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后世的流传情况
据史籍记载,王羲之《兰亭》传至七代孙智永,智永传之弟子辩才,唐太宗派御吏萧翼从辩才处赚取之,命供奉榻书人赵模、韩道政、冯承素、诸葛贞及欧阳询、褚遂良、虞世南等临摹,以赐皇太子诸王近臣,太宗死,真迹《兰亭》殉葬昭陵。《兰亭》自唐以后,分为两派,其一出于褚河南,是为唐人摹本,其一出于欧阳询,是为定武石刻本。
唐人摹本,常见的有下列四种:(一)“神龙本”,又称冯承素摹本。此帖幅前。幅后均钤有“神龙”二字的左半印。神龙系唐中宗李显的年号(705-707),元代郭天锡在卷后题跋中称是冯承素所摹,但清翁方纲则认为是褚派临本。此本书法沉厚静穆,丰神妍丽,气韵动人,为《兰亭》中最秀丽者。乾隆把它列为“兰亭八柱第三”,曾刻入《玉烟堂法帖》、《三希堂法帖》。(二)褚遂良临本。帖前标题为“楮摹王羲之兰亭帖”,帖后有米芾题七言古诗一首,明代陈敬宗题跋认为是褚遂良所临,而清安岐,翁方纲认为此帖是拼揍而成,《兰亭序》及米芾诗为一事,苏耆至刘泾五跋为一事,龚开至元程嗣翁七跋又为一事。但仔细观察此帖的用笔和结体,有很多地方似米芾的笔法,因此有可能为米芾摹本。乾隆把它列为“兰亭八柱第二”。(三)虞世南临本。帖尾有“臣张金界奴上进”七小字,故又称“张金界奴本”。明董其昌认为似永兴所临,清初梁清标确认为“唐虞永兴临帖”,但清王澍.翁方纲则认为是褚遂良所临.书法沈雄纵透,端凝闲雅。乾隆列它为“兰亭八柱第一”,曾刻入《馀清斋法帖》,《戏鸿堂法帖》,《玉烟堂法帖》,《秋碧堂法帖》。(四)黄绢本兰亭。又称“领字从山本”,也谓褚遂良所临。帖后有米芾、莫士龙、王世贞、文嘉、翁方纲等名人题跋。此本笔法精纯,气象万千,姿态流美,点画之间时有异趣。后人认为米芾题跋从他本移来,明清诸跋则为真迹.
请登录会员阅读全文。转载时请注明:来自 /
唐人摹本,常见的有下列四种:(一)“神龙本”,又称冯承素摹本。此帖幅前。幅后均钤有“神龙”二字的左半印。神龙系唐中宗李显的年号(705-707),元代郭天锡在卷后题跋中称是冯承素所摹,但清翁方纲则认为是褚派临本。此本书法沉厚静穆,丰神妍丽,气韵动人,为《兰亭》中最秀丽者。乾隆把它列为“兰亭八柱第三”,曾刻入《玉烟堂法帖》、《三希堂法帖》。(二)褚遂良临本。帖前标题为“楮摹王羲之兰亭帖”,帖后有米芾题七言古诗一首,明代陈敬宗题跋认为是褚遂良所临,而清安岐,翁方纲认为此帖是拼揍而成,《兰亭序》及米芾诗为一事,苏耆至刘泾五跋为一事,龚开至元程嗣翁七跋又为一事。但仔细观察此帖的用笔和结体,有很多地方似米芾的笔法,因此有可能为米芾摹本。乾隆把它列为“兰亭八柱第二”。(三)虞世南临本。帖尾有“臣张金界奴上进”七小字,故又称“张金界奴本”。明董其昌认为似永兴所临,清初梁清标确认为“唐虞永兴临帖”,但清王澍.翁方纲则认为是褚遂良所临.书法沈雄纵透,端凝闲雅。乾隆列它为“兰亭八柱第一”,曾刻入《馀清斋法帖》,《戏鸿堂法帖》,《玉烟堂法帖》,《秋碧堂法帖》。(四)黄绢本兰亭。又称“领字从山本”,也谓褚遂良所临。帖后有米芾、莫士龙、王世贞、文嘉、翁方纲等名人题跋。此本笔法精纯,气象万千,姿态流美,点画之间时有异趣。后人认为米芾题跋从他本移来,明清诸跋则为真迹.
请登录会员阅读全文。转载时请注明:来自 /
展开全文
APP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