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话剧《请你对我说个谎》

看话剧《请你对我说个谎》

今晚在山东艺术学院艺术剧场看了辽宁人民艺术剧院演出话剧《请你对我说个谎》,这部话剧是第五届山东国际小剧场话剧展演剧目,同时也是第四届老舍文学奖优秀戏剧剧本提名奖、首届北京优秀小剧场剧目展编剧金奖。

看了一篇关于《请你对我说个谎》的评论,其中有网友这样写:“纵观全剧,可以发现编剧在编写剧本时所下的功夫。首先是人物的设计上,将一个“小三”分成三个不同的人格特点,根据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白色的陶乐斯可以认为是内心的“超我”,代表了自己的道德标准,从其追求纯粹的爱情上可以看出这点;而红色的陶乐斯就是“本我”,一切以原始欲望得到满足为唯一目标,不受社会道德的约束,性感妩媚的造型是她的标志;最后蓝色的陶乐斯就是“自我”,既能控制自己的欲望,也不会不切实际的追求波拉图式的精神恋爱。这样的设计能够最大限度的表现出一个“小三”自身的斗争,也能更好地诠释她在不同阶段的人格特点”。我对这个老头没有什么研究,不在赘言。

潘金莲似的人物自古就有,只不过那时候叫做“破鞋”或者“狐狸精”,一听就是很低贱的词汇。后来,随着人们文明程度的提高,我们对这一类人有了趋于中性的称呼——“第三者”。再后来,“小三”取代了“第三者”,听起来更加的俏皮,更加的楚楚动人。“偷盗”之“偷”,《说文解字》中解释为“乘坐独木舟的女人”,许慎释为“巧黠也”,意思是:一个机巧、狡猾的女人。后来我又听过一个说法,说“俞”这个字上半部分是男阴,下半部分是女阴,指的是男女交合。比如“愉”这个字,就是指在交合时心中的感觉。“偷”字在“俞”的边上有一单人旁,意思本就是“偷人”。不论按照哪一种解释,“偷”似乎都有一种只可意会的双重感觉,一方面是道德的羞耻感,而另一方面又是身心的欢愉感。
小年夜《请你对我说个谎》作为以“小三”为主题推出,的确吸引了不少人的眼球。整部戏看下来后,导演并没有只是把“婚恋”和“小三”精心打磨,而是希望在一种严肃而又不乏诙谐的情境之下,试图发掘一些实实在在的东西。虽然演员的表演还略显生涩,舞美也有些许的单调,但整个戏还是不错的。

舞台设计以变异安全套的门,酒杯厨以及马桶沙发以及情景化的色彩频繁变化等作为基本元素处理。演出期间没有工作人员换景,都是演员自己来完成,其中有演员抛出来的几个细节,我感觉很有意思。一个是蓝色陶乐思喊出自己到底需要这些名牌还是需要快乐?她的问题很简单,但回想起来很有嚼头。还有钟大夫下班回家用一个名牌购物袋装了一盒馒头。当马通以为是名牌衣服打开时候,这个时刻给我的感觉有说不出的味道。“小三”内心中脱离现实和盲目乐观的一面与生活撞了个满怀。

《圣经·新约》中我很喜欢的一段话:“爱是恒久忍耐,又是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它很好的诠释了爱的真谛,特别是后面的一句——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如果你做到了,这就是真的爱了。如果你开始反其道而行,那么爱也就不复存在了,无论是对他人,还是自己。
上周在历山剧院看了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的话剧《人模狗样》很不错,今天看了《请你对我说个谎》发现这部也是不错的嘛!明天还有一场,推荐大家去看!

2014年1月23日

东土山洞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