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昆腔创始于什么年代

谈谈昆腔创始于什么年代

其实,如果不去相信一些来路不明或造假的记载,有关昆山腔的创始一直都从明朝以来,直到民国年代都十分清楚的,是明代嘉靖年间居住于太仓的魏良辅(字尚泉),把当时流行的南戏,尤其是海盐腔,这些依基本曲调,每一曲牌都系歌曲,而有固定唱腔的这些南戏,因为觉得不够美听,于是和当时不少唱家一样,都想要改进当时的南戏唱腔,即,把它改成『新声』,而其特点就是有『转音』,即,不只在慢板时,要把基本曲调因为放慢了拍子,而且于是要『填充』一些上下抑扬有致的装饰行进腔安插在基本曲调的后半部,而且在唱准头腹尾字音,特别讲究;而且,因着阴阳八声的不同,开发出要调整原有基本曲调的头腔,以唱准字音的要求,如此一来,就异于以往南戏,而产生了唱腔再随阴阳八声调整原有基本曲调的更加曲折委婉的特质出来。

当然,如果,后之填词的文士,都有照文字格律去填,则就一如沈宠绥在《度曲须知》里指出的:“一牌名,只一唱法,初无走样腔情”。每只曲牌的唱腔都可以固定,完全相同,只不过,因着填词者或不遵律者的随心填词,各曲牌的唱腔于是就出现了因着随阴阳八声不同,而调整唱腔的五花八门的情况出现。

但是,昆曲的调整各曲牌的原有基本曲调,也有其一定的规格,曾于沈宠绥《度曲须知》及清代两部昆曲的声腔格律谱--康熙末年的《南词定律》及乾隆初年的《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的谱例里都有用范例昭告后世了。

但并非魏良辅一人创造昆山腔,从史枓里可以看出,当日即使在昆山当地,都有从事于『转音』的『新声』的研究者,而昆山以外的江南,如张凤翼更是『新声』最早成名,其《红拂记》即史上首部以『新声』演出的戏曲。张鳯翼成名于戏场,而魏良辅则成名于清唱界,二人殊途而同样对于昆山腔此一新声同为创始人级的人物。
而后世学者,或因为没有参照足够的史料,因此,以讹传讹,一直传扬数百年,所谓魏良辅首创昆山腔,此与真相是有些差距的。因为,魏良辅生时,并未有昆山腔之名,而其死后,其传人张新等人尚称魏良辅的新声为『南马头曲』,而不承认自己是在唱昆腔,因为,昆山腔之所以有其名,是因为魏良辅死后,梁伯龙写成《浣纱记》而真正打响了昆山腔的名号,从梁辰鱼于万历初年的《浣纱记》写成及演出后,新声才有昆腔之名。

在50年代后期,像是蒋星煜在明晚期的周玄暐的《泾林续记》里找到一段文字记载明初,朱元璋把含昆山周寿谊的高寿老人召到南京赐宴,并且问他会不会唱昆山腔;周寿谊说不会唱昆山腔,只会唱月儿弯弯照九州岛。于是就未考此文,是完全和当日的史料,含地方志所记载的明太祖召见周寿谊史料记载不同,其他史料都是只记有此赐宴一事,并无像唐传奇一样,再自造传奇稗官,但《泾林续记》,则以其行文仿唐传奇的笔调,用想象力加入此一段小说家之言,于是若生平没有受严格学术训练而谈戏曲史者,就容易把孰为传奇或孰为史料,都一概不分,都加以取用,使戏曲史变成戏曲史演义之伦了。所以像是陆萼庭在《昆剧演出史稿》内就直言『这种记载未必可靠』‧

1961年,路工于《戏剧报》第七、八期合刊上表示了,他在一个后世抄本的明代张丑《真迹日录》中发现了,由吴昆麓“校正”、文征明所手书的《娄江尚泉魏良辅南词引正》,于是像是傅惜华及蒋星煜等,没有先考证此文是否是后人伪造的,就据以为文大谈昆腔是:“元末明初时顾坚所创始的”。(《文汇报》1961年4 月8 日《曲海新知》,傅惜华) 等等,其流风一直风行到今日,都忘了学术之要,考伪为先,否则学者的论著与街头流言又有何不同。这也是戏曲学界企应发挥学术良知,而不是为标新立异而标新立异,以求扬名立万。而有关《娄江尚泉魏良辅南词引正》,于发现之初,己有学者,如周贻白,认为是吴昆麓“托名于魏良辅”。(《戏曲演唱论著辑释》)伪造,但最近的研究结果,应是近人伪造的,目前己有研究者己有考证成果,应为1931年之后的某学者所伪造的。

所以,几十年来,对于戏曲研究上,因为不少未严格禀于学术而论学者之论,反而以伪论或传奇小说之言,把白说成黑,颠倒了是非,对戏曲界而言,不可不谓是一个学术上的大瑕疵,把学术论著当成传奇小说在写,实不是学界所乐见的,故整体的戏曲学界的学术水平是有有待提升的空间存在。()(取材自《天禄阁曲谈》,台北)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