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花白蕾,逐艳芳华--对当今评剧旦角主要流派直观印象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吹响着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号角,这对华夏戏剧振兴恰逢其时。评剧作为我国第二大剧种,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各流派精彩纷呈鼎盛一时。

那年月,打开“话匣子”随时能听到名角精彩唱段。解放初期,“刘巧儿”、“花为媒”、“杨三姐告状”、“秦香莲”等剧目在百姓中家喻户晓耳熟能吟。旦角呈六大流派竞秀佳景,涌现出新凤霞、筱白玉霜等非常著名演员,新凤霞盛誉空前。当时,笔者经常逛戏园欣赏落子,渐成为评戏迷。

从六十年代中期,由于众所周知因素,评剧陷入波折漫长低谷时期;

半个世纪来,挚爱评剧艺术的专业工作者与广大戏迷,面对无论政治动荡及铜臭冲击,始终坚韧顽强挺立,执著弘扬继承灿烂遗产,薪火接力相传、新秀不断涌现,近年终于看到可喜复苏苗头。使五十载老戏迷又饶有兴致关注起流派发展来。目前旦角活跃的三大流派为:新派、花派、白派。

下面笔者以戏迷角度,摒弃人脉、获誉、综合因素,仅以嗓音唱功析说谁是当今佼佼者。

白派:妙婉神韵魅醇丽冠

白派艺术始终是评剧影响最大的流派;低回婉转、大气端庄风格独树一帜、影响深远。经八十载沧桑,白玉霜创立,经筱白玉霜、刘萍,到而今深受戏迷喜爱的王冠丽历经了四代。

白派嗓音条件甚为苛刻,唱腔中“水音”独特,中低音宽厚鸣垂沁人心扉,需具良好曲韵功底。
白派在老戏骨中倍受追崇,讲究咂么回肠荡气“滋味”。选材面较窄,出类拔萃演员更是凤毛麟角。

王冠丽出生1962年,10岁学戏,极佳嗓音条件,1991年被刘萍发觉并拜师。此后备受多方关注,1996年拜金喉鼓王骆玉笙为师学京韵。进中国评剧院为筱白玉霜音配像,先后在中国评剧院白派剧团、天津评剧白派剧团任团长。在当前创新体制下,她以身作则团结员工克服种种困难,不断发扬光大推陈出新,坚持全年不间断轮番演出。做到好戏、新戏连台几乎场场爆满,很好推进着白派艺术走向灿烂辉煌。

王冠丽表演婉丽细腻、深沉凝聚、浑厚绵醇,将筱白玉霜风格表现的淋漓尽致。尤为可贵是,王冠丽从无大牌架子,从融入陶然亭戏迷中,到国家大剧院盛况汇演,她上登雅堂下接地气,与广大戏迷真诚相融契合一片深受热捧,做人朴实低调平易近人非常令人感佩。    王冠丽在陶然亭戏迷中视频

另一名具有发展潜质演员是:张火丁早年在津戏校同窗,静海评剧团小刘萍,音稍苍重。

花派:扬刚脆美靓娟傲展

花派艺术高亢清脆细腻、跳荡华丽,以刚见长柔贯其中。是评剧中难得花腔女高音。

花淑兰自幼学戏,上世纪四十年代初露锋芒,演唱风格刚劲高扬、玲珑华丽。由于音域共鸣俱佳,逐渐形成独特演唱风格,深受广大观众、尤其东北戏迷喜爱,自然形成声情并茂的花派。

花派弟子众多、演出活跃,仅亲传弟子就41位。大弟子沈阳评剧院冯玉萍声誉较高,曾获“二度梅”。

但最具实力还是花淑兰第26位爱徒天津的曾昭娟。曾昭娟出生1966年,15岁学戏攻花派,特点音域宽广、清丽脆亮,逐渐成地方剧团主角。1987年,曾昭娟幸运拜花淑兰为师得到真传,此后如鱼得水,技艺日臻成熟,形成高亢激昂、声韵传情独特风格,倍受戏迷喜爱。“谢瑶环”“凤阳情”“寄印传奇”为代表作。

曾昭娟先后荣获“二度梅”、文华奖、白玉兰奖、飞天奖等。“谢瑶环·大堂”中“忽听得堂上一声喊......”扬刚收腔,“黛诺”中的高腔自如运用,其难度行内罕为观之。

曾昭娟勤奋刻苦,为事业发展有股奋勇拼搏百折不饶韧劲,其优秀可贵素质是评剧振兴之希望所在。

新派:新花怒放淡镶玉兰

新凤霞是经历新旧两个社会世事沧桑,红极半个世纪戏曲艺术大师。在文化、戏剧界盛誉空前。她那充满传奇经历,与吴祖光大师坚贞爱情故事世代流芳。新派特点为:嗓音清纯甜美、行腔俏丽,婉转传神、圆润醇醉,在各流派中标新立异,成为评剧革新发展的突出代表。

新派评剧一直倍受青睐,其代表作:“花为媒”“刘巧儿”“乾坤带”成经典广泛流传。

新派弟子传人最多。八十年代谷文月、此后刘秀荣,成就不凡屡获殊荣,后者“二度梅”曾出访多国,把评剧艺术传向全世界。近年唐山评剧团“梅花奖”获得者罗慧琴,黑龙江评剧院王向阳头角崭露。

但经同经典唱段反复推敲比较,笔者还是认为当今新派最具实力演员为长春评剧院一级演员贾玉兰。

一部“花为媒”电视连续剧配唱,一段网络仅有“满园春色”视频唱段为广大戏迷撩开新奇面纱;

经查:贾玉兰1963年生人。1981年,在双阳县评剧团仅从事评剧几个月即任主角,为吉林省携“月难圆”进京演出获誉。她天生畅亮甜美嗓音,随即引起行内关注。次年进中国评剧院深造,被新凤霞收为第12位弟子,每天到新凤霞老师家上课,留下极难忘回忆。此后调石家庄评剧团刘秀荣师姐身边,演技突飞猛进,刘秀荣访问台湾时,亲点贾玉兰陪演锦上添花,可见其实力。以后调入长春评剧院工作。贾玉兰长期深藏不露不知因何?既便参加新凤霞纪念演出也“打头炮”低调略过。网络上极少有关她的精彩唱段及信息,是新派繁荣发展之缺憾。

如不经深析,此观点某些戏迷难以苟同;锋芒显露的罗慧琴,当今新派中最出彩排首理所当然,哪会有贾玉兰的份?她大奖根本没获过,近年也没啥风光业绩。但正宗老戏骨们可不留意这些,只会眯起眼直观细细咂么“味道”,旧社会讲究是“听戏”,从每段、每句、每子行腔对比上细挑毛病,只有戏迷认可,众望所归才能磨成艺术大家,新凤霞、筱白玉霜、花淑兰、鲜灵霞、韩少云、筱俊亭皆经过千锤百炼反复洗礼。

规律表明,演员四十至五十岁是艺术冲顶极佳年龄段;何况罗慧琴水平与贾玉兰相差无几,芳龄尚小是极具可塑潜质新星。那么稍欠在哪呢?以“花为媒.对菱花”唱段为例:贾玉兰嗓音清灵悦耳、质朴明快,莺音袅袅、玲珑婉转,把豆蔻少女塑造的惟妙惟肖。而罗慧琴是银铃型圆润醇绵嗓音,酷似刘秀荣风格,实难表现张五可天真浪漫性格。如:从“太阳光射竹林......”至与假俊卿花园分别一场,贾玉兰以酣畅冲辣声调、把刀子嘴小姑娘刻画的淋漓尽致,聆听比瞧着电视剧画面更陶醉于张五可纯真无邪内心世界中,充分显示其唱功魅力。

另外从“乾坤带.满园春色”网络中上百唱段认真咂么细听,只有刘秀荣、罗慧琴、贾玉兰水平过硬。但前两者风格圆润娇柔稍重,本色特质明显。唯贾玉兰一改张五可稚嫩形象,演唱雍容端庄大气磅礴,一句:“犯西凉,干戈动.......”气吞山河直冲九霄,把帝王之女特有之豪迈演绎的酣畅淋。对迥然不同角色揣摩如此贴切,以唱技自如驾驭多种人物性格,灵感、悟性、造诣非同凡响。当然,这与她与生俱来的高音畅嗓兼具纯净甜美细腻音喉有直接关系,上天造就!贾玉兰确是当今评剧新派中不可多得极佳人才,业界应挖掘发挥其特长。

是真金总会灿烂辉煌,凤凰涅槃尽显风流
笔者与诸位演员素不相识无任何关系,只是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之际,为挚爱的评剧繁荣振兴,以戏迷角度倾情抒发而已。在此,想起五十年代深受戏迷爱戴的尚丽华大师,她嗓音清脆洪亮,音质高亢纯净甜美,演唱风格如潺潺流水...... 一曲“金玉奴”,戏迷长久赞叹。口碑极佳的她,从末入门派,但无宗无派亦风流啊!出身梨园世家、老当益壮的她,近年还出现在首届中国评剧节上亦唱亦书乐此不疲,敬祝尚丽华健康长寿!

是否天意不得而知?在网络搜索偶然发现,1981年也是这个时候,”中国戏剧”12期发表作者周桓一篇文章“莫教蓓蕾开昙花”写的就是当时“月难圆”中,扮演杏梅的贾玉兰。文章阐明:青年是世界的未来,也是戏剧事业的希望。希望有关部门摒弃门辈名气之见,精心培育新苗。读后笔者感悟良久:从“月难圆”到“满园春色”阳光明媚,漫漫三十载喽!当时充满稚气小丫,如今已默默锤炼磨砺成新派不可多得最具实力接班人。

感谢电视连续剧“花为媒”剧组,感谢陈胜利导演;是他们慧眼识金,为弘扬评剧艺术,一丝不苟从全国精选最棒的演员担任各角色配唱。实践表明,虽电视连续剧拍的尚显不足,但张五可配唱却大放异彩,该剧第四、五两集在网络上广泛流传经久不衰既充分明证。切望贾玉兰在电视剧“花为媒”唱段成为新派经典长久保存。至此,用不着解释了,行内专家早就看好从不显山露水的贾玉兰,她当之无愧是目前新派最优秀的演员。
电视连续剧“花为媒”让广大戏迷逐渐了解贾玉兰,反复聆听她那别样甜美唱腔,频频点击欣赏那尚不是专业录制的视频,出神瞅着伴奏师竟被优美嗓音感动的浑身使劲感人画面,戏迷最渴望欣赏她更多优美唱段......

满园春色、郁郁葱葱;在向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迈进喜人形势下,评剧大发展大繁荣大有希望,大有盼头!

戏迷殷切希望有关部门架起广阔施展平台,为向王冠丽、曾昭娟、贾玉兰、罗慧琴等一大批风华正茂演员创造精彩纷呈演出机会,这是广大评剧爱好者及全国观众热切期盼。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