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文化诞生出东北二人转

中国曲艺史告诉我们,“二人转”作为一种新兴的曲艺品种,它在东北三省活跃了200年,如今“火”遍天下,然而它的根在安徽,在怀远、凤阳一代,其艺术母本就是名闻天下的花鼓灯艺术奇葩。

“清水十分花鼓娘,花腔巧调出淮河。”创生于明代初年的花鼓灯舞蹈,作为淮河中部民间曲艺品种,起初多用于民间农事联欢、喜事典贺和节会庆祝等活动,表演者始为姑嫂(或夫妻、或兄妹)二人,一人击鼓,一人敲锣,对唱小调,辅以舞蹈,具有浓厚质朴的乡土气息。后来,在通过种种渠道向全国各地传播的漫长过程中不断吸获各地歌舞曲艺养素而丰健成熟,再度以“二小戏”艺术走向九州之后,其别具的曲调优美,唱腔豁亮,唱法比较自由,重点词句可以重唱,允许连说带唱,即兴辅以舞蹈,内容多为表现爱情故事或人们日常生活情感等种种优点与特点,因此赢得全国各地区各民族群众所喜爱、所接纳、所参与、所推行,其词谱、腔调、曲目和表演技巧,差不多被各地所吸收、所借鉴、所移植、所演衍,并孽生出多种花鼓艺术样式来。诚如戏曲研究专家许国红博士所说,被誉为“中华歌舞曲艺之母”的凤阳花鼓“以安徽凤阳为中心,流向四面八方,形成一个庞大的传播网络,并涉及到民间歌曲、民间歌舞、曲艺音乐、戏曲音乐和民族器乐等多种体裁。其传播面之广,适应性之强,这是我国民歌发展史上少有的现象。”(《凤阳歌的传播与分布》)

东北“二人转”的母本艺术是凤阳花鼓。王义彬博士明确指出:“东北的二人转……凤阳歌曲调差不多原样地被借用,而且起到了较好的艺术效果。”(《论凤阳歌的传播与影响》)更有史料资证,清代人李梦雄兄妹因在朝的父亲受害而潜逃东北,为生计到处演唱凤阳花鼓,后来辗转到了吉林舒兰定居,创造出了“二人转”,李梦雄是“二人转”的创始人,舒兰被认定为二人转的发祥地。东北的艺术家们一致认为,早期“二人转”至少有一支是由凤阳花鼓直接演化而来的。有诗为证,清代诗人太素生在沈阳目睹凤阳花鼓女演唱并为之赋诗:“新春又说唱秧歌,妞妮争跨江北婆。谁是主人谁是客,团团听打凤阳锣。”(《沈阳百咏》)

还有研究者认为,“‘二人转’的来龙去脉不外是两股绳拧在一起的,东北的民歌小调和大秧歌是它的根儿,关里来的‘莲花落’、‘凤阳歌’等等给它加了枝添了叶。”(《东北二人转与大秧歌》)花鼓艺人给东北“带来了‘梆子戏’,同时还带来了‘莲花落’、‘十不闲’、‘肘鼓子’、‘凤阳歌’以及民间歌舞‘秧歌 ’。” (《中国戏曲音乐戏曲集成》)

那么“莲花落”、“十不闲”又是什么回事?清著名曲艺家李声振熟悉此事,他告诉我们:“‘十不闲’,凤阳妇人歌也。设一桁,若枷然,上铙、鼓、钲、锣各一。歌毕,互击之以为节,名打‘十不闲’。”(《百戏竹枝词·十不闲序》)有一段“十不闲”这样唱道:“十不闲出在凤阳,排天径地走会挑香。原本是妇人学来妇人唱,也不是西皮也不是二簧。流落在北京城装男扮女,一台大戏假扮装,古往今来学演唱,文忠武勇效贤良。讲的是唇齿喉音吐真字,练就了离合悲欢软硬腔。”关系挑得很明白,“莲花落”、“什不闲”的艺术母本同样是凤阳花鼓。也就是说,它们是“凤阳妇人”根据凤阳花鼓艺术本质结合京津一带的地方歌舞曲艺特征和百姓欣赏趣味而创造出来的属于凤阳花鼓体系新的“子艺术”。

无须多说了,一切都明白了,安徽是“二人转”的故乡,凤阳诚可谓是“二人转”的“外婆湾”了。当我们知晓这层艺术传承关系后,安徽人再欣赏影视片中所谓“最原汁原味的二人转表演”,自有一番亲情和甜蜜,抑或也将别生些许慨叹与辛辣酸楚。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