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话剧《花田错》赴台湾巡演

《花田错错错》是北京现代音乐研修学院影视戏剧学院表演系08级毕业班集体创作推出的一部原创音乐话剧,创作灵感源自戏曲名家荀慧生依据《水浒》中“小霸王醉卧销金帐,莽提辖大闹桃花村”一回改编的京剧台本《花田错》。

该剧受蓝天视频艺术与亚太创意技术学院之邀赴台巡回演出,于2012年8月21日在北京现代音乐研修学院举行合作签约仪式。此次巡演将是以学术交流为出发点,以期两岸院校及业内人士通过此次交流活动增进相互了解并激发无限创作活力,进而提升两岸更多优秀人才,促进两岸艺术交流及表演的发展。

赴台巡演交流 向传统文化致敬

如何从传统文化中挖掘精髓并加以继承一直是艺术创作需要解决的问题,而传统经典剧目也往往是艺术创作者最为重要的灵感来源。

来自北京现代音乐研修学院的《花田错错错》之所以能够受邀赴台巡演,也正是因为这是一出脱胎自传统戏曲的现代原创音乐话剧,此剧的产生既是对传统文化很好的学习和继承,更是在用现代元素呈现传统题材方面的有益尝试。

此次赴台巡演团队沿用原班人马,全是来自北京现代音乐研修学院自行培养的表演人才。巡演将于2012年11月24日起至2012年12月06日,为期半个月;团队足迹将行至台北、台中、台南、高雄、新竹、苗栗等台湾各市,据悉将于明年进行内地省市的巡演。

老戏新编 传统戏曲焕发青春光彩

原创音乐话剧《花田错错错》创作灵感源自戏曲名家荀慧生依据《水浒》中“小霸王醉卧销金帐,莽提辖大闹桃花村”一回改编的京剧台本。原剧作于1919年荀慧生、杨小楼、谭小培、尚小云四位先生在老天蟾舞台演出;演出后广受观众欢迎,此后数十年屡演不衰,被称为荀派代表作之一。

《花田错错错》并不是传统意义的戏曲改编作品,虽然在舞美设计和服化道方面大多保留了原戏曲的元素,但在表演方式、戏剧冲突表现形式等方面大胆采用话剧、实验话剧乃至音乐剧的方法,剧中包含有家族、爱情等戏剧元素,并集合了“生旦净末丑”各色性格鲜明的人物角色,无论是叙事结构还是舞美、音效等方面都是一次全新的尝试。

【台词处理音乐化】

音乐化不是纯粹指演唱,而是指该剧中的台词处理具备强烈的节奏变化、音高变化、音长变化、音色变化、音强变化、以及语调的变化。不仅如此,该剧演员在表演中还借鉴了戏曲艺术念白的快板、慢板、贯口等方式加以表现,以增强戏剧效果。

【音响效果自主性】

该剧的一大创新点在于全剧的音响处理采用了中国传统戏曲的方式,即现场安排有乐队,分别以铙、钵、锣、鼓、笛、胡等民族乐器制造现场音响效果。这样的设置给了戏剧表演很大的自主和交流空间,便于演员的舞台发挥。

【舞美设计的假定性】

舞台的空间处理借鉴戏曲艺术特点,讲究虚实结合、精炼概括、神形兼备、以少胜多、以简代凡,并大量的使用小道具,力求于把舞台有限的时间、空间,展现成为一个不固定的可以随时变化的时间和空间。

【服装化妆的性格化】

该剧服装、道具等方面大多保留原剧的戏曲元素,体现宋朝这一时代特点。主要演员的化妆则也借鉴戏曲的人物性格描绘法,用脸谱化的化妆方式突出主要人物性格特征,辅助刻画人物和渲染气氛。

【演员动作的戏曲舞蹈化】

戏曲动作、舞蹈动作是从生活中夸张凝练而成的,运用戏曲舞蹈化的动作去刻画人物,其目的是在有限的时空里更有效地体现人物性格和内心世界,并让其具备审美的价值。该剧在很多戏剧冲突点上都采用了戏曲身段和舞蹈动作相结合的方式加以展现,并大胆纳入了现代舞的元素创作视觉感官上的反差效果,以增强戏剧冲突和可看性。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