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市场萎缩明显正失去原有生存环境

据《劳动报》报道,昨日,文化部决定出台新政保护和扶持地方戏曲剧种。该新政计划以5年为周期(首期实施时间为2013年至2017年),确立40个左右全国地方戏创作演出重点院团;创作一批地方戏优秀作品;培养一批潜心地方戏曲艺术、德艺双馨的专门人才;挖掘、整理一批珍贵的地方戏曲史料,逐步建立地方戏曲艺术生态保护区。记者就此新政采访上海淮剧团团长王建强,王建强表示,非常欢迎新政能早日落实,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加紧调研。同时,王团长向记者透露,新进上海淮剧团的年轻演员一个月的工资只有1680元,几乎连租房都困难。剧团目前只能通过加大演出力度,来改善这些演员们的收入情况。

戏曲市场萎缩明显正失去原有生存环境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市场经济和多元文化的影响,地方戏曲面临着观众减少、市场萎缩等困难,地方戏曲剧种的保护迫在眉睫。”这是文化部对当前地方戏曲剧种现状的基本判断。

根据文化部提供的相关数据,1983年全国共有374个戏曲剧种,到2012年已经减少到286个,减幅为23.5%,其中,74个剧种只有1个职业剧团或民间班社,处境岌岌可危,面临“团散剧亡”的困境。文化部的数据同时显示,地方戏曲剧种流布范围也严重萎缩,19个省市剧种减少,大约只有40个剧种能经常参与全国性展演活动。戏曲演出退守农村市场,2011年全国2417个戏曲院团在农村演出71.54万场,占总场次的87.62%;农村观众为29427.44万人次,占观众总人数的79.07%。总的看来,我国地方戏曲院团呈数量逐年减少、剧种活力逐步减弱之势。
有关专家分析,地方戏曲之所以面临如此窘境,一是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方言功能弱化,新的娱乐方式兴起,戏曲逐步失去了原有的生存环境。二是对戏曲艺术的重要作用和独特价值认识不到位,扶持力度不够。三是戏曲艺术创新不足,难以与时俱进。人才低端化、观众老龄化,戏曲传承后继乏人。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