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剧《简·爱》首次赴伦敦自主演出

上海芭蕾舞团最近携原创舞剧《简·爱》首次赴英国伦敦自主租场,尝试营销推广、自负盈亏的纯商演模式,向国际演出市场迈出跨越性的一步,也推开了一扇文化外交的大门。

主流商演模式赢得票房和口碑

伦敦大剧院大幕拉开,简·爱提着寒酸的行李箱走出孤儿院,来到桑菲尔德庄园。演员们立足之处,是享有盛名的伦敦大剧院拥有百年历史的舞台,正前方的两千多个座位席上,端坐着原著小说人物的“家乡人”。从首演的座无虚席,到最后一场演出前半个小时排起800多人的购票“长龙”,《简·爱》连续5场演出始终维持观演热度,最终拿下4天内6700多人次的“金票房”。

国际政治学家弥尔顿·卡明斯对文化外交有过一个著名的定义:“带着增进相互理解的意图进行观念、信息、价值观、制度、传统、信仰等文化层面的交流。”

上海芭蕾舞团这一次的“简·爱”回乡之旅,引起了外国媒体的广泛关注。

一方面,是对演出本身的赞赏。英国《每日快报》给该剧打出4星,称“这部基于古典、用足尖起舞的现代芭蕾,故事情节浓缩而魅力不减”;英国《舞蹈评论》认为“《简·爱》有趣而独特,上芭的演员棒极了”。

另一方面,不少报道跳出舞蹈表演艺术的专业范畴,称赞演出为中国文化外交开创了一种更好的方式。日本《外交学者》杂志网站8月28日刊载英国学者安德烈亚·贝克题为《上海芭蕾:中国文化外交的一种模式?》的文章,认为“芭蕾外交”开启了中国文化外交的新模式,可为中国国家层面进一步推动公共外交和文化外交、提升软实力提供借鉴。上海芭蕾舞团此次海外商演模式中的一些成功元素,可以吸收利用于今后中国和西方公众的沟通过程之中。

用杰出的艺术使中外文化共生融合

安德烈亚·贝克列举了他观察到的几个细节:其一,“上海芭蕾舞团在伦敦最大、最有名的剧院之一仅演出了5场。尽管演出在高标准、精美的场地进行,但票价是普通民众能承受的,因此吸引了数量众多的、背景多元化的观众”;其二,“通过将深受大众喜欢的英国小说搬上舞台,上海芭蕾舞团表现出了对英国文化的充分理解,同时还表明了中国和英国文化可以通过杰出的艺术共生融合在一起”;其三,作者特别提到,“演出的团队是真正国际化的。尽管芭蕾舞演员和编剧来自中国,但整体舞蹈是由出生于德国的编舞指导组织起来的,而舞台布置和服装是由法国设计师设计的。这种多文化合作向外国观众传递出强有力的信息。最重要的是,它展示了上海芭蕾舞团——最终也是中国——愿意向其他文化学习并与之合作的意愿。”

基于上述原因,安德烈亚·贝克得出结论:“上海芭蕾舞团在伦敦的表演可以成为中国未来获得国外观众喜爱的一种模式。”

演好了他者的故事,对方更想看你的故事

“过去我们一些‘走出去’不太成功的演出,我觉得症结在于太强调自我表现和太心急了,总是想让外国观众一下子就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

《简·爱》出品方之一上海大剧院艺术中心总裁张哲说。他认为《简·爱》之所以能走进外国观众的心里,与它"润物细无声"、"用艺术说话"和主动寻求交集的努力分不开。"与其滔滔不绝地作自我介绍,还不如通过一个熟悉的故事让观众走进剧场,让他们有这样一个机会来了解你上芭是一个怎样的舞团。" 在《简·爱》之前,别说伦敦西区,整个英伦三岛也不会有多少人知道上海芭蕾舞团。《简·爱》之后,许多恋恋不舍走出剧院的观众惦记着:"你们什么时候再来演出?"而法国演出商看过演出后马上敲定了邀请上海芭蕾舞团舞剧《花样年华》访欧的意向。在首演结束当晚的名流酒会上,英国国防副参谋长尼古拉斯·霍顿将军对张哲说:"欣赏过了你们对英国名著精彩的改编和表演之后,接下来我更想看到你们用舞蹈讲述中国自己的故事。"张哲回答说:"两年后,我们会再带一个中国故事来。"

张哲说:"人家已经喜欢上了你,你告诉他,我还有一些很好的东西,你愿意看一看吗?我想能拒绝的人是很少的。"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