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书法(三)热血书家
湖南的祁阳是一个不为常人所知的地方,这是由于它的偏僻。
然而在书法家们的眼中,这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值得崇敬。因为这里和一个伟大的名字颜真卿联系在一起,1230多年前镌刻在摩崖石壁上的书法作品《大唐中兴颂》至今还被人顶礼膜拜。
一千二百四十八年前,中国历史上最为强盛的大唐王朝面临土崩瓦解的危险。安禄山率领的叛军接连攻城掠地,直逼长安。天宝十五年(公元756年)六月,洛阳沦陷,潼关失守,随着叛军的步步紧逼,唐玄宗狼狈出逃。行至途中,军队中长期对宠臣杨国忠的不满情绪爆发,将士们甚至采取了极端手段,逼迫唐玄宗不得不把杨国忠的胞妹贵妃杨玉环勒死在马嵬驿。
安史之乱前后历时七年,大唐江山也数度岌岌可危。当叛乱终于被平定,满天的乌云散去,天下重归太平,自然可喜可贺。为了纪念这一历史事件,于是由唐代著名文学家元结撰文,盛请在平定安史之乱中立下丰功伟绩的颜真卿作书,在山崖之下留下了千古名篇《大唐中兴颂》。
颜真卿的书风是一种什么东西呢?他的书风是一种钟鼎坐堂、正大光明,丰厚、雄浑,气势非常大,当然里边也有刚烈。但是颜真卿他其实又有另外一方面,他融会各家,他真草隶篆,他能把前朝的各种东西融会。他所首创的那种叫做中锋行笔,逆笔启动、中锋行笔,那种藏头护尾的风格,都吃墨很深了,所以显得非常的雄浑有力。这个当然跟盛唐之音是有一种直接的关系,可以说是盛唐之音的一种符号象征。
颜真卿传世碑刻中经常自署“琅琊颜真卿”。古代所说的琅琊,就是今天的山东临沂。琅琊颜氏在历史上是名门望族,颜真卿的祖上可以上溯到那个因德行好而被孔夫子赞曰“贤哉,回也”的颜回。颜氏一门以诗礼传家,名臣辈出,中国历史上的著名人物南朝诗人、与谢灵运齐名,被后人称为颜、谢的颜延之、以宣扬儒家传统思想为立身治家之道的《颜氏家训》作者、北齐文学家颜之推、唐代著名学者颜师古等颜姓大儒都出自颜门,和颜真卿血脉相承。颜氏家族在西晋时随宗室南迁到建康,后迁长安。颜真卿公元709年出生在京兆万年,就是今天的陕西西安。
颜真卿,字清臣,透过他的这个名和字,不难看出父辈首先对颜真卿的道德品行方面提出的要求和希冀。开元二十二年(734年),才华横溢的颜真卿考中进士,那一年他二十六岁。
天宝十二年,颜真卿被排挤出京,远赴山东德州任平原郡太守。 后人称颜真卿为“颜平原”,即由此而来。平原郡远离京城长安,这里土地贫瘠,民风剽悍。正如边塞诗人岑参《送颜平原》诗中所说:“此地邻东溟,孤城吊沧州。海风掣金戟,导吏呼呜驺。郊原北连燕,剽劫风未休。”摆在新任太守颜真卿面前更为严峻的是,平原郡属心怀二志的奸佞之臣安禄山所管辖,这就为颜真卿日后面临的风险埋下了伏笔。
颜真卿任平原郡太守后,他“废苛政、黜奸小、除奸诡、进忠良”,平原百姓从此安居乐业,道途不惊。为此,颜真卿的好友、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高适写下了《奉寄平原颜太守》,诗中说道:“皇皇平原守,驷马出关东。银印垂腰下,天书在箧中。自承到官后,高枕扬清风。豪富已低首,逋逃还力农。”表达了对颜真卿造福一方百姓的赞赏之情。
对安禄山的野心,颜真卿有所防范,他悄悄地在平原郡高筑城,深挖沟,收揽丁壮,积储粮草。颜真卿表面上每日以书会友,吟风弄月,尽造假象以化解安禄山对他的防范和疑心。
天宝十四年安禄山起兵谋反,叛军所到之处,“河朔尽陷,守令或开门出迎,或弃城匿窜,无敢拒者”。面对突如其来的事变,唐玄宗李隆基束手无策,狼狈不堪,他说“河北二十四郡,无一忠臣耶?”就在李隆基感叹用兵之际,却无有忠臣良将的时刻,他还不知道,颜真卿在山东不等诏令,早已挺身而出,举义讨贼。由于对安禄山早有防范,颜真卿一声令下,所辖的三千人马很快扩充为上万人的威猛之师。
首都师范大学书法文化研究所教授刘守安:“颜真卿被推为联军盟主,统兵二十万,横绝燕赵,军威大震。天宝十五年, 颜真卿曾指挥平原、清河、博平三郡,这些都是现在河北和山东一带,与叛军激战取得了重大胜利。”
颜真卿在这场关乎唐王朝存亡的动乱中,大忠大勇,功勋卓著。同时他也付出了失去亲人的惨痛代价。叛军大兵压境,攻打常山城的战斗中,颜杲卿弹尽粮绝、寡不敌众,和他的儿子颜季明一齐被俘。
两年之后,当安史之乱的硝烟散尽,顾不得洗去征尘的颜真卿,就开始四处寻找死难亲人的尸骨。
乾元元年九月,颜真卿安葬了亲人。并设薄酒,祭奠为大唐社稷捐躯的颜季明。此时的颜真卿悲从中来,难以自制,写下了那篇流传千古《祭侄季明文稿》,后人称作《祭侄稿》。
《祭侄稿》书写25行,共234个字。祭文情感真切,痛贯心肝,悲壮情怀溢于字里行间。颜真卿面对亲人的亡灵,国难家仇,涌上心头。抚今追昔,感慨万端。
《祭侄稿》开篇从“维乾元元年”开始,可以清楚地看出,颜真卿的心情异常沉重,落笔冷静,书写缓慢,一字一字笔墨饱满,用笔沉重沉着,墨色凝重而近于凝固,似乎在书写过程中还在构思文章所要表达的内容。很快书家的激愤之情渐次高扬,行笔加快,涂改之处、枯墨之笔频现纸上。从 “蒲州”二字开始,墨色渐重,笔姿放纵,此后笔势渐次跌宕,可以看出颜真卿的心情越来越不能平静。在“尔父竭诚,常山作郡”一处竟连续涂改三次,难以定稿,在笔墨翻飞之间,他想到了与自己手足情深的族兄颜杲卿,难以抑制的悲情跃然纸上。当他写到“土门既开,凶威大蹙,贼臣不救,孤城围逼。父陷子死,巢倾卵覆。天不悔祸,谁为荼毒”时,字形兀然放大,行笔加重。“手稿”节奏铿锵,音调悲壮,呜咽之声由弱至强,声声入耳。
当写到“百身何赎,呜呼哀哉”,“抚念催切,震悼心颜”时,我们仿佛看到颜真卿老泪纵横,痛心疾首。当 “呜呼哀哉” 第二次在文中出现时,“手稿”已经是满篇狼藉,肆意涂抹,无列无行,雷霆轰鸣。对逝去亲人铭心的追念和对叛乱奸佞刻骨的仇恨,使得他无法抑制自己胸中的情感,无法控制手中的这支笔。
通观《祭侄稿》,怎能想象颜真卿会把原本一篇普普通通的祭奠文字写得这样奇崛雄健,这样浩气充塞。江河翻涌,山峦崩催,天塌地陷也不过如此。一千多年来,颜真卿的《祭侄稿》不仅被公认为是颜氏行书中的顶峰之作,而且在中国书法史上被称作继东晋王羲之《兰亭序》之后的“天下第二行书”。
颜真卿书法的特殊意义在于他“一变古法”。
王羲之确立的书法传统与风貌,从东晋到晚唐四百年来一直延续。历代书法家们虽然各出机杼,但基本上都是继承有余,创变不足。而颜真卿从王羲之那里继承了书法传统的基本原则,在继承的基础上又完成了中国书法史上的一次革故鼎新的风格转换,创造性地赋予了书法一种崭新的形神风貌,令人耳目一新。颜真卿将魏晋以来的真书和初唐开始的楷书在结体、笔法、形态方面都进一步规范,使楷书成为一种完全成熟的新的书体。
颜真卿的一生活了七十七岁,后人按颜体楷书的发展变化和与之对应的年龄将颜真卿的书法创作划分为小颜、中颜和老颜三个阶段。
《多宝塔感应碑》是颜真卿44岁时所作,可以看出, 颜真卿此时的楷书仍然是从初唐大书法家褚遂良那里继承而来。从这个时候一直到他五十岁的颜氏书体,被后人称为“小颜”, “小颜”是他初步确立自己 “颜体”面目的阶段。在这一阶段,颜体的继承还多于创新。经过书法前贤张旭的指点,颜真卿欣喜地说:“自此得攻书之妙,于兹五年,真草自知可成矣。”意思是说,我已经得到了学书之法,从现在算起,五年之内,我的楷书和草书必成大器。
中国书协技术委员会委员郑歌平:““中颜”是指颜真卿五十岁至六十五岁之间。他63岁所书写的《麻姑仙坛记》这个碑,颜体楷书已经完全成熟。笔画,结体和布白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面目。至此颜真卿已经是一变初唐以来的那种楷书风貌,这种风貌是,前者侧,后者正;前者妍,后者比较粗壮;前者雅,后者宜;前者瘦,后者显肥;前者法度深藏,后者有法可循;前者润色开花,后者元气淋漓。”
“老颜”一般是指颜真卿六十五岁以后的书法创作,在这一阶段,颜真卿书写了大量的书法作品,颜体从成熟中加以神奇变化,一日有一日之进境,一碑有一碑之异彩。唐大历十四年,公元779年所立的 “颜君神道碑”,因为是颜真卿为他的曾祖父颜勤礼所立,所以后人称其“颜勤礼碑”。宋代欧阳修在《六一集古录》中曾经对此碑专门收录记载。可是这块石碑在北宋元祐年间忽然神秘失踪了,一直到公元1922年,陕西省在修缮省长公署的时候,竟意外地在公署的后院深土地下发掘了此碑。出土的时候,这块代表了颜真卿书法最高艺术成就的碑刻,除了石碑中部断裂,其他部分都铓锻如新,显得神采奕奕。“颜勤礼碑”是传世颜书石刻中保存最为完好的。
宋代大诗人陆游在他的诗中写到“学书当学颜”。这句话也许仅仅是陆游在学习书法时的一点个人体会,却成为后世流传最广的一句学书箴言。
广德二年,公元764年,颜真卿被唐代宗李豫封为鲁郡开国公,后人称他“颜鲁公”即由此而来。
建中二年(公元781年)李希烈谋反,叛军攻陷了汝州。宰相卢杞乘机铲除异己,加害颜真卿。他向德宗李适(kuo)建议,说李希烈“年少骁将,恃功骄慢,将佐莫敢谏止;诚得儒雅重臣,奉宣圣泽,为陈逆顺祸福,不可劳军旅而服。颜真卿三朝旧臣,忠直刚决,名重海内,人所信服,真其人也。”糊涂的德宗皇帝准奏,着令颜真卿去传圣谕,招降纳叛。
颜真卿受命后“不宿于家,亲党不遑告别”,立即动身,前往许昌。消息传开,举朝震动。有大臣急忙上疏德宗,说派颜真卿去宣谕万万不可,结果只能是“失一元老,为国家羞,请留之”,请求德宗收回成命。
《中国书法全集》主编刘正成:“颜真卿比别人更明白卢杞的险恶用心,他平静地写好给儿子和家人的遗书,要他们“奉家庙,抚遗孤”,这可以看出颜真卿是抱着赴死的决心去执行这个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西北大学教授李志慧:“果然呢他一到许州,就被李希烈扣留了。李希烈先是向他利诱,让他给唐德宗上书,制造一个李希烈愿意“罢兵马”的假象。又请他做自己的宰相,被颜真卿毅然而然地拒绝了。李希烈恼羞成怒,于是呢又对颜真卿进行威胁,扬言要把颜真卿活埋,或者烧死。而且他问颜真卿,你知道颜杲卿是怎么死的么,颜真卿微微一笑,你知不知道颜杲卿是我的族兄。颜氏一门没有投降之人。于是颜真卿给朝廷写了遗表、给自己写了墓志铭,给自己写了祭文。在这祭文之中,他严正地写道“天之昭明,岂可诬乎!有唐之德,则不朽耳!”。在贞元元年,也就是公元785年的八月在蔡州就是现在河南的汝南龙兴寺中颜真卿被缢死。”
闻听颜真卿遇害,三军将士纷纷痛哭失声。半年后,叛将李希烈被自己手下人所杀,叛乱平定。颜真卿的灵柩才得以护送回京,厚葬于京兆万年颜氏祖茔。德宗皇帝痛诏废朝五日,举国悼念。德宗亲颁诏文,追念颜真卿的一生是“才优匡国,忠至灭身,器质天资,公忠杰出,出入四朝,坚贞一志,拘胁累岁,死而不挠,稽其盛节,实谓犹生”。
历代评价颜真卿,首先对他道德君子、忠臣烈士的一生不惜笔墨,给予极高的赞誉。颜真卿一生在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天子为臣,最终为唐王朝而舍生取义、杀身成仁。
南京颜鲁公祠,九十岁高龄的当代女书法家萧娴题写了“丹心臣子,热血书家”八个大字,概括了颜真卿的一生。
千百年来,在中国书法艺术的道路上走来多少文人雅士、笔墨书家,而颜真卿的书法艺术实践在中国书法史上是有其特殊地位的,他虽然没有戴上“书圣”的桂冠,但在历朝历代书法家们的心中,他足以和书圣王羲之比肩。王羲之以“中和之美”筑起中国书法的第一座丰碑,颜真卿则是以他的“气格之美”树立起中国书法的又一座高峰。颜真卿完成了中国书法史上的一次伟大的变革,颜体书法创造性地赋予了中国书法前所未有的精神风貌,颜体书法的端庄威重、崇高神圣令人不得不肃然起敬。颜真卿曾经说过:“行百里者半九十里,言晚节末路之难也。”“盖太上有之德,其次有之功,是之谓不朽。”颜真卿把儒家宣扬的道义风范和理想人格通过他的人生实践和笔墨艺术得以形象外化。从颜真卿的书法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颜真卿那温良谦恭、磊落巍峨、刚正不阿、忧国忧民的品质和修养。以至于后世宋代大文学家欧阳修感慨地说:“颜公书人忠臣烈士,道德君子,其端严尊重,人初见而畏之,然愈久而愈可爱”。
然而在书法家们的眼中,这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值得崇敬。因为这里和一个伟大的名字颜真卿联系在一起,1230多年前镌刻在摩崖石壁上的书法作品《大唐中兴颂》至今还被人顶礼膜拜。
一千二百四十八年前,中国历史上最为强盛的大唐王朝面临土崩瓦解的危险。安禄山率领的叛军接连攻城掠地,直逼长安。天宝十五年(公元756年)六月,洛阳沦陷,潼关失守,随着叛军的步步紧逼,唐玄宗狼狈出逃。行至途中,军队中长期对宠臣杨国忠的不满情绪爆发,将士们甚至采取了极端手段,逼迫唐玄宗不得不把杨国忠的胞妹贵妃杨玉环勒死在马嵬驿。
安史之乱前后历时七年,大唐江山也数度岌岌可危。当叛乱终于被平定,满天的乌云散去,天下重归太平,自然可喜可贺。为了纪念这一历史事件,于是由唐代著名文学家元结撰文,盛请在平定安史之乱中立下丰功伟绩的颜真卿作书,在山崖之下留下了千古名篇《大唐中兴颂》。
颜真卿的书风是一种什么东西呢?他的书风是一种钟鼎坐堂、正大光明,丰厚、雄浑,气势非常大,当然里边也有刚烈。但是颜真卿他其实又有另外一方面,他融会各家,他真草隶篆,他能把前朝的各种东西融会。他所首创的那种叫做中锋行笔,逆笔启动、中锋行笔,那种藏头护尾的风格,都吃墨很深了,所以显得非常的雄浑有力。这个当然跟盛唐之音是有一种直接的关系,可以说是盛唐之音的一种符号象征。
颜真卿传世碑刻中经常自署“琅琊颜真卿”。古代所说的琅琊,就是今天的山东临沂。琅琊颜氏在历史上是名门望族,颜真卿的祖上可以上溯到那个因德行好而被孔夫子赞曰“贤哉,回也”的颜回。颜氏一门以诗礼传家,名臣辈出,中国历史上的著名人物南朝诗人、与谢灵运齐名,被后人称为颜、谢的颜延之、以宣扬儒家传统思想为立身治家之道的《颜氏家训》作者、北齐文学家颜之推、唐代著名学者颜师古等颜姓大儒都出自颜门,和颜真卿血脉相承。颜氏家族在西晋时随宗室南迁到建康,后迁长安。颜真卿公元709年出生在京兆万年,就是今天的陕西西安。
颜真卿,字清臣,透过他的这个名和字,不难看出父辈首先对颜真卿的道德品行方面提出的要求和希冀。开元二十二年(734年),才华横溢的颜真卿考中进士,那一年他二十六岁。
天宝十二年,颜真卿被排挤出京,远赴山东德州任平原郡太守。 后人称颜真卿为“颜平原”,即由此而来。平原郡远离京城长安,这里土地贫瘠,民风剽悍。正如边塞诗人岑参《送颜平原》诗中所说:“此地邻东溟,孤城吊沧州。海风掣金戟,导吏呼呜驺。郊原北连燕,剽劫风未休。”摆在新任太守颜真卿面前更为严峻的是,平原郡属心怀二志的奸佞之臣安禄山所管辖,这就为颜真卿日后面临的风险埋下了伏笔。
颜真卿任平原郡太守后,他“废苛政、黜奸小、除奸诡、进忠良”,平原百姓从此安居乐业,道途不惊。为此,颜真卿的好友、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高适写下了《奉寄平原颜太守》,诗中说道:“皇皇平原守,驷马出关东。银印垂腰下,天书在箧中。自承到官后,高枕扬清风。豪富已低首,逋逃还力农。”表达了对颜真卿造福一方百姓的赞赏之情。
对安禄山的野心,颜真卿有所防范,他悄悄地在平原郡高筑城,深挖沟,收揽丁壮,积储粮草。颜真卿表面上每日以书会友,吟风弄月,尽造假象以化解安禄山对他的防范和疑心。
天宝十四年安禄山起兵谋反,叛军所到之处,“河朔尽陷,守令或开门出迎,或弃城匿窜,无敢拒者”。面对突如其来的事变,唐玄宗李隆基束手无策,狼狈不堪,他说“河北二十四郡,无一忠臣耶?”就在李隆基感叹用兵之际,却无有忠臣良将的时刻,他还不知道,颜真卿在山东不等诏令,早已挺身而出,举义讨贼。由于对安禄山早有防范,颜真卿一声令下,所辖的三千人马很快扩充为上万人的威猛之师。
首都师范大学书法文化研究所教授刘守安:“颜真卿被推为联军盟主,统兵二十万,横绝燕赵,军威大震。天宝十五年, 颜真卿曾指挥平原、清河、博平三郡,这些都是现在河北和山东一带,与叛军激战取得了重大胜利。”
颜真卿在这场关乎唐王朝存亡的动乱中,大忠大勇,功勋卓著。同时他也付出了失去亲人的惨痛代价。叛军大兵压境,攻打常山城的战斗中,颜杲卿弹尽粮绝、寡不敌众,和他的儿子颜季明一齐被俘。
两年之后,当安史之乱的硝烟散尽,顾不得洗去征尘的颜真卿,就开始四处寻找死难亲人的尸骨。
乾元元年九月,颜真卿安葬了亲人。并设薄酒,祭奠为大唐社稷捐躯的颜季明。此时的颜真卿悲从中来,难以自制,写下了那篇流传千古《祭侄季明文稿》,后人称作《祭侄稿》。
《祭侄稿》书写25行,共234个字。祭文情感真切,痛贯心肝,悲壮情怀溢于字里行间。颜真卿面对亲人的亡灵,国难家仇,涌上心头。抚今追昔,感慨万端。
《祭侄稿》开篇从“维乾元元年”开始,可以清楚地看出,颜真卿的心情异常沉重,落笔冷静,书写缓慢,一字一字笔墨饱满,用笔沉重沉着,墨色凝重而近于凝固,似乎在书写过程中还在构思文章所要表达的内容。很快书家的激愤之情渐次高扬,行笔加快,涂改之处、枯墨之笔频现纸上。从 “蒲州”二字开始,墨色渐重,笔姿放纵,此后笔势渐次跌宕,可以看出颜真卿的心情越来越不能平静。在“尔父竭诚,常山作郡”一处竟连续涂改三次,难以定稿,在笔墨翻飞之间,他想到了与自己手足情深的族兄颜杲卿,难以抑制的悲情跃然纸上。当他写到“土门既开,凶威大蹙,贼臣不救,孤城围逼。父陷子死,巢倾卵覆。天不悔祸,谁为荼毒”时,字形兀然放大,行笔加重。“手稿”节奏铿锵,音调悲壮,呜咽之声由弱至强,声声入耳。
当写到“百身何赎,呜呼哀哉”,“抚念催切,震悼心颜”时,我们仿佛看到颜真卿老泪纵横,痛心疾首。当 “呜呼哀哉” 第二次在文中出现时,“手稿”已经是满篇狼藉,肆意涂抹,无列无行,雷霆轰鸣。对逝去亲人铭心的追念和对叛乱奸佞刻骨的仇恨,使得他无法抑制自己胸中的情感,无法控制手中的这支笔。
通观《祭侄稿》,怎能想象颜真卿会把原本一篇普普通通的祭奠文字写得这样奇崛雄健,这样浩气充塞。江河翻涌,山峦崩催,天塌地陷也不过如此。一千多年来,颜真卿的《祭侄稿》不仅被公认为是颜氏行书中的顶峰之作,而且在中国书法史上被称作继东晋王羲之《兰亭序》之后的“天下第二行书”。
颜真卿书法的特殊意义在于他“一变古法”。
王羲之确立的书法传统与风貌,从东晋到晚唐四百年来一直延续。历代书法家们虽然各出机杼,但基本上都是继承有余,创变不足。而颜真卿从王羲之那里继承了书法传统的基本原则,在继承的基础上又完成了中国书法史上的一次革故鼎新的风格转换,创造性地赋予了书法一种崭新的形神风貌,令人耳目一新。颜真卿将魏晋以来的真书和初唐开始的楷书在结体、笔法、形态方面都进一步规范,使楷书成为一种完全成熟的新的书体。
颜真卿的一生活了七十七岁,后人按颜体楷书的发展变化和与之对应的年龄将颜真卿的书法创作划分为小颜、中颜和老颜三个阶段。
《多宝塔感应碑》是颜真卿44岁时所作,可以看出, 颜真卿此时的楷书仍然是从初唐大书法家褚遂良那里继承而来。从这个时候一直到他五十岁的颜氏书体,被后人称为“小颜”, “小颜”是他初步确立自己 “颜体”面目的阶段。在这一阶段,颜体的继承还多于创新。经过书法前贤张旭的指点,颜真卿欣喜地说:“自此得攻书之妙,于兹五年,真草自知可成矣。”意思是说,我已经得到了学书之法,从现在算起,五年之内,我的楷书和草书必成大器。
中国书协技术委员会委员郑歌平:““中颜”是指颜真卿五十岁至六十五岁之间。他63岁所书写的《麻姑仙坛记》这个碑,颜体楷书已经完全成熟。笔画,结体和布白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面目。至此颜真卿已经是一变初唐以来的那种楷书风貌,这种风貌是,前者侧,后者正;前者妍,后者比较粗壮;前者雅,后者宜;前者瘦,后者显肥;前者法度深藏,后者有法可循;前者润色开花,后者元气淋漓。”
“老颜”一般是指颜真卿六十五岁以后的书法创作,在这一阶段,颜真卿书写了大量的书法作品,颜体从成熟中加以神奇变化,一日有一日之进境,一碑有一碑之异彩。唐大历十四年,公元779年所立的 “颜君神道碑”,因为是颜真卿为他的曾祖父颜勤礼所立,所以后人称其“颜勤礼碑”。宋代欧阳修在《六一集古录》中曾经对此碑专门收录记载。可是这块石碑在北宋元祐年间忽然神秘失踪了,一直到公元1922年,陕西省在修缮省长公署的时候,竟意外地在公署的后院深土地下发掘了此碑。出土的时候,这块代表了颜真卿书法最高艺术成就的碑刻,除了石碑中部断裂,其他部分都铓锻如新,显得神采奕奕。“颜勤礼碑”是传世颜书石刻中保存最为完好的。
宋代大诗人陆游在他的诗中写到“学书当学颜”。这句话也许仅仅是陆游在学习书法时的一点个人体会,却成为后世流传最广的一句学书箴言。
广德二年,公元764年,颜真卿被唐代宗李豫封为鲁郡开国公,后人称他“颜鲁公”即由此而来。
建中二年(公元781年)李希烈谋反,叛军攻陷了汝州。宰相卢杞乘机铲除异己,加害颜真卿。他向德宗李适(kuo)建议,说李希烈“年少骁将,恃功骄慢,将佐莫敢谏止;诚得儒雅重臣,奉宣圣泽,为陈逆顺祸福,不可劳军旅而服。颜真卿三朝旧臣,忠直刚决,名重海内,人所信服,真其人也。”糊涂的德宗皇帝准奏,着令颜真卿去传圣谕,招降纳叛。
颜真卿受命后“不宿于家,亲党不遑告别”,立即动身,前往许昌。消息传开,举朝震动。有大臣急忙上疏德宗,说派颜真卿去宣谕万万不可,结果只能是“失一元老,为国家羞,请留之”,请求德宗收回成命。
《中国书法全集》主编刘正成:“颜真卿比别人更明白卢杞的险恶用心,他平静地写好给儿子和家人的遗书,要他们“奉家庙,抚遗孤”,这可以看出颜真卿是抱着赴死的决心去执行这个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西北大学教授李志慧:“果然呢他一到许州,就被李希烈扣留了。李希烈先是向他利诱,让他给唐德宗上书,制造一个李希烈愿意“罢兵马”的假象。又请他做自己的宰相,被颜真卿毅然而然地拒绝了。李希烈恼羞成怒,于是呢又对颜真卿进行威胁,扬言要把颜真卿活埋,或者烧死。而且他问颜真卿,你知道颜杲卿是怎么死的么,颜真卿微微一笑,你知不知道颜杲卿是我的族兄。颜氏一门没有投降之人。于是颜真卿给朝廷写了遗表、给自己写了墓志铭,给自己写了祭文。在这祭文之中,他严正地写道“天之昭明,岂可诬乎!有唐之德,则不朽耳!”。在贞元元年,也就是公元785年的八月在蔡州就是现在河南的汝南龙兴寺中颜真卿被缢死。”
闻听颜真卿遇害,三军将士纷纷痛哭失声。半年后,叛将李希烈被自己手下人所杀,叛乱平定。颜真卿的灵柩才得以护送回京,厚葬于京兆万年颜氏祖茔。德宗皇帝痛诏废朝五日,举国悼念。德宗亲颁诏文,追念颜真卿的一生是“才优匡国,忠至灭身,器质天资,公忠杰出,出入四朝,坚贞一志,拘胁累岁,死而不挠,稽其盛节,实谓犹生”。
历代评价颜真卿,首先对他道德君子、忠臣烈士的一生不惜笔墨,给予极高的赞誉。颜真卿一生在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天子为臣,最终为唐王朝而舍生取义、杀身成仁。
南京颜鲁公祠,九十岁高龄的当代女书法家萧娴题写了“丹心臣子,热血书家”八个大字,概括了颜真卿的一生。
千百年来,在中国书法艺术的道路上走来多少文人雅士、笔墨书家,而颜真卿的书法艺术实践在中国书法史上是有其特殊地位的,他虽然没有戴上“书圣”的桂冠,但在历朝历代书法家们的心中,他足以和书圣王羲之比肩。王羲之以“中和之美”筑起中国书法的第一座丰碑,颜真卿则是以他的“气格之美”树立起中国书法的又一座高峰。颜真卿完成了中国书法史上的一次伟大的变革,颜体书法创造性地赋予了中国书法前所未有的精神风貌,颜体书法的端庄威重、崇高神圣令人不得不肃然起敬。颜真卿曾经说过:“行百里者半九十里,言晚节末路之难也。”“盖太上有之德,其次有之功,是之谓不朽。”颜真卿把儒家宣扬的道义风范和理想人格通过他的人生实践和笔墨艺术得以形象外化。从颜真卿的书法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颜真卿那温良谦恭、磊落巍峨、刚正不阿、忧国忧民的品质和修养。以至于后世宋代大文学家欧阳修感慨地说:“颜公书人忠臣烈士,道德君子,其端严尊重,人初见而畏之,然愈久而愈可爱”。
展开全文
APP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