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剧场话剧何时走向大舞台

毫无疑问,当人们对“话剧”这个词似乎越来越陌生,话剧演出离我们似乎越来越远的时下,江西省话剧团所作出的努力显得弥足珍贵:小剧场话剧的隆重登场,至少让一部分人“复活”了对一个剧种的记忆。《我爱桃花》、《我是海鸥》、《错爱》等,在年初先后拉开帷幕,吸引了一些眼球,同时也赢得了一些媒体的镜头。应该说,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号角奏响的今天,在文化体制改革先行先试方面,省话剧团也迈出了一小步,同时也是一大步。

我们知道,作为一种“舶来品”,中国话剧始于清光绪三十三年,由春柳社的创始人李叔同、曾孝谷等人引进,李本人还亲自演过《茶花女》。百余年来,中国的话剧舞台也曾红极火极,《雷雨》、《日出》、《屈原》、《茶馆》、《于无声处》等,叫好又叫座,发挥出独特的感化、教化的作用,一代又一代观众从中感悟真善美,识别假丑恶。近年来话剧趋于式微的原因当然多种多样,工作节奏的快速化、娱乐消费的多元化、阅读和观赏的低俗化,不能不说是其中之一。而振兴话剧,让话剧重新走进观众,也是话剧工作者们一直努力的方向,小剧场话剧,就是有益的尝试之一。

省话的努力是值得肯定的,他们在资金短缺的情况下,克服困难建起正宗的小剧场,今年年初开始运作,到3月底,已经演出了3部共12场小剧场话剧。文化体制改革激发出创新的活力,小剧场话剧正在探索江西演艺市场的新路。

于5月4日上演的爆笑剧《妈妈喊你回家打鬼子》,以上世纪30年代末的南昌为故事发生地,讲述的是一个文武双全却失去记忆的党的地下工作者误入黑店,与日本特务斗智斗勇的故事。既然定位为爆笑剧,戏中当然有不少的噱头和包袱,对话的“本土话”也让人忍俊不禁,时尚文化元素的“到位”,肯定适应了当下不少观众的口味。小剧场话剧有着剧场空间小、舞台和观众距离近等特点。统观已经演出的《我是海鸥》、《错爱》、《我爱桃花》、《独生子当兵》,小剧场话剧要有长久的生命力和感染力,剧场“小”而制作“大”、通俗而不媚俗、娱乐而不“愚”乐,是我们应该继续的坚持和担当。

有关方面说,小剧场话剧运作以来,市场反响很“给力”。作为“试水”,但说无妨,但离真正的“市场给力”,恐怕还是“路漫漫其修远兮”的作为一种形式和内容上的创新,小剧场话剧当然无可厚非。然而我们不得不正视一个问题:“小剧场”如何向“大剧院”转变?到目前为止,省话的小剧场话剧演出才12场,南昌这样一个几百万人口的城市,是没有几个人“一饱眼福”了的。一种艺术载体,如果不能做到“大众化”、“平民化”,就难以发挥出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提升百姓精神境界的作用。毕竟话剧不是“象牙之塔”,不应该是少数人欣赏的“阳春白雪”。任何剧种都需要“大众化”,不可缺少的是接受这门艺术的对象——观众。话剧在欧洲几百年经久不衰,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培养了一代代的观众。要把观众带回话剧剧场,当然得有吸引他们的好本子、好演员、好水平的演出。遥想当年,《八一风暴》的推出,在江西掀起了一个观看话剧的“风暴”,《于无声处》的公演,使得一票难求。记得上世纪80年代我们在读大学时,晚上学校组织校车,接送我们到江西艺术剧院看《雷雨》。我们高兴地看到,省话已修缮了拥有610个座位的经典剧场,重排、演出了一些大型经典剧目。如何把众多的而不是少数的人重新带回到话剧剧场来,应该是话剧工作者的思考和努力。

沉寂有时的江西话剧舞台,随着小剧场话剧的兴起,又开始热闹起来。以《妈妈喊你回家打鬼子》打头阵,省话将于5月4日开始每周的星期五、星期六,上演一系列风格迥异的话剧,打造“欢喜周末·话剧夜”品牌。我们期待着“妈妈喊你去看话剧”的情形,出现在南昌的大街小巷。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