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淡自香清吕韵绽华彩

一大早,焦黎就来到了省吕剧院演出二团排练厅。没有演出任务的话,她往往就在排练厅待一天,在排练场上来回穿梭,指导年轻演员们练功、排戏,连到办公室坐坐的时间都很少。

作为国家一级演员、省吕剧院演出二团团长,焦黎已经走过了近40年的舞台岁月。彩妆上场,她是一位炉火纯青的优秀花旦演员,以情传神,独具特色;除下戏装,她是一位传帮带的吕剧传承人,芳雅不俗,举手投足透着一派大家风范。
歪打正着——学习京剧却结缘吕剧

出生于上世纪60年代,成长在样板戏风靡的年代,焦黎从小就热爱京剧。“我就是喜欢唱歌、唱样板戏,在小学算是‘文艺骨干’吧。”

1975年,恰逢济南市“红小兵”文艺工作团招生,11岁的焦黎便和其他九人一起入团学习京剧。每天,她都要跟男孩子一起练习“毯子功”、“把子功”,训练强度大,但从来没叫过苦,浑身有使不完的劲。


焦黎说,“‘红小兵’完全按照戏校模式培训管理,初进团时行当分工并不明确,小演员们要接受相同的基本功训练,跟着男演员一起开项目,这让我获得了比较扎实的基本功,也算是‘意外收获’。”

1979年,焦黎培训期满,他们这批演员被分配到了济南市吕剧团。“我们学了4年京剧,凭什么让我们唱吕剧?”刚开始,焦黎也不理解,但对于戏剧的热爱,让她毅然走进了吕剧,“现在理解了,不管什么剧种总得有人去传承。”

从小接受的是京剧教育,戏曲基本功扎实,焦黎自然被寄予厚望。“那时候,我们不懂什么是创作,就是模仿,离不开老师们一招一式的指点。”从“红小兵”到吕剧团,毛剑佩、双翼翔、赵文慧等众多老师付出了巨大的心血,“他们把我当孩子似的爱护,真的是爱之深责之切,我从心里感激他们。”

很快,焦黎就成了济南市吕剧团重点培养的尖子演员。

1980年6月,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胡芝风到济南演出《李慧娘》,济南市吕剧团在观摩学习后萌生了移植《李慧娘》一剧的想法,并决定由年仅16岁的焦黎挑大梁演主角。“这是一出文武并重的大戏,非常锻炼演员,对于当时的我来说难度很大,老师们更是手把手地教。”

说起这段经历,焦黎表示,“双(翼翔)老师、赵(文慧)老师等人,带着我去向胡芝风老师请教。那会儿,我只知道照着做,老师们把要点记录、整理,然后再帮我排戏。
点击查看全文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