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城汉剧团为群众自编自演现代汉剧《边城新人》、《儿多母苦》、《白粉泪》

春节期间,受花垣县文化部门之邀,县里的边城汉剧团登台为群众表演,该团自编自演的《边城新人》、《儿多母苦》、《白粉泪》等5部具有现实意义的现代汉剧,获得观众好评。

汉剧是花垣县的地方戏曲之一,有着数百年历史,2006年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是,多年来几经风雨兴衰,汉剧在该县已濒临失传。为了振兴汉剧,花垣县的一对花甲夫妇从2003年以来,将自己的近10万元退休金,投入到传承汉剧之中。这对夫妇是该县团结镇老鸦塘村退休老人梁玉芝夫妇。

梁玉芝年轻时就一直在汉剧团工作,退休之后,便邀请了花垣、保靖、永顺和龙山等地原来一起共事的老演员,一共20多位,组建了“边城汉剧团”,搭台为群众唱戏。

老演员们为排练剧目不辞辛苦。有一次剧团为了把自编自演的汉剧《边城新人》录制成光碟保存下来,足足花了一个月时间排练。录制的当晚,不足两个小时的戏,他们反复表演,从天黑一直到第二天清晨太阳出来才录制完成。录完后,每个人都又累又困。年轻的摄影师感叹道,剧团老演员的敬业精神真令人佩服。

节目编排是梁玉芝最开心和最苦恼的事,开心的是每次排练节目都能感受到快乐,苦恼的是要花不少钱。边城汉剧团日常的排练、演出,演员的生活费用和置办演戏所需的服装道具,除了当地企业和有关部门支援一点外,主要是梁玉芝夫妇俩用退休金来支付。从2003年建团以来,他们已投入近10万元。

梁玉芝告诉记者,她不惜花掉退休金,目的就是要让汉剧得到重视和传承下去,让老百姓的文化生活丰富起来。据了解,边城汉剧团从建团以来,先后走进花垣、保靖等地农村和学校,义演近200场次,免费开办10多期汉剧学习培训班,吸引8岁到15岁的学生30多人参与。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