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知道“评剧”一词源于朱宝霞

我们不该忘却淡出历史视线的那些人

你可知道“评剧”一词源于朱宝霞

说起评剧现在的观众大多只是知道白玉霜、新凤霞,而很少有人提及朱宝霞,可你哪里知道正是此人,使原来的天津的蹦蹦戏正名为现代的“评剧”。1935年初,天津蹦蹦戏朱宝霞剧团在上海演出,戏曲广告第一次采用了“评剧”的名称,朱宝霞也由此红遍了上海滩,被当时誉为:“评剧皇后”。关于朱宝霞的现存影音文字资料少之又少,她只在新凤霞《我当小演员的时候》一书中作为一个横眉立目的反面角色出现过。而在1983年出版发行的《祖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卷评剧条目中有明确的记载:“1935年蹦蹦戏在上海演出时,正式使用“评剧”名称。

朱宝霞生于1914年,祖籍唐山。自幼被唱三花脸的朱景贤买去做养女,随罗万盛,张福堂学习评剧,工旦角。她学习刻苦不到一个月,就能上台扮演丫鬟彩女。12岁即担任大戏的主要演员,并经常带班到外地演出,在唐山,烟台,青岛,济南一带享有声名。1928年朱宝霞带班首次进入上海,打破了江南舞台上没有评剧的局面,扩大了评剧演出的阵地。半年的演出,轰动了上海。朱宝霞以唱"大口落子"著称。她演唱的特点是吐字真,板头扎实,嘴皮子上功夫很强,喷口很好,运腔熟练。由于她的底气充足,又善用丹田气,发丹田音,所以她的唱腔趋向多板头的综合板式。朱宝霞的唱腔有很强的感染力,她在李三娘中吸收了民歌的旋律,优美动听,并首创唱腔十三咳,委婉动听,回肠荡气逐渐形成了粗犷奔放,朴实大方的声腔艺术。后学者甚多,流传广泛。

朱宝霞人长的漂亮,身段好,扮相也美。在她14岁到济南演出时,被山东都督张宗昌看中,给其养父一个珠宝箱,外加一万块大样,收朱宝霞做了姨太太。张宗昌被打死后,朱宝霞被大奶奶赶出家门。在朱宝霞的一生中,最遭后人诟病的便是与张宗昌的关系,这也许是她在中国戏剧史上被人遗忘的真实原因所在。中国人特别是士大夫阶层历来讲究气节,“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如果这时的朱宝霞绝食、吞金、上吊、跳井而死,一定会赢得个“烈女”的称号,其事迹也一会被后人大书而特书。

自朱宝霞被大奶奶赶出家门后,为生计所迫她又回到了上海,在上海受了拆白党的骗,回养父朱景贤的家里,又重新登台演戏。有一次到上海演出,因剧场没有挂严窗帘,被巡逻兵砸了园子,又抓走了18名演员。为了救人,朱宝霞不惜一切,四处奔走,结果官司打输了,戏也演不成了,全团被困在上海。后来,多亏了上海京剧界童芷苓等人为她为她们义演筹款。

1936年,上海明星公司准备投拍反映艺人生活的电影《海棠红》,在上海滩大红大紫的朱宝霞成为剧中女主角的当然人选,但是朱宝霞每天的100元大洋“出场费”却让电影公司望而却步,最后只好另用了朱宝霞的同行白玉霜。电影的影响力一下子就让白玉霜顷刻红遍上海、红遍全国,也因此白玉霜成了新的“评剧皇后”,其势头已远远盖过与朱宝霞,此后朱宝霞开始走下坡路了。

1942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朱宝霞又迫于生计到日本人占领的上海公演,此举有遭到人们非议,关于此事,叶倾城在《不是所有红颜都有资格说薄命》一文中有一段颇为激烈的评论:“不要拿梅兰芳的蓄须明志来要求她,梅兰芳蓄得起,而大部分手工业者,是一日不做而一日不得食的。”

建国后,朱宝霞应邀来到山西运城一家评剧团挑梁主演,正当她准备在新的舞台上再展宏图时,却猝死于演出现场,年仅31岁。

她的一生是为评剧而生的。她因评剧而荣耀,也因评剧而屈辱。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