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剧四大板腔体系的基本特点

1 正调

正调是评剧唱腔中最具代表性的主流调式,适用范围较广,多用于女腔和男、女小生唱腔。根据演员的嗓音条件和音域差别,唱腔定调分别是1=F、1=#F、1=G、1=bA、1=A等,主要伴奏乐器为小板胡,其定弦是:里弦定“ 5”音,外弦定“2”音。

2 反调

反调通常是针对女腔而言,是正调派生出来的调式,由正调下行四度形成反调,系正调的转调。若正调1=G,则反调1=D;若正调1=F,则反调1=C。主要伴奏乐器为小板胡,其定弦是:里弦定“1”音,外弦定“5”音。

3 越调

越调多用于男腔,低于正调四度,是正调的属关系调。与反调调高相同,但两者的调式色彩和唱腔风格迥异。男腔定调多为1=C或1=D,主要伴奏乐器为大板胡,其定弦是:里弦定“5”音,外弦定“2”音。

女腔越调也在不断的创新与发展,但与男腔不同的是:定调多为1=D、1=bE或1=E,用小板胡伴奏,定弦同反调(1—5弦)。

4 反越调

反越调又称越反调,专指男腔的反调,低于越调四度,是越调的属关系调。唱腔定调时,若越调1=D,则反越调1=A。主要伴奏乐器为大板胡,其定弦是:里弦定“1”音,外弦定“5”音。

评剧板式的特征与基本规律

(一)基本板类

基本板类是评剧板式中的主体板腔,含有[慢板]、[快三眼]、[二六板]、[弹七板]、[垛板]、[流水板]、[快板]、[散板]、[清板]等。

1、[慢板]

[慢板]又分男女腔[正调慢板]、男女腔[越调慢板]、男女腔[反调慢板]和男女腔[凡字调大慢板]。
① 女腔[正调慢板]和女腔[越调慢板]:4/4拍,一板三眼,唱腔为眼起板落,即起于弱拍,落于强拍,习称“黑”板起,“红”板落。上、下句体,每乐句四小节,小节之间多用小过门。

例:刘巧儿-采桑叶 新凤霞唱

② 男腔[越调慢板]和男腔[正调慢板]:4/4拍,一板三眼。起唱形式比较灵活,眼起板落与板起板落两者兼有,常穿插运用。每乐句以四小节为主,有些乐句可扩展延伸五、六小节。

男腔[正调慢板]因受嗓音高度的限制,定调不可过高,常见1=F、1=#F和1=G等,且旋律多在中、低音区进行。

例1:金沙江畔-高原风景极目望 马泰唱

例2:会计姑娘-天昏地暗雀鸟惊 张德福唱

③[反调慢板]和[反越调慢板]:4/4拍,一板三眼,眼起板落。落音规律为:上句落“2”音,下句落“1”音,每乐句四小节。两者除调高不同外,其他无较大差异。[反调慢板]和[反越调慢板]暂无完全终止功能的结尾板腔,需分别转入正调和越调结束唱段。
例1:张羽煮海-恨父王 刘惠欣唱

例2:朱痕记-望坟台 马泰唱)

③男女腔[凡字调大慢板]:4/4拍,一板三眼。中眼起,板上落。即起于次强拍,落于强拍。拖腔长,音域宽。唱词采用十字句,每乐句十小节以上,多在十三、十四小节。

例1:乾坤带-金殿上保本无指望 新凤霞唱

例2:孙庞斗智-大雪纷飞 马泰唱。

2、[快三眼]

[快三眼]用于女腔,分为女腔[越调快三眼]、[正调快三眼]和[反调快三眼]。4/4拍,一板三眼,眼起板落。[快三眼]借鉴京剧中的板式,多由慢板转来,速度比[慢板]快,近似[原板二六],拖腔比[慢板]少,节奏明快流畅。

例1:杨三姐告状-一见哥哥上锁条一段中“直愣愣站在大堂口……”(谷文月演唱)

例2:谢瑶环-“大堂 花淑兰唱。

3、[二六板]

[二六板]的分支较多,含有男女腔正调、越调、反调、凡字调[原板二六],正调、越调[小生二六],正调、越调[混合二六]和越调[顶板二六]等。归纳起来,可分为[原板二六]、[小生二六]、[混合二六]和[顶板二六]。

①[原板二六]:2/4拍,一板一眼。根据唱腔速度的快慢,又称“快二六”和“慢二六”。“闪”板起唱,落在板上,即强拍的后半拍起唱,每乐句一般为四小节。

例:夺印-劝广清 马泰唱

②[小生二六]:2/4拍,一板一眼,眼起板落。每乐句六小节,也可紧缩成五小节。每乐句分为两个分句,分句之间填充小过门。

例:人面桃花-三春杨柳黄莺唱 艳铭杰唱

③[混合二六]:是将[原板二六]和[小生二六]混合在一起的二六板式,2/4拍,一板一眼。唱腔中既有眼起板落,又有“闪”板起唱,有时一个乐句同时兼有两种二六板式。加上唱词长短结合,不局限在七字句或十字句的格式上,使唱腔的“紧缩”与“延伸”造成乐句的结构有较大变化。每乐句以四至六小节为主,偶尔有所突破。

例:刘伶醉酒-来了刘伶好酒的男 周连生唱

④[顶板二六]:一种用于男腔的二六板式,2/4拍,一板一眼,板起板落。较多的用于五字句的唱词,每个五字句两小节,每乐句四小节,八小节构成上、下句体。每个五字句后多有小过门。[顶板二六]也可用于七字句式,每乐句分为两个分句,共四小节。[顶板二六]通常穿插在[原板二六]中使用。

例:降龙伏虎-“大兄弟休发火”一段中“我叫你看天……” 魏荣元唱。

4、[弹七板]

[弹七板]是一种用于男腔的新板式,2/4拍,一板一眼,眼起板落。每乐句七小节,穿插在[原板二六]中混合使用。

例:夺印-鱼儿靠得长流水 马泰唱。

5、[垛板]

[垛板]分为男女腔[正调垛板]、男女腔[越调垛板]、男女腔[反调垛板]和女腔[凡字调垛板]。2/4拍,一板一眼,板起板落,也可闪板起唱。每乐句四小节,也可紧缩成两小节,中间不加过门,主要特点是切分节奏。[垛板]也有1/4拍的,速度较快,所以又被称为[快垛板]。

例1:李双双-亏你有脸叫二婶儿 花月仙唱

例2:乾坤带- “金殿上保本无指望”一段中“为娇儿把我的心血费尽……”此段[垛板]将每乐句紧缩为两小节。新凤霞唱。

6、[流水板]

[流水板]分为男女腔[正调流水板]、男女腔[越调流水板]和女腔[反调流水板]。1/4拍,有板无眼,“闪”板起唱,落在板上。七字句式每乐句七小节,十字句式每乐句七至十小节。

例:刘伶醉酒-“来了刘伶好酒的男”一段中“观罢此对我的心好恼……” 周连生唱。

7、[快板]

[快板]属于一种创新板式,有的称之为[滚板],与[流水板]相同,速度比[流水板]快,有板无眼,小节线也可不划。一字一音,势如涌泉。多用七字句式,每乐句七小节,中间无过门,常用于表现激昂的情绪。[快板]板式有女腔[正调快板],但在唱腔中并不多见。

例:卖妙郎-公爹息怒容儿禀 李秀云唱。

8、[散板]

[散板]分为男女腔[正调散板]、男女腔[越调散板]、男女腔[反调散板]和男女腔[凡字调散板]。[散板]节奏自由,无板无眼,唱腔不受板眼限制,可以根据剧中人物的思想感情而发挥。[散板]有两种,一种是与京剧中[摇板]相同的“紧打慢唱”,梆子或板不停的匀速敲击;另一种是自由散唱的“慢打慢唱”,也称之为“散打散唱”,乐队通常只伴奏乐句的后半句,两者的伴奏方法迥然不同。[散板]的两种类型经常出现在同一段唱腔里。

例1:张羽煮海-恨父王 刘惠欣唱

例2:杨乃武与小白菜-好年华 张德福唱。

9、[清板]

严格的讲,[清板]不应算作一种板式,应该算是一种演唱方式或伴奏方法。[清板]是演员在演唱时,根据剧情的需要,有些乐句无乐队伴奏,有的用弹拨乐器伴奏,有的用中、低音拉弦乐器伴奏,以求达到某种效果。

(二)导入板类:

导入板类是辅助性的过渡板式,起引入作用,也称引子板。含有[导板]、[回龙]、[尖板]、[带板]、[搭调]、[哭头]、[哭么二三]等。这些板类有其独立的结构形式,但不属于独立的板式。除[回龙]外,它们有一个共同点:都是用唱腔中最前面的一句唱词完成整个板腔的过程,下面大多接转[慢板]、[原板二六]等。这些过渡板式的过门,大部分配有打击乐,感情色彩各异,在特定的情境中,使用某一板式,已成为规律性的固定模式。

1、[导板]

[导板]有两类:

一类是照搬河北梆子中原汁原味的[导板]板腔,评剧未经移植。此类[导板]有大、小[导板]之分,大[导板]4/4拍,一板三眼;小[导板]2/4拍,一板一眼。多用于激昂、奔放、悲愤、欢畅等场合。[导板]占一句唱词,下面多接[慢板],是[慢板]的附加板腔。因其有浓郁的河北梆子风味,故使用甚少。

例:花木兰-“归家” 崔连润唱

另外一类[导板],是将借鉴京剧中[导板]的板式称为[导板]。其节拍形式为[散板],唱腔节奏自由,只有一个上句,列在唱段最前面,做为开导,用其引出其他板腔,故称[导板]。[导板]后面多接[回龙],用于气势磅礴的大场面。此类[导板]多在幕后演唱,用途与[尖板]相同,常被[尖板]所替代。

例:夫人城-登城巡营 鲜灵霞唱。

2、[回龙]

回龙]同样是借鉴京剧中的板式,多为2/4拍,只有一个下句,与上述[导板]或[尖板]相连接,构成上、下句体,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回龙]的前半部分一般由“垛字句”组成,节奏类似[垛板]。“垛字句”就是一连串字数相当(多为三至五字)、以相同的节拍步步运行的句子。[回龙]的最后一字是一个拖腔,然后奏较长的过门接[慢板]或[原板二六]等,它表达的感情与[导板]基本一致。

例1:孙庞斗智-大雪纷飞 马泰唱

例2:智取威虎山-誓把反动派一扫光 马泰唱。

3、[尖板]
[尖板]由过门和唱腔两部分组成,只有一个上句,下面多接打击乐,之后转[慢板]或[原板二六]等板类。[尖板]与京剧中的[导板]有相同之处,幕后演唱较多。[尖板]的过门分“单尖板”和“双尖板”两种。“单尖板”过门有一个乐句,而“双尖板”过门是由两个乐句组成。唱腔旋律在中、高音区活动较多,适于表现激昂、悲愤等情绪。

例:谢瑶环-大堂 花淑兰唱。

4、[搭调]

[搭调]用于女腔,节拍形式为[散板],节奏自由。只有一个上句,唱词字数可多可少,无句式的限制,句尾多用感叹号。:如:“我的命苦哇!”“我那好难舍的将军呀!”“我那难见面的……!”“我那糊涂的……!”“我那没有见着面的、叫不应的、短命鬼的……!”等等。结尾拖腔落音为“#4——5——”,下接过门多转[慢板]。

例:人面桃花-病房 韩少云唱。

5、[带板]

[带板]多用于[慢板]和[二六板]等有规律性节拍的板腔前面,含有将板“带”起之意。[带板]不占基本唱词,如同念白中的“叫板”,是通过“干”唱将板“叫”起,根据其提示的速度,自然的接奏过门进入下面的板腔。

例:花为媒-“报花名”中的第一句 新凤霞 赵丽蓉唱。

6、[哭头]

[哭头]为[散板],“紧打慢唱”。它有一个乐句,拖腔结尾与[搭调]相似,落音“#4——5——”,下接[散板]或[流水板]。[哭头]不占基本唱词,大多用剧中人物的称谓,如:“爹爹呀!”“娇儿呀!”“官人那!”等等。适用于痛失亲人的场面,表现极度悲伤的哭诉等情绪。

例:卖妙郎-公爹息怒容儿禀 李秀云唱。

7、[哭么二三]

[哭么二三]为[散板],属于“慢打慢唱”,节奏自由。虽有一句唱词,但唱腔旋律通过各分句的拖腔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单乐段,它有四大句读,句读之后填充打击乐或过门,多表现悲伤的情绪。

例:朱痕记-望坟台 马泰唱.

(三)尾腔板类:

尾腔板类属于辅助性的过渡板式,是唱腔的落板部分。含有[甩腔]、[留板]、[扣板]、[锁板]、[迷子]等。它们的共同点是:乐句相对独立,具有终止性质。但功能不尽相同,有的表示完全终止,有的则因演员穿插表演动作或念白而转行弦、过桥及曲子,属于不完全终止。

1、[甩腔]

[甩腔]表示唱腔中某一乐段的终止,也可用于具有完全终止功能的结束句,共有五小节。

[甩腔]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唱词的末一字有两小节的拉腔,用于下句较多。旋律音程一般为级

进下行,落音为“5”音或“1”音,节拍形式为4/4拍或2/4拍。

例1:刘巧儿-“采桑叶”一段中“但愿得马专员按公而断”。新凤霞唱

例2:张羽煮海-“听笛声”一段中的结束句。李忆兰唱。

2、[留板]

[留板]是一种常用的落板板式,节拍形式为2/4拍或4/4拍,上、下句均可使用,但必须和“过桥”相匹配。它有以下功能:一是[留板]之后,表演完动作或念白,继续接唱;二是在两人以上的对唱中,通过[留板],改由另一方接唱;三是用在唱腔的最后一句,[留板]之后,过门煞尾,终止唱腔。[留板]的落音为“2”音和“5”音,偶有“6”音。

例1:小女婿-“小河流水”一段中的最后一句。 韩少云唱

例2:乾坤带-“劝贵妃”一段中的最后一句。老生唱腔。

3、[扣板]

[扣板]在各种板腔中的上、下句均可使用,乐句有五小节,其特征表现在后两小节,落音一般为“6”音。[扣板]之后,多因动作或念白而转行弦或较长一些的过门,具有不完全终止性质。

例:祥林嫂-“我一见魏癞子”一段中:“一边走一边想上房来到” 李忆兰唱。

4、[锁板]

[锁板]是具有完全终止功能的落板,节拍形式为4/4拍,也可用于2/4拍。由一个乐句构成,共有六小节,用在唱腔的最后一句,意味着唱段的结束。唱词分两部分,前半部分的末一字位于第三小节的第一拍,后半部分的头一字位于第四小节的第一拍,中间加有过门,落音多为“2”音,也可落“1”音或“5”音。

例:祥林嫂-“我一见魏癞子”一段的结束句 李忆兰唱。

5、[迷子]

[迷子]又称[哭迷子],节拍形式多为4/4拍或2/4拍,占一句唱词,拖腔较长,开头与结尾部分有固定格式,中间部分的拉腔长短不限。

[迷子]在正调唱腔中,上句落“6”音,下句落“5”音;

在反调唱腔中,上句多落“2”音,下句落“1”音。

[迷子]的结尾部分,特别是下句在结尾甩腔的固定格式中,通常会附加一句特定的唱词,唱词中称谓的前面冠有“我那看不见的……!”“我那受了罪的……!”“我那苦命的……!”等等,适于表现哀伤、愤懑等情绪。[迷子]甩腔之后,大多继续接唱,也可直接结束唱段。

例1:杨三姐告状-“一见哥哥上锁条”一段中“扑簌簌一腔泪水就往下抛”与“望了望监门哭一声同胞” 谷文月唱。

例2:人面桃花-“病房”一段中最后一句 韩少云唱。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