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昆剧优秀剧目展演北京将举行

由文化部艺术司和北京市文化局联合主办的“2013全国昆剧优秀剧目展演暨首届当代昆剧名家收徒传艺工程汇报演出”将于2013年12月1日至19日在北京举行。
活动内容主要包括:

1,“姹紫嫣红开遍——2013全国昆剧优秀剧目展演”;

2,“名家传戏——首届当代昆剧名家收徒传艺工程汇报暨全国昆剧青年演员展演”;

3,第二届当代昆剧名家收徒传艺工程拜师仪式;

4,昆剧艺术传承与发展学术研讨会;

5,昆剧名家点评会。

整个活动活动由北方昆曲剧院承办,上海昆剧团、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浙江京昆艺术中心昆剧团、湖南省昆剧团、苏州昆剧院、浙江永嘉昆剧团协办。

昆曲是中国最为古老的剧种之一,也是我国古典戏剧之集大成者,素有“百戏之师”的盛誉。2001年,中国昆曲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引起了海内外对昆曲艺术的广泛关注。

2005年起,文化部、财政部共同实施了“国家昆曲艺术抢救、保护和扶持工程”,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整体性昆曲抢救、传承、保护工作,从剧目建设、人才培养、公益性、普及性和对外文化交流演出、昆曲资料的抢救与保护、举办全国性昆曲活动各个方面对昆曲艺术进行保护扶持。在广大昆曲艺术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昆曲艺术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态势,为昆曲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13年是实施“国家昆曲艺术抢救、保护和扶持工程”的第九年,在第二个五年计划即将完成前夕,举办“2013全国昆剧优秀剧目展演暨首届当代昆剧名家收徒传艺工程汇报暨全国昆剧青年演员展演”,正是为了对“国家昆曲艺术抢救、保护和扶持工程”实施以来的剧目建设、人才培养成果作一次全面检阅,进一步展示国家昆曲艺术抢救、保护和扶持工程在剧目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成果,推出优秀剧目和优秀表演人才。

此次活动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精品名剧展演,全面展示昆曲剧目扶持成果

昆曲数百年来,传承了大量优秀剧目,这是昆曲艺术的精华所在。九年来,“国家昆曲艺术抢救、保护和扶持工程”以抢救和继承昆曲优秀传统剧目为切入点,每年有目标、有重点地资助扶持全国(大陆)7个昆曲院团恢复上演了一批传统名剧,推出了一批优秀整理改编剧目和新创剧目。

此次“姹紫嫣红开遍——2013全国昆剧优秀剧目展演”的9台参演剧目是文化部组织专家,从“国家昆曲艺术抢救、保护和扶持工程”实施以来,文化部资助扶持全国7个昆曲院团抢救、恢复、创作上演的52台传统名剧和新创剧目中遴选出的代表性作品,其中既有《长生殿》、《牡丹亭》、《西厢记》等脍炙人口的古典名剧,也有《红楼梦》、《梁祝》等优秀新创剧目代表,还有昆曲史上“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的名剧《十五贯》,以及被誉为“南戏活化石”的《张协状元》和南戏经典《白兔记》,传统经典剧目《雷峰塔》,充分代表了全国7个昆曲院团的自身特色,将全面展示七个昆剧院团的总体水平和这些年来昆剧艺术的剧目建设成就。

参演剧目将从12月1日到11日在北大百年讲堂、清华蒙民伟剧场、梅兰芳大剧院、长安大戏院演出,一共演出9场。12月12日,还将举行“昆剧艺术传承与发展学术研讨会”,邀请知名昆曲专家学者,对如何更好地保护传承昆曲艺术,进一步推动昆曲艺术的发展繁荣进行研讨。
(二)继续进行“名家传戏——当代昆曲名家收徒传艺工程暨全国昆剧青年演员展演”,从国家层面推动昆曲艺术人才传承

作为一种以舞台艺术为载体进行“活态承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的生存和发展,既要推出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剧目,更要培养一代又一代后浪推前浪的领军人物。为进一步加强昆曲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促进昆曲人才梯队繁荣发展,2012年起,文化部启动了“名家传戏——当代昆曲名家收徒传艺工程暨全国昆剧青年演员展演”,首度在国家级层面上建立昆曲艺术的人才传承创新机制,目的在于整合全国艺术资源,使全国昆曲院团和新一代青年演员,通过拜师学艺这一形式,逐渐完成人才队伍建设的薪火相传,使青年演员能从“剧目传承、舞台演艺、表演技法、心得感悟”方面得到昆曲名家的真传,培养一批行当齐全,能承担昆曲传承任务的后备人才,让更多的年轻一代艺术家,能真正学习和继承老一辈艺术家的艺术精华和奉献精神,不断以新的舞台实践形成新的艺术积累,真正承担起当代和未来昆曲传承保护、繁荣发展的历史重任。

首届“名家传戏——当代昆曲名家收徒传艺工程”仪式于2012年第五届中国昆剧艺术节期间隆重举办,文化部特聘蔡正仁、张继青、汪世瑜、侯少奎等11位老一辈昆曲名家,根据不同行当,采用“一带二”的形式,每位名家向2名学生传授两出经典折子戏。

2013年12月13日至19日,将在中国评剧大剧院举办7场“名家传戏——首届当代昆剧名家收徒传艺工程汇报暨全国昆剧青年演员展演”。这是对首届“名家传戏”工程教学成果的一次检阅,也是全国7个昆曲院团青年人才队伍的一次集中展示。

这次青年演员的展演活动,集中了各个昆剧院团最优秀的青年演员近60人,几乎囊括了现有青年演员的绝大部分,同时不乏最为优秀的新一代代表性领军式人物,他们将展示向所拜老师继承学习的拿手剧目,可以说行当齐整、剧目丰富、风格多样,不啻为全国昆剧演出队伍的一次标志性大检阅,这对于发展昆剧艺术的重大历史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此次汇报演出还将吸收2011年“全国昆曲优秀中青年演员展演周”的经验,邀请一批昆曲著名表演艺术家,对参演演员进行面对面点评,从“人物、情感、表演、身段、唱念、行当、风格”等方面提出意见和建议,帮助青年演员提高和改进。

为了更好地推介展示青年演员的艺术风采,中央电视台11频道《青春戏苑》栏目,此次还将进行现场录制,并配以第二现场的评点,从观众与专家的双重角度逐一评析,展示独到的见解,就青年演员的唱念、表演、穿戴、美学风致等方面给出意见,以期引导广大电视观众置身其间鉴赏昆剧。该节目计划在明年春节期间以“秀出我的风采”为总标题,用10期的篇幅进行播出,整个播出时间长达两个半月。

同时,将于12月13日上午隆重举办“名家传戏——第二届当代昆剧名家收徒传艺工程拜师仪式”,聘请马玉森、张毓文、雷子文、王奉梅、王世瑶、胡锦芳、石小梅、黄小午、林继凡、张寄碟、张静娴、张铭荣、沈世华(排名不分先后)等13位昆曲名家收徒27位青年演员进行传艺教学,进一步扩大“名家传戏”工程的实施范围,带动全国昆曲院团继续加大对青年艺术创作人才和表演人才的培养力度,真正实现出人、出戏、出效益之根本目的。

今后,文化部还将定期举办“名家传戏”工程教学成果汇报展演等,努力为青年艺术人才提供更多展示其艺术才华的平台。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