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剧《花蕊夫人》艺术创新多

潮剧《花蕊夫人》艺术创新多

4月7日晚,笔者应广东剧剧院二团的邀请观看了潮剧《花蕊夫人》的彩排。该剧由著名潮剧编剧范莎侠改编,潮剧著名作曲家李庭波作曲。用七场戏的篇幅演出了传说中宋太祖灭蜀,蜀王孟旭投降,后失节身死的故事。宋太祖为其夫人“花蕊”的美色与才学所打动,想纳其为妃,但“花蕊夫人”心未忘蜀,写下数百首“二十万人齐解甲,宁无一个是男儿”的诗句,表达了一个弱女子不甘忘国的心声,“花蕊夫人”最后被宋太祖之胞弟赵光义在一次射猎中杀死。这出戏高度赞扬了“花蕊夫人”的高尚气节,虽然在剧目的主题上有不少值得商榷之处,但该剧在艺术的表现手法上有许多独到之处。

剧中詹春湘饰演花蕊夫人,性格刻划鲜明,表演自然细腻,柔中有刚,把忠、孝、义、节集于一身的“花蕊夫人”演绎得深刻感人。剧中第六场“寒湖心语”更是别出心裁,人与自然物的对话富有新意;在作曲方面,该剧则把主题曲贯串始终,这可以说是潮剧作曲上的一大创新。

看!一个挥动军棍、统一四十二个小国的皇帝宋太祖,却用三年的时间,去追求一个绝世美貌,心不忘蜀、恪守妇道、勇于追求人生价值的才女,并最终使她心甘情愿转化过来。剧中第二场“春回碧园”中,人物形象刻划得淋漓尽致;宋太祖赐其御园;为其先夫“废朝五日举国殇”;“带来关怀体贴胜亲人”;“本是亡妇如草芥,君王以礼相待不轻狂”。“花蕊夫人”逐渐对宋太祖平定四十二洲,一统天下的豪迈气概产生爱慕之情。在游碧园中,“花蕊夫人”又被宋太祖“国色天下香,名花宁久微。天意怜芳草,人间惜芳菲。何不趁春雨,移栽入帝闱”的诗句所打动,这位人在宋、心在蜀、恪守妇道的“花蕊夫人”不再发自内心,唱出“缕缕春花暖心田”的诗句。这些蕴含丰富情感的台词,把宋太祖春风化雨感化“花蕊夫人”的过程描写得栩栩如生。笔者仔细回味,也感情节感人,剧情发展自然、细致,水到渠成。

该剧另一个特色是敢于创新形式,把自然人物化,把静物变动,把景物变活,为剧中化解矛盾冲突作铺垫。例如第六场“寒湖心语”描写“花蕊夫人”与回波桥下的荷花对话:“花蕊夫人”为妃之后,在世俗的狭缝中苦苦挣扎,皇后的苦苦相逼,宴会上的受辱,赵光义的调戏,都令她失望伤心,悲不自持。“帝王把我当玩偶”,使她深感其追求的人生价值是梦想。可谓“时穷更觉世态凉,金樽暗吞泪,肠断华诞前”。于是她产生了与荷花相伴、投河自尽的念头——“欲赴清流了愁肠”。这时,剧中虚构了碧波仙子的出现,并领着荷花把“花蕊夫人”拦住,用悠扬乐曲劝告“花蕊夫人”:“花落自有花开时,莫为春去徒伤悲……”碧波仙子的劝解,宋太祖的认错,使“花蕊夫人”又去掉自杀的念头。在以往的戏剧矛盾冲突中,大多都是通过人和事来解决,很少看到如该剧这样的通过人与自然的对话,把自然物人格化、形象化的表现手法,让观众感到十分浪漫,生动活泼,这是剧剧独到之处。

潮剧著名作曲家李庭波先生告诉我,为《花蕊夫人》这一剧目作曲,差不多用了他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先是阅读剧本,把心溶入到“花蕊夫人”这个人物形象之中,然后再寻求作曲上的突破。大家都知道,样板以及歌剧舞剧等都有主题曲贯串其中,潮剧因为乐器少,转调难,还没有用过主题曲。李庭波先生在该剧中作了大胆创新,用“明月当空”弦诗:2—56 4—32 12171 2——65 4245 ……作为主题曲贯串全剧中,当“花蕊夫人”离蜀时,“遥望家山泪潸潸……”此时用低沉悲哀的重六奏起主题曲,渲染其依依不舍和沉重的心情;在第二场“春回碧园”中,宋太祖立“花蕊夫人”为妃,使她看到了生活下去的希望,此时又把主题曲改为轻六,以表达其轻松愉快的心情。在该剧中,主题曲不断更换,时而用轻六、重六,时而用汉调、反调,运用得灵活自如,恰到好处,使人在欣赏精彩表演的同时,陶醉在潮州音乐美的享受之中。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