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小昆班”创始人——徐允同

她,从未获得过昆曲大奖,但在昆山人眼中她是“无冕之王”。她,没有系统地学过昆曲唱腔,却成为了千年小镇上的昆曲筑梦人。她,是如何建立了小昆班?又如何先后带领14名学生成功登顶少儿戏曲巅峰,夺得“小梅花”奖?这背后有着怎样的筑梦之路,今天让我们走近“小昆班”创始人——徐允同老师。

耕耘不止的老“艺术家”

怀揣着一种信仰十年不算久,怀揣着一种坚持几十年却足以令人敬佩。昆山小昆班创始人徐允同从小便自己钻研多种艺术,几十年来不断地自我完善,用她的“成长历程”告诉了我们什么叫做学无止境。

那个年代,没有系统的艺术教育,尤其是昆曲,几近失传。只有部分的老艺术家们,还在坚持着这个在当时“太过高雅”的艺术形式。

徐允同说,在40岁之前,她对艺术狂热但苦于没有发挥之地。直至她进入学校当起了老师,1989年,为了丰富业余生活,弘扬民族音乐,校长找到她,让她组建一支丝竹乐队。由于当时很少接触乐器,徐允同只会拉一点二胡,可是古筝、笛子等乐器都需要人表演怎么办?不愿轻易放弃,爱好艺术的徐允同第二天便让儿子为自己买来了古筝,还让老母亲托人从上海找来了笛谱,开始了自我学习之路。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乐队组建没多久,就在镇上出了名。到了1993年,颇具规模的乐队演奏能力也大大提升。就在当年,徐老师带着这支自学成才的乐团来到了中央民族音乐厅演奏。没想到,“一石激起千层浪”,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和 《人民日报》先后对其进行了报道,这让整个千灯都沸腾了。

徐老师说,那时候真的是让千灯人民,甚至是整个昆山人民都看到了民族乐曲的魅力。之后,昆山的民族乐曲开始遍地开花,各镇区都组织了丝竹乐团,传承民族文化。

2004年,百戏之祖——昆曲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此时的徐允同已到了退休年龄,可是她始终放不下热爱的艺术,于是便踏上了组建小昆班的开创之旅……

千年小镇上的筑梦人

六十余岁的老人,听说镇上要组建小昆班,兴奋地像个孩子,第一时间去找昆曲艺术家宋秋英老师,求得了一份原唱录音。就这样,开始了昆曲自学之路。

一遍遍的听,写下曲谱;又一遍遍的听,跟着发音学习唱法。她还买来了 《于正飞》 的书开始研究,就凭着小时候旁听过戏曲协会上课的记忆,和不断的发声练习,她硬是钻研出了一套自己的“昆曲唱法”练习。

可是她只会唱法,昆曲还有身段的配合,她又请来了专业的老师教孩子们身段练习。孩子们学习身段的同时,她也留心学习,用来日常检查孩子们的练习进度。

面对热爱昆曲的孩子们,徐允同说她最大的愿望就是想要多教几年,继续传承戏曲文化,也想延续自己的戏曲生涯。

现在,她在小镇上是真正的名人,大家都在心里将她定位成了镇上的“昆曲筑梦人”。

孩子们的“昆曲奶奶”

刻苦研习,培养了百余位小演员,教孩子们唱新词旧曲,传授昆曲表演技巧,令昆曲艺术得到传承发扬。她,已是孩子们心中最为敬佩的“昆曲奶奶”。

说起自己的学生,徐老师眼神里总是充满着自豪。从小昆班建立的十年间,已有14个孩子摘得全国少儿戏曲的最高奖——“小梅花”奖,还有孩子考入上戏等高等学府继续深造,学习昆曲。

这位奶奶不仅有慈祥、善良,她还会鼓舞每一个孩子在逆境中上进,永不放弃。小昆班上有个叫杨优的孩子,身世坎坷,10岁时父母就双双去世。但小杨优却在昆曲表演上表现出了异于常人的天赋,为此,徐老师不仅时时给予她鼓励,更不断帮助、指导她,最终,小杨优不负期望,在今年8月举办的全国第十八届戏曲小梅花荟萃总决赛上,夺得了全场最高分,摘得了“小梅花”的桂冠。

辛勤耕耘,不问收获,在老师的舞台上,徐老师忙碌了几十年。她说,“这是我这辈子最开心的事,能够授课育人,又能传承民族文化,还有什么比这个更有意义!”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