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的百年回响(二):走进都市中的民间音乐

作者:庄永平
(一)戏曲、曲艺音乐的渐趋成熟

上海近代历史上流传过很多声腔剧种与曲种,尤其是明昆曲形成于上海近邻昆山,波及甚深。晚清上海曲家巨擘俞粟庐(上海人),主持吴局,自组粟社,使上海一度成为昆曲演出中心。最为重要的是,现存的《遏云阁曲谱》、《集成曲谱》等重要的昆曲传统乐谱,都是在上海出版的,这是明清三百年来昆曲音乐艺术的结晶。京剧自本世纪前已在上海形成了被称为“海派”的上海京剧音乐特色,这就是在接受京皮黄的同时,保留了诸多的老徽调、梆子唱腔及京剧早期的唱法,还兼容了不少吴语地区的民歌小调。二十年代以来,大量连台本戏的上演,加强了音乐的一定戏剧性。而周信芳“麒派”艺术的形成,音乐上具有苍劲质朴、富于激情的特点而自成一格。产生于上海本地的沪剧,其音乐在进入都市后,在原山歌调的基础上,吸收了苏滩的一些唱腔音调节奏,同时加快了各唱腔板式化的进程,剧种腔调趋于成熟,由本世纪初的“本滩”进入“申曲”阶段,至1941年定型为沪剧。至三、四十年代,已出现了王筱新、施春轩、筱文滨和石筱英、解洪元、邵滨孙、杨飞飞、丁是娥、王盘声等唱腔流派。除京、昆、沪剧种以外,流入上海的其它剧种和曲种,也都由于上海特定的环境,大多获得了发展与成型的机遇,在各剧种声腔发展史上均占有重要的地位。如近代上海戏曲舞台上较有影响的“苏滩”,它原是一种曲艺清唱形式,自本世纪前在上海组成第一个苏滩班后,二十年代一度成为上海主要舞台艺术之一。越剧从1917年进入上海后,获得了迅速的发展。其主要的三种腔调:四工腔、尺调腔、弦下腔等都是在上海形成的。四十年代后又形成了袁(雪芬)、尹(桂芳)、范(瑞娟)、傅(全香)、徐(玉兰)、戚(雅仙)六大流派唱腔,为五十年代后成为全国性的大剧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其它如粤剧、淮剧、扬剧、绍剧、甬剧等,均因为在上海拥有大量的乡民观众而发展迅速。而现作为全国最有影响的曲艺之一的评弹,也是在上海异地开花结果,发展出繁花似锦的众多流派。另一种在上海本地形成的滑稽戏,其南腔北调的音乐风格也为上海所独创,成为一种特殊的喜剧及其音乐形式之一。

(二)“大同乐会”与民间丝竹社团活动
上海地区的民间器乐,在城镇中活动的,由于近代城市的畸形发展,产生了各种异化现象,在郊县活动的,在进入都市后,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首先,较为突出的是明清以来琵琶乐的发展与古琴乐的复兴。继清代琵琶艺术呈北衰南盛以来,南派的无锡、平湖、浦东、崇明四派中,上海已占其二,其重心移到了江南一带,并以上海地区最为集中。浦东派琵琶,始祖为上海南汇的鞠士林,弟子有鞠茂堂、陈子敬和程春塘,并以陈子敬为最。陈子敬的再传弟子沈浩初1929年编著出版《养正轩琵琶谱》,对浦东派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崇明派近代琵琶名家沈肇州于1916年编辑出版了《瀛州古调》,使崇明派琵琶乐曲及其演奏技巧流传开来。崇明派琵琶另一传派被称为“樊氏三辈”(樊紫云、樊少云、樊伯炎)。而长期在国立音乐院任教的朱英,是近代以来平湖派琵琶的最主要传人。1921年他以中国政府代表团随员身份,赴美国参加太平洋会议并为来宾表演,被认为是近代有记载的赴国外琵琶独奏的第一人。此外,更为重要的是,本世纪以来,上海出现了我国音乐发展史上有记载的最后一个琵琶流派--汪(昱庭)派。汪氏对我国琵琶音乐发展的最大贡献,莫过于在当时培养了一大批琵琶演奏新人。这些后起之秀大多成为后来全国琵琶乃至民乐界的中坚力量。如孙裕德、李廷松、卫仲乐、秦鹏章以及金祖礼、张萍舟、陈天乐、陈永禄、杨大钧、柳尧章、程午嘉、浦梦古等。我国古琴乐的发展虽然连绵流长,但自本世纪以来,已缺乏组织与交流。1934年由张子谦、查阜西、彭祉卿等琴家发起组织的“今虞琴社”,为半个世纪以来我国古琴事业的复苏和流布,奠定了基础,一时使上海成为全国古琴活动的中心。其出版的《今虞琴刊》虽只发行了一期,却具有重要的历史文献价值。

其次,从本世纪初开始,上海民间丝竹乐活动也渐兴旺。以往乡村中那种锣鼓喧天的合奏形式,因不能适应市民欣赏和演出环境的需求,因而不得不摒弃锣鼓响器和唢呐,运用只加少量击节性乐器的“清丝竹”形式。这种活动开始在茶楼定期聚会,以乐会友,切搓技艺,合作演奏,自娱娱人,后来形成了社团性质的丝竹组织。如较早的“文明雅集”(1911)、“钧天乐处”(1915)、,“清平集”(1917)、“国声社”(1918)、“国乐研究社”(1919)等,“国声社”1919年编著的《国声集》,是现能见到的最早一本记录上海民间丝竹乐曲的乐谱。丝竹高手有杨志刚、郑耕莘、周星宝、袁诵尧、许仙、张志翔、金忠信、张丽生、朱少梅、楼恂如、王云甫、任悔初、倪燮跃、蔡之炜等。至二十年代,出现了众多的社团,其特点是有的社团已从演奏一般丝竹乐曲,扩大为整理或改编演奏其它的一些民乐传统乐曲等,主要的社团有:友声旅行团国乐组-上海国乐研究会(1920)、紫韵乐会-中国国乐团(1920)、乐林国乐社(1923)、霄兆乐团(1925)、云和国乐学会(1927)、侯家宅国乐组(1928)、梅友国乐研究社(1932)、沪东国乐社(1945)、“中国管弦乐团(1941)以及一些商界组织的社团,如“华联同乐会国乐组”、“邮务工会国乐组”、“新亚药厂国乐队”、“上海纱布联谊社国乐组”等,另有市郊的丝竹班、打唱班、道教班仍很兴旺。丝竹高手和民乐演奏家有周俊卿、周晋升、曹向春、姚守梅、李廷松、孙裕德、金祖礼、陈璋庚(陈重)、金筱伯、褚光荣、陈永禄、陆春龄、周惠等。

在众多的社团中,最有影响的当是成立于1920年的“大同乐会”。会长郑觐文,卫仲乐曾任乐务主任。“大同乐会”虽然是一个业余音乐团体,但已具有准专业民族音乐团体性质。它在民族乐队编制与乐器的改良;在改编与创作乐曲;在培养民族音乐专门人才等方面,对日后上海乃至全国民族音乐的发展,都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并具有广泛的影响。尤其是柳尧章对《春江花月夜》的改编成功,无疑是我国现代民族音乐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不论是乐曲内容还是其演奏形式,均对我国传统国乐有了很大的突破,成为我国民族合奏音乐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除了众多的江南丝竹社团外,本世纪以来,由于大量广东人集聚于虹口一带,为数众多的广东音乐社团应运而生,至二十年代,其规模与影响均为民间音乐之最。如松柏丝竹会、中华音乐会、精武体育会粤乐组、俭德储蓄会粤乐组,还有红光大戏院、广东大戏院以及大新、先施、永安等百货公司均设有粤乐组。另有岭东丝竹会、韩江丝竹会、光华潮乐丝竹会等潮州音乐社团。最主要的是,广东音乐艺人思想解放、善于吸收、勇于革新,而成为一时乐坛的主力,创作了一批清新明快、爽人耳目的作品。其中广东音乐名家吕文成的贡献最为突出。吕早年在上海的音乐活动,他创制高胡,改进和发展演奏技巧,获得极大成功。乐队由此改为以高胡为主,表现力大为提高,吕对现代广东音乐的发展具有开创性的推动作用,为现代广东音乐奠定了基础。在上海装设无线电台和早期无声电影时期,都大量运用了粤乐和粤曲,而为上海唱片公司录制的一批粤乐和粤曲唱片,更是风靡全国,并在海外具有广泛的影响。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