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儿与皮影

青海之行,切身感受了两项民间艺术:花儿与皮影。

2012年7月20日,在丹葛尔县城,我第一次现场聆听了西北“花儿”。

这是一处干净整洁的院子,安装了顶棚,可以遮风挡雨,院子前方是一简易舞台,台子上端坐着几位乐师。当院子里长凳上坐满了观众时,乐队奏响过门,花儿演唱正式开始了。

“花儿”又名少年,是一种山歌,产生于青海,并流行于青、甘、宁、新等地区。这里的汉、藏、回、土、撒拉等各族群众,无论在田间耕作,山野放牧,外出打工或路途赶车,只要有闲暇时间,都要漫上几句悠扬的“花儿”。花儿对青海人来说像每天的饮食一样普通。还可以说,这里人人都有一副唱“花儿”、漫“少年”的金嗓子。我们看到的是两位女演员的演唱,她们身穿红色的民族服装,用当地方言演唱。虽然歌词听不太懂,但是,我们还是沉醉于那欢快优美的旋律之中,特别是女演员高亢的嗓音,让我们一下子感受到了浓郁独特的高原风情,自己的情绪也立刻受到感染,以至于演出结束后,我仿佛不是走出去的,而是踩着花儿的节奏,旋转着舞了出去的。

青海皮影又叫灯影子、牛皮娃娃,是一种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昔日青海交通不便,皮影戏是群众的一项主要文化娱乐。2012年7月24日,在彩虹部落院内土司府里,我欣赏到了这已有两千多年的民间艺术。

观看皮影戏很像看电影或者看电视,观众面对的也是一个大屏幕,屏幕上有人物唱念做打。只是屏幕上的人物,是用牛皮刻制而成,又被灯光投射到屏幕上的影子。在几平方米的后台上,有四、五个人,他们有的负责牵动皮影,让人物做出各种动作,有的在吹拉弹唱,营造着浓厚的氛围,就这样,台上四五人,台下十几人,洁白的银幕,七彩的影子,耀眼的灯光。幕后粗犷的嗓音,忽高忽低,忽喜忽悲……这不朽的民族艺术所散发的魅力,很快就将我们迷倒。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