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板腔与皮影戏

弦板腔也叫“板板腔”,属陕西地方剧种之一。其演奏乐器以高音硬弦和板子为主,配以三弦、二胡、笛子及击鼓乐器,“弦板戏”之名也因此而来。该剧种流行于乾县、礼泉、兴平及关中西部和陇东地区,为该区域的重要民间曲艺。据考证,弦板腔皮影戏起源于宋代。清嘉庆五年(1800)前后,“弦板腔”与“道情”同台演唱,而后独台演出,形成独特剧种。皮影戏的演出被称为“五人忙”,一人耍皮影兼演唱,一人帮签兼助唱,后面乐队的三人叫“后手”,其中一人打鼓带弹三弦,一人拉硬弦带拍铙钹,一人甩呆呆带大锣、唢呐、大号和小锣。“弦板腔”剧目主要特点是故事演绎细致、精到,音乐或缠绵委婉,或激越慷慨,无论配乐还是唱腔,都以苦音见长,其演出既能表演取材于历史演义的武打戏,又能表现取材于野史传说的民间戏。

弦板腔历史上一直以皮影戏形式演出,乐队少而精,文武场面互相兼顾。其相同板式的“板头”和“放板”后的长过门,多为同一主体曲调的加花变异,句中的小过门,基本是吹腔旋律的反复变化和延长。弦板腔板式有10多种,正板(即慢板)是核心板路。此外,使用较多的还有“紧板”、“滚白”、“撇板”等。“气死人”(即“阴死板”、“提头”等)实际是变化局部唱腔的正板;“伤音子”是在紧板的首句加上拖腔,基本属于带字叫板的唱法。其余的“尖板”、“二六”、“三不齐”、“三偕一”、“七偕一”等,都是短暂插入性板式,很少单独使用。弦板腔的唱词,主要是7字句和10字句,也有6字句、8字句和9字句的。其音乐伴奏,除部分模拟唱腔或衬托节奏外,一般只伴奏句中或句尾的过门,宛如曲子戏的演唱形式。“扎板子”在唱腔中起主击节作用,所以唱腔清晰,雅而易懂。

近代由于名老艺人多分布于乾县、礼泉一带。礼泉以王天德为首,擅长演唱武打戏,故事多取材于《三国演义》、《说唐》、《封神榜》、《西游记》等。乾县弦板腔名老艺人郝振安后期演传奇戏,唱腔缠绵抒情,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上世纪五十年代,乾县组织一部分老艺人对弦板腔加以改造,使之脱离皮影搬上舞台,曾经辉煌一时。但是此种辉煌如昙花一现,很快偃旗息鼓,此前对该戏剧音乐唱腔的改造也颇受诟病。有识之士以为,弦板腔和皮影戏从历史上相互托生、相互依赖,盖因无论音乐还是唱腔,皆有“隔帘说书”成分,将该剧搬上舞台脱离隔帘之后,不管音乐还是唱腔,均显得气息微弱,力道不足,无论如何调治也难以达到舞台剧应有的演出效果。苏州评弹、京韵大鼓作为民间曲艺,至今生命力不衰,此等实例值得思考、借鉴。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