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城:最后的东路花鼓戏

麻城东路花鼓戏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湖北稀有剧种,是麻城这一方水土的文化基因。

东路花鼓戏为楚剧(即黄孝花鼓戏,又称西路子花鼓戏)的姊妹剧种。早期名“迓戏”,俗称“哦呵腔”,又称“东腔”、“东路子”,是大别山地区(鄂、豫、皖三省)较有影响的地方戏曲剧种。自清嘉庆年间流传至今,已有200年历史。1958年定名为“东路子花鼓戏”,1974年更名为“东路花鼓戏”。2006年入选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东路花鼓戏据《中国戏曲曲艺词典》载:又名“ 东腔”,起源于湖北东北地区麻城,流行于蕲春、罗田、英山等地。是在当地民歌小调演变成的“ 哦呵腔”的基础上形成的,成长中吸收了清戏的声腔和剧目,唱腔有正腔、二高腔、火攻、四平、对腔、二行、叹腔、腊花腔和彩腔杂调(彩腔杂调多为民歌小调)。其中以“ 三小”(小生、小旦、小丑)为主,其它行当由“三小”兼演。正腔分为男正腔和女正腔,起腔时配以十三大锣;二高腔高吭明亮,帮腔即一人唱众人和,配以锣鼓伴奏哦吙喧天,慷慨激昂,动人心脾。

东路花鼓戏剧目繁多,素称36大本,72小本,实际上有300多本,其唱腔高亢委婉、表演形象逼真、伴奏别具一格,构成独有的艺术特色。传统剧目有《卖花记》、《珍珠塔》、《告堤霸》、《闹公堂》等大本戏,也有《打猎回书》、《陈琳捧盒》等高腔剧目,其中的《御河桥》、《花亭会》、《打猎回书》、《陈琳捧盒》、《细姑贤》、《杨三笑》、《珍珠塔》等久演不衰。

据有关资料记载,东路花鼓戏形成于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前后。史载:“迓戏演于昼,观之易迷,听之易晓,价廉费省,使于集事,故一村乍停,一村复起,男女辐辏,乐此不疲。”早期的东路花鼓戏班子多为村内的自乐班和时聚时散的季节性班社。传承方式多以艺人拜师收徒,口传身授为主。明末清初,麻城一带盛行清戏,知名的戏班有“天泰班”、“ 天福泰班”、“天富泰班”等。至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东路花鼓戏广为流传,影响甚大,职业和半职业剧团日益增多,仅麻城知名班社就有“盛家园班子”、“桂花亭班子”、“尉家咀班子”、“骆驼坳班子”、“袁家河班子”、“班竹园班子”,并造就了一批民间艺人,其中著名艺人有戴桂亭(红安人。绰号戴矮子)、潘凤仙(罗田人)、熊德清、邹鑫、刘玉清(均为麻城人)、蔡喜儿(黄冈人)等。其中戴家班起班约在1928年,班主是东路花鼓戏著名艺人戴桂亭,箱主是郭癞痢。主要演员有张兰亭、项金臣等。当时东路花鼓戏戏班较多,唯有戴家班名气最大。当地群众的说法是“戴哈巴(戴桂亭)的班子,徐滚子的箱子”。戴家班的代表剧目是《血掌印》、《闹公堂》、《游四门》等,活动地区除本县及鄂东各县外,还有河南的商城、光山、及安徽省的金寨县。周淑香班起班约于1934年,班主是戴桂亭的弟子周淑香,主要活动在麻城、罗田一带。

值得一提的是,有清一代,戏曲繁盛,戏班众多。其中湖北麻城人夏映均自创“天福泰高腔大戏班”(班址在今麻城盐田河镇南冲庙村)是其中之一。

夏映均(1789-1864)麻城市盐田河人。早年以经商致富。道光十五年(1835年),46岁的夏映均将生意交族人打理,自已回家乡颐养天年。后因一偶然事件,这位“土豪”竟自组建戏班唱大戏,竟在中国戏曲史上站有一席之地。

传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夏映均路过邻近罗田县时,当地豪绅接风看大戏,席间遭讥讽,引起不快。回麻城后,一时心血来潮,赌气组建“天福泰高腔大戏班”,足迹遍及鄂豫皖三省七十二县,直至1938年(民国二十七年)才停演。期间抄写积聚了一批剧本。现存的天福泰高腔大戏班手抄本共有九卷,每卷的封面都印有“风雅宜人、天福泰、雷金魁”字样,有的卷本在页内盖有“天福泰”的印章。九卷共收录剧目170个,主要剧本有:《木莲传》、《永乐皇帝观灯》、《尉迟恭犁田》、《夜奔》、《挑袍》、《档曹》、《扇坟》、《断后》、《拜月》、《单刀》、《八义图》、《花鼓》、《求计》、《青梅会》、《六月雪》、《安王会》、《假金牌》、《琵琶记》等……。这些手抄本今收藏在湖北省戏工室。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