅花道人,浙江嘉兴人。他的草书很有成就,用墨湿润秀逸,笔调轻盈潇洒,独树一帜。
心经卷
倪瓒的楷书下笔尖峭,速度悠缓,有一种漫不经心的闲散情调,冷冷的、幽幽的,好象不食人间烟火——典型的隐士形象。他们的作品大多题在画上,更是相得益彰。元亡后入明朝做官的危素书法也不错。
值得一提的是一些少数民族书法家,如元初的耶律楚材,中后期的康里巎两人。
耶律楚材(1190——1244),字晋卿,是辽代的宗室,是著名的政治家、书法家,也是元初推行汉文化的中坚人物。如果说赵孟頫等人是受晋唐书法影响,那麽,他的字主要受惠于离他不远的宋人:点画比较粗率、缺少文人气,倒也表现了蒙古人纵横草原的豪情。
康里巎(1295——1345),字子山,号正斋,色目康里部人,幼年时在皇家图书馆受过充分的汉文化教育,后来做过文宗和顺帝的老师。他是个廉洁、正直的大臣,字也写得爽利干脆,用笔速度较快,往往在最后一笔用力一挑、或一顿,这样难免显得有些刻露——他的成就主要在行草,代表作有《谪龙说卷》、《李白试卷》、《述笔法卷》等。
述笔法卷
纵观元代的书法,大致有如下特点:
主张复古。以赵孟頫为首的书法家,认为书法应该学宋以前的东西,宋代书法已经走上了穷途末路,不值得效法。因此,元代书法一直笼罩在晋唐古法之下,没有重大进展。倒是元末的书法家能够放开胸襟,写自己之想写,发自己之想发,为明代草书大家的出现开辟了新声。
汉民族与少数民族文化的交流,也是此时书法的特征之一。 元朝统治者以武力征服了汉人,而在文化上被同化、被反征服,之后相互交融。少数民族书法家有辽代的耶律楚材,蒙古的文宗、顺帝,还有色目人康里巎。元朝政府还设置了奎章阁等文化机构,这些,对书法的发展无一有着很大的作用。
书体的全面复兴与“诗、书、画”的结合。元代书法家在重视复古的同时,还重视各种书体的修养。赵孟頫就是个典型代表——只要看看他的《六体千字文》就知道了。象章草,自从魏晋以后就很少人写了,而元代却出了一大批章草高手。至于篆书和隶书,水平倒不是很高——即使是赵孟頫。但他们毕竟做出了努力,意义也正在于此。
诗、书、画的结合也是由赵孟頫开始的。这在艺术品的形制上是个突破。表现力更加丰富,更具有观赏性。不仅如此,元代一些书法家还热衷于篆刻,文人自己动手刻印,既篆且刻,也是从这个时代的王冕开始的———这翻开了篆刻史新的一页。此后,印章成了中国书画作品中不可或缺的内容,诗、书、画、印成了后代书画艺术家必备的修养。
元代书法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在继承上,它避开了宋朝的流弊,远接晋唐 ,取法很高,对古典传统做了深入的学习,并创造出鲜明的时代风格。对后来的明清书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概述
五代和宋代的文人促进了书法的发展。印刷术的发达使书法家从单纯的功能性书写活动中解放出来,书法艺术特性被进一步强调。宋元时代的书法可以说是行草时代。宋代书法家在楷书和狂草方面不及唐代书法家,但在行草书方面却表现出鲜明的文人个性和品质,开一代新风。法帖的普及使王羲之、王献之的书法艺术具有绝对的典范意义。但宋代重要书法家不同程度地受到具有变革意义的中晚唐书法的影响,特别是颜真卿的影响。此外,宋人对金石学的重视和研究也使书法和篆刻艺术置于更大的历史尺度之下,汲取了丰富的源泉。
五代书法
由于战争连年不断,士大夫皆无暇留心翰墨,因此书坛较为冷落。但中唐以来的书法革新浪潮影响深远,五代时期杨凝式的书法,实现了由唐至宋元的重要转折,为宋朝"尚意"书风的崛起,作了铺垫。杨凝式之外,还有李煜、徐铉等有成就的书法家。
杨凝式(873-954年),字景度,号虚白,华阴(今陕西华阴)人。唐昭宗时进士,官秘书郎,后历仕后梁、唐、晋、汉、周五代,官至太子太保,世称"杨少师"。因为对时局的混乱,政治的多变极为苦痛,杨凝式性格狂放不羁,故人称"杨风子"(即杨疯子)。久居洛阳,好游佛寺道观,兴起时常在粉壁上题字,当时洛阳寺观随处可见他的书迹。
他的书法初学欧阳询、颜真卿,后又学习王羲之、王献之的书法,一变唐法,用笔奔放奇逸。无论布白,还是结体,都令人耳目一新。其代表作有《韭花帖》、《卢鸿草堂十志图跋》、《神仙起居法》和《夏热帖》等。
《韭花帖》是他流传于世的代表作,是用行书书写的信札。内容是叙述午睡醒来,恰逢有人馈赠韭花,非常可口,遂执笔以表示谢意。此帖的字体介于行书和楷书之间,布白舒朗,清秀洒脱,深得王羲之《兰亭集叙》的笔意。而《卢鸿草堂十志图跋》则深得颜真卿《祭侄稿》的神髓,错落有致,气势开张,一股朴茂雄浑之气扑面而来。狂草《神仙起居法》和《夏热帖》(均藏于故宫博物院)则更加恣肆纵横,变化多端,点画狼藉,线条扭曲不安,一股对时局不平的郁勃之气跃然纸上。《神仙起居法》在草书中,时时夹入一些行书,后人称为"雨夹雪"。
杨凝式被视为历来承唐启宋的重要人物。"宋四家"(即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都深受其影响。
韭花帖
神仙起居法
李煜(937—978),即南唐后主,字重光,酷爱书画。他书法传二王执笔法,称为"拔镫法"。擅长行书,喜欢使用那种虬曲而颤动的笔法写字,被称为"金错刀"。作大字不用笔,卷帛而书,被称为"撮襟书"。他的墨迹流传很少,南唐画家赵幹《江行初雪图》(今藏台北故宫博物院)上的一行标题被认为是他的真迹。他曾出示南唐秘府所藏的书法作品,命徐铉刻成《升元帖》,供人欣赏和临习,这是目前所知的最早的法帖。今已不存。
徐铉(916-991年),字鼎臣,广陵(今江苏扬州)人。曾在南唐为官,后入宋。在南唐时即以文翰知名,精于文字学。他擅长李斯小篆,也工于隶书。他与其弟徐锴是当时最杰出的篆书书法家,被称为"二徐",他们考订了《说文解字》。此外,北宋淳化五年(994)重刻秦代《峄山刻石》,即根据徐铉的摹本。徐铉所书的篆书,映日视之,笔画中心有缕浓墨,因其笔锋直下不倒侧,故笔锋常在画中,故人也称其如"屋漏痕"、"锥画沙"。黑龙江省博物馆藏有他的《篆书千字文残卷》(宋摹本)。
篆书千字文残卷
宋代书法
北宋统一以后,宋太祖对书法并未给以重视,更没有像唐代那样采取各种措施。因此,一些士大夫也就漠然对待。欧阳修曾这样感慨:"书之盛莫盛于唐,书之废莫废于今。" 尽管如此 ,宋代书法在延续前人的基础上,形成了鲜明的时代特点:一是突破唐人重法的束缚,而以自己为主,以意代法。努力追求能表现自我的意志情趣,形成"尚意"书风。苏轼的"我书意造本无法",黄庭坚的"凡书画当观韵",强调"韵胜",皆是此意。其二是有意将书法同其他文学艺术形式结合起来。宋代书法大家同时又是文学家、画家。苏轼说:"诗不能尽,溢而为书,变而为画。","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不仅认为书画和诗一样,是表现自我的手段,而且强调文学修养对提高书法艺术的作用。
宋代法帖
法帖是指汇刻名家书法墨迹在石、木版上并拓印成可供人们学习的墨本。此前,南唐已有《升元帖》、《澄心堂帖》等法帖。宋代最早的法帖是《淳化阁帖》。此后刻帖的风气渐盛,又有了潘师旦摹刻的《绛帖》、希白和尚摹刻的《潭帖》,由蔡京负责摹刻的《大观帖》等。《宝晋斋法帖》等宋代法帖。
宋太宗即位后,才开始书画作品的收藏,购置古先帝名臣墨迹。命侍书王著整理编刻了一部法帖,赐给大臣。这部法帖,因为是在淳化年间所刻,所以称为《淳化阁帖》。《淳化阁帖》十卷,第一卷为历代帝王法帖,第二、三、四卷为五代名臣法帖,第五卷为古代各家的法帖,第六、七、八、九十卷为王羲之和王献之的书法作品。 "二王"( 王羲之、王献之)的作品占了一半,所以宋初的书法风格受到"二王"的影响。但是,作为临摹而刻制的法帖,毕竟不能与名家书法作品原作相比;而且,王著编刻《淳化阁帖》时,所依据的书法作品也有一些并非原作,而是赝品。
直到宋四家时(仁宗庆历到神宗熙宁、元丰年间),他们力主由唐溯晋,屏除帖学,宋代书法才为之一振。
米芾在《书史》中分析说:"李宗谔主文既久,士子皆学其书。肥扁朴拙。以投其好,取用科第。自此惟趋时贵书矣。"宋室南渡后,如《书林藻鉴》讲:"高宗初学黄字,天下翕然学黄字;后作米字,天下翕然学米字;……其风靡有如此者。"在这种风气笼罩之下,书法家能够按自己对书法艺术的理解去继承、革新的就不多了。所有这些,都限制和影响了宋代书法的发展。
宋代的金石学 宋代金石学已经相当兴盛,,欧阳修的《集古录》、赵明诚的《金石录》、陈思的《宝刻丛录》、洪适的《隶释》、《隶续》 都是宋代有代表性的金石著作。金石学的兴盛反映了宋人对古代铭刻的兴趣,这对书法和篆刻艺术有一定的影响。
元代书法
自从成吉思汗统一了各蒙古部落以来,骁勇善战的蒙古骑兵横扫亚欧大陆,先后灭西夏、金,和南宋,最后统一了整个中国。统一之后,元朝的统治深知:在马上得天下,未必能在马上治天下,所以十分注意文艺教化。重开科举制度,广泛选拔人才;复兴儒学;同时也大兴宗教,各种宗教信仰在这个时代同时并存。这些, 对当时的文学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天下太平了,蒙古族的统治者也开始热爱舞文弄墨。元仁宗图帖睦尔建立了奎章阁--专门的书画鉴藏机构,请侍臣为他鉴定书画,象我们后面所要提到的书画家,如柯九思、虞集等人就曾任奎章阁学士;另一方面,汉族知识分子在少数民族的统治下,多少感到压抑不适,更加倾心民族文化。这样,书法艺术非但没有凋落,而是继续滚滚向前发展。
一. 温雅平正、复古求新的元初书法
书法发展到南宋,因为延续北宋以来“尚意”书风的余响——热衷于表现书法家自己的胸中意气而忽视技法——而南宋书法家一方面没有北宋书法家那样的才情,又没有深厚的技法功底,因此南宋书法渐渐地走上末路 。这时候,元代书坛巨匠赵孟頫高举起“复古”的旗帜,主张学书法应该避开唐宋,要向更远的晋朝书法大师学习,并身体力行地施行。最终,赵孟頫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成为一代大师。
赵孟頫(1254——1322年),字子昂,号松雪道人,宋太祖十世孙。这是个复杂的人物。他是宋朝皇室的后代,却做着异族朝廷的官,虽然地位很高,实际并不受重视,心里很苦闷,只是一味地吟诗作画。他是中国文艺史上少有的全才,大概只有宋朝的苏东坡、清朝的董其昌可以和他相提并论。除书法外,他还擅长绘画,精通文学,通晓音律,熟谙道释。是他,最先将“诗、书、画”三绝合为一体。不仅如此,他的家族中也出了不少艺术名人:他的妻子管道升、他的儿子赵雍都精通书画,他的外甥王蒙是著名的“元四家”之一。
赵孟頫的书法,成就最高的是楷书和行书。传世的楷书名作有《胆巴碑》、《湖州妙严寺记》、《仇锷碑》等;小楷有《汲黯传》等;行书作品不少,如《洛神赋卷》、《赤壁二赋帖》、《定武兰亭十三跋》等。他作品最主要的特点,无论楷书还是行书,都很工整,四平八稳。温和、典雅是他书法的主要特色。虽然他对晋人书法下过很深的工夫,但晋人书法中精妙的用笔,在他的作品中几乎没有体现;或者说,他将晋人笔法的精微之处大大加以简化了。尽管如此,他的作品总是洋溢着一种高贵、典雅的气息。这完全是他深厚的学问、修养所致。
他的书法成就和观念,深深地影响了后来人。不仅同时代的一些名家如邓文原、鲜于枢纷纷以他为榜样,明代的祝允明、文徵明,清代的刘墉、乾隆帝也从中汲取了不少营养。整个元朝书法,几乎都笼罩在赵孟頫的庇荫之中。可以说,他是个上承晋唐,下启明清的一个重要的桥梁式人物。他是继王羲之、颜真卿之后再中国书法史上第三个影响深远的大师。
老子道德经卷
归去来辞卷
元初另一位书法名家是鲜于枢(1257——1302),一种说法是(1256——1301)。字伯机,号困学民、直案老人、直奇老人、虎林隐吏等。河北渔阳人(今天津蓟县),居住在杭州。与赵孟頫有“南赵北鲜“之称。他的书法成就,主要在于行草。草书学怀素并能自出新意。他的执笔方法很有特点,使用独特的回腕法;喜欢用狼毫,写字强调骨力。的确,他的行草书骨力劲健,真力饱满。行笔潇洒自然。赵孟頫对他很推崇,说:“我当年同伯机兄一块学草书,伯机超过我太多了,极力追赶也赶不上。现在伯机死了,大家都说我书法写的好,不过是在没有佛的地方称尊罢了。”如果说赵孟頫的字骨少肉多的话,那麽,他的字骨多肉少。虽然他学的是唐朝人怀素,但他的字里,更多的是元朝人的东西:无论是笔法的丰富性,还是节奏的复杂性,都比怀素有所简化。这一点大概是元朝书法共有的特征吧。
他的代表作,有《王安石杂诗卷》、《进学解卷》、《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卷》、《苏轼海棠诗卷》等。与赵孟頫、鲜于枢并称为“元初三大家”的是邓文原
王安石杂诗卷
苏轼海棠诗卷
邓文原(1258——1328),字善之、匪石,绵州(今四川绵阳)人。《元史》上说他是一个廉洁的官吏。书法风格,尤其是行书,很象赵孟頫。章草很有个人特色,与古人皇象、索靖的质朴相比,他更流利矫健。代表作有《临急就章卷》等。
临急就章卷
柯九思、虞集、揭傒斯都曾在奎章阁任职,从事鉴定书画的工作,不仅对书画有极高的鉴赏力,书法也都称雄一时。柯九思书法学欧阳询,结构紧密、姿态峭拔,有时还有写经体、汉简体的笔触,显得很有古意。代表作有《独孤僧本兰亭帖跋》等。
二. 元中后期书法的变奏
元代中期以后,江南爆发了农民军起义,还有关于帝位的宫廷斗争,社会开始不太平了。这些,对艺术家的创作心态、书法面目都有极大的影响。象杨维桢的粗头乱服,倪瓒的尖峭冷逸,都可以看作是对当时时局的曲折反映。
杨维桢(1296——1370),字廉夫,号铁崖、铁笛道人。会稽人(今浙江绍兴)。他生活在元末大乱之际,浪迹在山水之间,行为放荡,与陆居仁、钱惟善被称为“元末三高士”。他的书法取法很高,来源于汉晋,对索靖的章草很有领悟,而且能将章草、隶书、行书的笔意熔于一炉,并加以发挥。他的字,粗看东倒西歪、杂乱无章,实际骨力雄健、汪洋恣肆。如果说把赵孟頫比作优美的代表,那他则是壮美的典范。书法的抒情性在他这里得到充分的张扬。这从他的作品《游仙唱和诗册》,《真镜庵募缘疏卷》可以看出。
真镜菴募缘疏卷
大画家吴镇、倪瓒也可以说是这个系统的代表。
吴镇(1280——1354),字仲奎,号梅花道人,浙江嘉兴人。他的草书很有成就,用墨湿润秀逸,笔调轻盈潇洒,独树一帜。
心经卷
倪瓒的楷书下笔尖峭,速度悠缓,有一种漫不经心的闲散情调,冷冷的、幽幽的,好象不食人间烟火——典型的隐士形象。他们的作品大多题在画上,更是相得益彰。元亡后入明朝做官的危素书法也不错。
值得一提的是一些少数民族书法家,如元初的耶律楚材,中后期的康里巎两人。
耶律楚材(1190——1244),字晋卿,是辽代的宗室,是著名的政治家、书法家,也是元初推行汉文化的中坚人物。如果说赵孟頫等人是受晋唐书法影响,那麽,他的字主要受惠于离他不远的宋人:点画比较粗率、缺少文人气,倒也表现了蒙古人纵横草原的豪情。
康里巎(1295——1345),字子山,号正斋,色目康里部人,幼年时在皇家图书馆受过充分的汉文化教育,后来做过文宗和顺帝的老师。他是个廉洁、正直的大臣,字也写得爽利干脆,用笔速度较快,往往在最后一笔用力一挑、或一顿,这样难免显得有些刻露——他的成就主要在行草,代表作有《谪龙说卷》、《李白试卷》、《述笔法卷》等。
述笔法卷
纵观元代的书法,大致有如下特点:
主张复古。以赵孟頫为首的书法家,认为书法应该学宋以前的东西,宋代书法已经走上了穷途末路,不值得效法。因此,元代书法一直笼罩在晋唐古法之下,没有重大进展。倒是元末的书法家能够放开胸襟,写自己之想写,发自己之想发,为明代草书大家的出现开辟了新声。
汉民族与少数民族文化的交流,也是此时书法的特征之一。 元朝统治者以武力征服了汉人,而在文化上被同化、被反征服,之后相互交融。少数民族书法家有辽代的耶律楚材,蒙古的文宗、顺帝,还有色目人康里巎。元朝政府还设置了奎章阁等文化机构,这些,对书法的发展无一有着很大的作用。
书体的全面复兴与“诗、书、画”的结合。元代书法家在重视复古的同时,还重视各种书体的修养。赵孟頫就是个典型代表——只要看看他的《六体千字文》就知道了。象章草,自从魏晋以后就很少人写了,而元代却出了一大批章草高手。至于篆书和隶书,水平倒不是很高——即使是赵孟頫。但他们毕竟做出了努力,意义也正在于此。
诗、书、画的结合也是由赵孟頫开始的。这在艺术品的形制上是个突破。表现力更加丰富,更具有观赏性。不仅如此,元代一些书法家还热衷于篆刻,文人自己动手刻印,既篆且刻,也是从这个时代的王冕开始的———这翻开了篆刻史新的一页。此后,印章成了中国书画作品中不可或缺的内容,诗、书、画、印成了后代书画艺术家必备的修养。
元代书法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在继承上,它避开了宋朝的流弊,远接晋唐 ,取法很高,对古典传统做了深入的学习,并创造出鲜明的时代风格。对后来的明清书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展开全文
APP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