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优秀黄梅戏青年演员赵丽

“我代表全体学员宣誓,一定努力学习,好好工作。”精干的马尾,清澈的眼睛,在安庆市再芬黄梅青年团成立仪式上,这个叫赵丽的学生代表格外引人注意。

今年20岁的赵丽说,她是怀宁人,从小就特别喜爱黄梅戏,“我爸爸是个黄梅戏迷,打小时候起,我就是听着严凤英老师的《天仙配》长大的。”然而,兴趣却只是兴趣,那时候的赵丽并不知道,原来黄梅戏也是可以系统地学习的。“所以我常常在想,要是有一天我也能站在舞台上,把黄梅戏表演的这么好就好了。”2006年,赵丽初三了,当时的怀宁县剧团替省黄梅戏校来学校招生,“我知道我终于可以实现梦想了。”果然如赵丽所愿,那一年她成为全县唯一两名考进戏校的孩子之一。

由于进校时已经16岁了,身体骨骼已经基本定型,赵丽说为了练好基本功,她可吃了不少苦头。那时候每天白天上课,从傍晚开始就练功,经常一练就练到深夜。“虽然辛苦,不过苦中有甜,学校的老师们都很关心照顾我们。”2006年12月,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梨园擂台》栏目联手安徽电视台《相约花戏楼》栏目共同主办大型活动“寻找七仙女”全国黄梅戏青年演员电视挑战赛,当时才一年级的赵丽带着传统戏《天仙配》选段“天宫岁月”参加了比赛,并获得了银奖。

赵丽告诉记者,戏校有个规定,每个升到二年级的学生必须都排一个戏,作为汇报表演。赵丽找到了戏校的李梅青老师,“李老师给我排了一个折子戏,叫《扈家庄》,演的是扈三娘,是一个刀马旦的角色。”赵丽介绍说,这出戏原本是出自京剧的,李老师将其改变成为黄梅戏,并将文武戏结合,增强了戏曲的观赏性与舞台表现力,但这无形中也增加了演员表演的难度。“这是我排的第一个戏,毫不夸张地说,那时候的我就像是一张白纸,什么舞台经验都没有。”赵丽坦言,刚开始她并不能很好地领会这出戏的精髓。“李梅青老师是个非常有经验的老师,她不厌其烦地一遍又一遍给我说戏,说故事背景,说人物的感受。”渐渐地,赵丽似乎“开窍”了,表演也越来越轻车熟路,《扈家庄》更成为了赵丽的代表作品。

2009年5月,赵丽考入安徽少英黄梅戏剧团,并多次代表剧团赴全国各地演出。然而赵丽却始终觉得黄梅戏是属于安庆的,“外面的表演市场的确很大,但我始终觉得,安庆的土壤最亲切。”今年5月,赵丽带着《扈家庄》参加了第二届黄梅之星青年演员电视大赛,舞台上的她得到了评委们的高度评价,然而精益求精的赵丽却说她有个遗憾。“比赛时我有个翻身没有演好,如果可以重新再演一次,我一定可以表演得更好。”

“能进入再芬黄梅青年团,我真的觉得很荣幸,也很激动。剧团的老师们对我们很好,大家像一家人一样的。我会以韩院长为榜样,成为一个德艺双馨的人。”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