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偶皮影戏走向复苏
2012年12月4日,“福建木偶戏后继人才培养计划”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实践名册,这实现了我国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优秀实践名册项目中零的突破。自2006年开始,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木偶皮影戏,由于入选世界级或国家级非遗项目,不断受到国家、各级政府部门的重视和社会大众的关注。中国的木偶皮影戏正在走出低谷,开始复苏。
人才培养机制逐渐形成
2011年,中国皮影戏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也为全国各地皮影戏剧团的发展带来了生机。
作为黑龙江省专业的皮影艺术表演团体、以表演“龙江皮影”为主的哈尔滨儿童艺术剧院皮影戏剧团,大多数皮影戏艺人已离世或年事已高,有实力的中青年艺人稀缺,合适的年轻接班人几乎没有。对此,当地文化主管部门不仅给了剧团招收学生的计划指标,还提供了培训新人所用的资金。
在刚刚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实践名册的“福建木偶戏后继人才培养计划”中,该省的泉州提线木偶戏是其中的重要一项。泉州市木偶剧团团长王景贤表示:“成功入选不仅是对我们人才培养工作的肯定,也提升了社会对我们的关注度,这十分有利于我们吸纳优秀人才。”
招生难是木偶皮影戏剧团一直存在的普遍问题。因为练功苦、学历低、收入少,很少有年轻人自愿学习这行。李延年认为,这是木偶皮影戏面临发展的极大难题。“我们学会和剧团的力量毕竟有限,辛苦培养了人才,因为待遇低留不住人又是一个问题。”李延年说:“希望国家能有相关政策帮助剧团建立良好招生机制,提供一定的资金和优惠条件培养、留住人才。”针对木偶皮影戏从业人员文化程度偏低的问题,中国木偶皮影艺术学会已和上海戏剧学院按照剧团的需求,共同培养优秀人才。无独有偶,泉州市木偶剧团与泉州艺校已联合培养出3批专业人才。在李延年看来,培养新人的同时,还要让老一辈艺人发挥余热,把他们的优秀技艺真正传下去。
中国木偶皮影艺术学会常务副会长唐大玉认为,各种赛事活动也是培养推出新人的好方法。通过比赛进行技艺切磋,可以促进青年一代之间的学习交流,不断提升业务技能。如果能获得奖项,对年轻人也是一种肯定和激励,“有了展示的机会和舞台,青年人对这个职业的热爱、安心程度会提高很多。”刚结束的“金狮奖・第四届全国木偶皮影中青年技艺大赛”就是很好的例证。据了解,本届大赛新人多、学历高,参赛角色涵盖了生、旦、净、丑各个行当,是一场拼实力、比技艺、赛特色、展风采的角逐。
各方重视助力皮影保护
由美国张平公司出资、中国陕西演艺集团民间艺术剧院有限公司出人员,双方联合推出的木偶皮影剧《来自中国的三个传说》,曾于2005年在美国华盛顿举办的“中国文化节”上,以其浓郁的中国元素、独特的视角、新颖的表现手法赢得极佳的口碑和声誉,该剧曾在美国百老汇、西雅图等知名剧场连演近百场。2010年,参与创排剧目的中美两家公司经过协商,在陕西省政府的支持下,该剧被引进回国并作为“陕西演艺演出季”首演剧目在国内登台亮相。据了解,陕西演艺集团花费百万购得该剧版权,同时计划改编成中文版本,以便于国内观众的欣赏。李延年表示,国家的重视、非遗项目的入选,让木偶皮影戏各方面的发展都有了很大转机,“在剧目创作上,各地政府给剧团投入资金,激发了业内人员创作排练的积极性。”
“皮影戏被列入非遗项目,各地文化部门开始对皮影艺术提供实实在在的支持。这种支持不是停留在口头和书面上,而是在政策和经济上给了倾斜和扶持,在推进木偶皮影艺术的保护和传承工作中,起了很大作用。”唐大玉感慨道。
更好发展要靠精品剧目
由湖南木偶皮影艺术保护传承中心创排的皮影戏《人狼同舞》,获得了在成都举行的第21届国际木偶联会大会暨国际木偶节的最高奖项――最佳剧目奖。2010年,该剧目曾获得“金狮奖”第三届全国木偶皮影戏比赛的金奖。为了参加国际木偶节,该戏的创作团队提前一年对剧本、舞美、皮影造型等进行重新设计、排练,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主题更加鲜明。对于该剧目的重新打磨,当地政府非常重视,并拨专款支持。
“一个剧团没有新创作,总演老剧目,慢慢地会被遗忘。”李延年表示,出精品,要符合当代口味,举着木偶说深奥的话不可取。木偶皮影戏要有审美感,寓教于乐。
在谈到改制后的木偶皮影戏院团将如何更好地发展时,李延年表示,木偶皮影如果要走好市场,就要在保留前辈传承的精品之外,创作出新的作品,创作出适合当代观众审美观的作品,要把欢乐放在第一位。“但实实在在来说,这种古老的传统艺术完全走市场是做不到的,它应该得到国家和政府的资助,另外艺术团体自身也要发奋图强。
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副所长刘文峰认为:“各地的木偶戏,大部分都被纳入国家级的非遗保护名录;皮影戏甚至是世界级的项目。并不是说纳入了就是保护了,得有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支持,要从艺人生存环境、整个文化生态等多方面去考虑,才能将皮影艺术保护传承下去。”
人才培养机制逐渐形成
2011年,中国皮影戏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也为全国各地皮影戏剧团的发展带来了生机。
作为黑龙江省专业的皮影艺术表演团体、以表演“龙江皮影”为主的哈尔滨儿童艺术剧院皮影戏剧团,大多数皮影戏艺人已离世或年事已高,有实力的中青年艺人稀缺,合适的年轻接班人几乎没有。对此,当地文化主管部门不仅给了剧团招收学生的计划指标,还提供了培训新人所用的资金。
在刚刚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实践名册的“福建木偶戏后继人才培养计划”中,该省的泉州提线木偶戏是其中的重要一项。泉州市木偶剧团团长王景贤表示:“成功入选不仅是对我们人才培养工作的肯定,也提升了社会对我们的关注度,这十分有利于我们吸纳优秀人才。”
招生难是木偶皮影戏剧团一直存在的普遍问题。因为练功苦、学历低、收入少,很少有年轻人自愿学习这行。李延年认为,这是木偶皮影戏面临发展的极大难题。“我们学会和剧团的力量毕竟有限,辛苦培养了人才,因为待遇低留不住人又是一个问题。”李延年说:“希望国家能有相关政策帮助剧团建立良好招生机制,提供一定的资金和优惠条件培养、留住人才。”针对木偶皮影戏从业人员文化程度偏低的问题,中国木偶皮影艺术学会已和上海戏剧学院按照剧团的需求,共同培养优秀人才。无独有偶,泉州市木偶剧团与泉州艺校已联合培养出3批专业人才。在李延年看来,培养新人的同时,还要让老一辈艺人发挥余热,把他们的优秀技艺真正传下去。
中国木偶皮影艺术学会常务副会长唐大玉认为,各种赛事活动也是培养推出新人的好方法。通过比赛进行技艺切磋,可以促进青年一代之间的学习交流,不断提升业务技能。如果能获得奖项,对年轻人也是一种肯定和激励,“有了展示的机会和舞台,青年人对这个职业的热爱、安心程度会提高很多。”刚结束的“金狮奖・第四届全国木偶皮影中青年技艺大赛”就是很好的例证。据了解,本届大赛新人多、学历高,参赛角色涵盖了生、旦、净、丑各个行当,是一场拼实力、比技艺、赛特色、展风采的角逐。
各方重视助力皮影保护
由美国张平公司出资、中国陕西演艺集团民间艺术剧院有限公司出人员,双方联合推出的木偶皮影剧《来自中国的三个传说》,曾于2005年在美国华盛顿举办的“中国文化节”上,以其浓郁的中国元素、独特的视角、新颖的表现手法赢得极佳的口碑和声誉,该剧曾在美国百老汇、西雅图等知名剧场连演近百场。2010年,参与创排剧目的中美两家公司经过协商,在陕西省政府的支持下,该剧被引进回国并作为“陕西演艺演出季”首演剧目在国内登台亮相。据了解,陕西演艺集团花费百万购得该剧版权,同时计划改编成中文版本,以便于国内观众的欣赏。李延年表示,国家的重视、非遗项目的入选,让木偶皮影戏各方面的发展都有了很大转机,“在剧目创作上,各地政府给剧团投入资金,激发了业内人员创作排练的积极性。”
“皮影戏被列入非遗项目,各地文化部门开始对皮影艺术提供实实在在的支持。这种支持不是停留在口头和书面上,而是在政策和经济上给了倾斜和扶持,在推进木偶皮影艺术的保护和传承工作中,起了很大作用。”唐大玉感慨道。
更好发展要靠精品剧目
由湖南木偶皮影艺术保护传承中心创排的皮影戏《人狼同舞》,获得了在成都举行的第21届国际木偶联会大会暨国际木偶节的最高奖项――最佳剧目奖。2010年,该剧目曾获得“金狮奖”第三届全国木偶皮影戏比赛的金奖。为了参加国际木偶节,该戏的创作团队提前一年对剧本、舞美、皮影造型等进行重新设计、排练,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主题更加鲜明。对于该剧目的重新打磨,当地政府非常重视,并拨专款支持。
“一个剧团没有新创作,总演老剧目,慢慢地会被遗忘。”李延年表示,出精品,要符合当代口味,举着木偶说深奥的话不可取。木偶皮影戏要有审美感,寓教于乐。
在谈到改制后的木偶皮影戏院团将如何更好地发展时,李延年表示,木偶皮影如果要走好市场,就要在保留前辈传承的精品之外,创作出新的作品,创作出适合当代观众审美观的作品,要把欢乐放在第一位。“但实实在在来说,这种古老的传统艺术完全走市场是做不到的,它应该得到国家和政府的资助,另外艺术团体自身也要发奋图强。
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副所长刘文峰认为:“各地的木偶戏,大部分都被纳入国家级的非遗保护名录;皮影戏甚至是世界级的项目。并不是说纳入了就是保护了,得有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支持,要从艺人生存环境、整个文化生态等多方面去考虑,才能将皮影艺术保护传承下去。”
展开全文
APP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