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的丰富,内涵的退化——当代书法创作思考
作者:叶鹏飞
从当代书法创作来看,最显著的收获是发展、丰富了书法传统的艺术形式,将展览效果和观赏效果放到了书法创作的重要位置。
用笔与结体,是书法艺术形式的最基本要素,是互相依存、共同发展的。当代书家,在最大限度内发挥用笔与结体的构成关系,打破了古人“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的观念。认为用笔需要线条意识,结体需要造型意识,不将结体视为用笔自发的结果,而是加强对结体进行艺术的、理性的
近年来,目不暇接的书法展览,呈现出书法艺术的兴盛和书坛的繁荣,时代为书法艺术的发展开辟了可观的场景。作为书法家,面对的是艺术展览效应的影响、媒介放大行为的刺激,在为艺术而艺术、为自我设计及自我表现而艺术着。形形色色的叱石成金,对全国展览的狂热,汇成了此起彼伏的竞争浪潮,拍打着书坛的几乎每一个角落,以参展、获奖作为了书法创作的不懈追求。应该说,中国书协主办的全国展和各类单项展,正标志着当代书法创作的高度。
从当代书法创作来看,最显著的收获是发展、丰富了书法传统的艺术形式,将展览效果和观赏效果放到了书法创作的重要位置。
用笔与结体,是书法艺术形式的最基本要素,是互相依存、共同发展的。当代书家,在最大限度内发挥用笔与结体的构成关系,打破了古人“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的观念。认为用笔需要线条意识,结体需要造型意识,不将结体视为用笔自发的结果,而是加强对结体进行艺术的、理性的
点击展开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