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剧锣鼓可以把演员“打拽”

川剧中,有“三分唱,七分打”和“半台锣鼓半台戏”的说法,由此可见川剧锣鼓的重要性。昨日,在悦来茶园上演的川剧折子戏专场上,已故川剧鼓王王官福的高徒孙炳元,为观众展现了精湛的司鼓技艺,令观众大开眼界。孙炳元告诉记者,川剧演出中,锣鼓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演出成败。好的司鼓、司锣,可以调动、促进、激发演员的演出情绪和创造热情,反之也可以消减、破坏演员的演出效果。

锣鼓可以把演员“打拽”

昨日见到孙炳元时,他正进行演出前的准备,虽是折子戏演出,但他带的行头一个都不少。“你现在看到的还不算最全的,一场川剧大戏要准备‘六方’。”他指着身旁的打击乐器介绍道,川剧锣鼓是川剧音乐重要组成部分,使用的乐器共有20多种,常用的可简化为小鼓、堂鼓、大锣、大钹、小锣(兼铰子),统称为“五方”,加上弦乐、唢呐为“六方”,由小鼓指挥。

之前曾过一个说法:“不‘拽’的演员,锣鼓可以把他‘打拽’。再好的演员,只要锣鼓‘不对’,一身本事也会演砸在台上,被气得吐血。”对此,孙炳元解释道,整出川剧“指挥”其实是由鼓师担任,演员的一言一行,都得由司鼓通过鼓点声来指挥。有时演员演唱时有抢拍情况,也是由鼓师用打板的节奏将其唱拍拉回来。虽然川剧舞台上演员们又唱又跳有板有眼,但运筹帷幄的还是台下的鼓师。“一个好鼓师,能够打活一台戏。”他回忆说,当年他的师傅王官福深受众多名角推崇,很多名演员点名要他为自己打戏,比如当时的名演员黄佩莲等。名演员琼莲芳甚至不见王官福来到剧场,便不上妆、不演出。

“你知道四川方言有板有眼的来历吗?它就是从川剧中来的。”他话锋一转,自问自答道,小鼓司鼓左手拿着类似北方数来宝的板子,用来打节奏,这就是板;右手则拿着鼓签,也就是眼。乐队全都是跟着这司鼓递来的板眼演奏。司鼓一“下眼”(即比划出小鼓的点子和手势),乐队便知道轻、重、快、慢和情绪。“你想想,如果帝王将相一出场,司鼓却打出摇旦的出场节奏,那演员肯定要乱了方寸。原本走路不‘拽’的演员,也得配合鼓点节奏,‘拽’起来。”他笑着说道。
锣鼓营造风云雷雨雪效果

昨日,孙炳元担任折子戏《别窑从军》司鼓。这出戏是《回龙阁》一折,讲述由于王允从中作祟,薛平贵由后军都督贬为先行官,并立刻被派远征西凉。平贵无奈,只好赶回寒窑,与爱妻王宝钏告别的故事。演出中,孙炳元紧盯舞台,一板一眼控制着演出节奏。用不同鼓点营造出薛平贵与王宝钏离别的伤感,用锣鼓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话剧有各种各样音效特技,如荷叶上放绿豆,制造出雨声,抖动薄铁皮制造出雷声。川剧如何营造音效?演出结束后,记者在后台再次拉着孙炳元发问。“我们川剧能讲上下5000年的故事,营造效果全靠锣鼓。”他说,锣鼓曲牌有300支左右,能将风云雷雨雪效果都打出来。说着,他拿着锣鼓为记者演示,只见他拿起锣槌轻轻敲击锣的边缘,一段清脆而绵柔的声音飘入记者耳畔,“像不像《红梅记》李慧娘变成鬼魂后,那种很飘忽的感觉?”随后,他又为记者展现千军万马兵临城下的鼓声,“咚、咚咚、咚咚咚……”随鼓点节奏加快,果然营造出大军压境千钧一发的紧迫气氛。这川剧锣鼓确实不简单哦。

“川剧锣鼓还有‘小欺头’哦。”看到记者两眼放光,孙炳元笑着拿出一对直径不足20厘米的小锣告诉记者,这叫铰子,也是川剧中的“小欺头”。双铰相击,声音清脆悦耳。川剧中,不同人物上场,用或不用它大有讲究。比如一个老生上场,就要加铰子。在剧情中,铰子声音一出,那人物的地位自然提高不少。而女角上场时就不能加铰子,这样就能映衬出这类人的斯文、柔弱。加与不加,就体现了“小欺头”在人物情感表达上的奥妙。

川剧锣鼓
川剧锣鼓是川剧音乐重要组成部分。使用乐器共有20多种,常用的可简化为小鼓、堂鼓、大锣、大钹、小锣(兼铰子),统称“五方”,加上弦乐、唢呐为“六方”,由小鼓指挥。这是去农村演出的轻便乐队。锣鼓曲牌有300支左右,“装龙像龙,装虎像虎”这句形容和要求川剧表演的行话,在川剧演员中代代相传。川剧表演具有深厚现实主义传统,同时又运用大量艺术夸张手法,表演真实细腻、优美动人。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