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腔现代戏《花儿声声》,秦腔历史剧《庄妃与多尔衮》将亮相东艺

早报记者 潘妤

贾平凹的小说《秦腔》让这个盛行于我国西北地区的古老剧种广为人知。中国板腔体音乐的形成始于秦乐,秦腔可算是中国语言、音乐、戏剧文化的集大成者。虽然在西北地区有着广阔的市场,但在上海,秦腔却实属“冷门”。过去十年间,仅有陕西秦腔到访过上海。今年“东方名家名剧月”上,之前从未来过上海的宁夏演艺集团秦腔剧院将首次受邀登上上海的舞台。今晚开始,新编大型秦腔现代戏《花儿声声》和大型秦腔历史剧《庄妃与多尔衮》将先后在东艺上演,前者先后荣获了第十四届文华奖“文华大奖”、国家舞台艺术“十大精品剧目”榜首、“五个一工程奖”等诸多大奖,被认为是近年来新编现代戏创作中的精品之作。

宁夏秦腔剧团的实力在整个中国戏剧界都属强大,剧团共有5位梅花奖得主,此次领衔主演两出大戏的柳萍是中国秦腔“四大名旦”之一,而男主角李小雄也是秦腔名家。演出前夕,柳萍和李小雄在谈及此次上海之行时都表示,“作为宁夏秦腔的演员,上海一直是想都不敢想的城市,但这次,终于圆了我们所有人的一个梦。”

《花儿声声》:

融西北“秦腔”

与宁夏“花儿”的新剧

《花儿声声》是2011年宁夏演艺集团秦腔剧院转企改制后推出的首部大戏。几年间,这部既有传统秦腔剧种基础、又凸显了宁夏花儿特色的原创剧目,连续登上中国戏剧舞台艺术的最高领奖台,受到了全国剧坛的关注。这也是宁夏秦腔此次得以受邀来到“东方名家名剧月”的重要原因。

《花儿声声》是一部关注现代农村题材的作品,剧中,柳萍饰演的杏花是六盘山地区的“花儿王”,她人美、歌声美、情感丰富热烈。可是生活条件艰难,丈夫老五把精力都用在种地、求雨、找水上了,理会不了她的浓情蜜意。小知识分子水利员的斯文令她欢喜不已,激起了她久被压抑的情感。可老五与水利员这两个男人,在“与天斗其乐无穷”的号召下,从没有水的地方找水,遭遇塌方,双双活埋在地下,成了杏花永远的伤痛。杏花以余年陪伴着他们,白天去坟地给他们唱花儿,黑夜里等他俩一前一后来同她说说心里话。

该剧问世后几乎获得中国戏剧界的各大奖项,评论界认为,《花儿声声》是社会变迁与人物命运的交响曲,有着厚重的历史积淀、深刻的社会内涵。全剧还有浓郁的西部风情,宁夏人民喜闻乐见的“花儿”以原生态的演唱贯穿始终,并对西北婆娘和汉子们的朴实善良有着生动的塑造。

该剧的导演张曼君和编剧刘家声都是国内戏剧界的重量级编导,该剧在编、导、演、音、舞台、灯光等很多方面,都拓展了秦腔的表现语汇,使这一古老剧种获得新的生命活力。而柳萍等秦腔艺术家在剧中的人物塑造和表演更是具有强大的感染力。

《庄妃与多尔衮》:

当年揣着仅有的

两万元钱来上海寻合作

不同于《花儿声声》的现代题材,《庄妃与多尔衮》是新编历史剧,讲述的是众人熟知的“孝庄秘史”。谈及这部戏的创作,主演庄妃的柳萍更是感慨万千。2008年,作为当时银川秦腔剧团的团长,柳萍带着剧团仅有的两万元来到上海,寻觅导演签约。因为经费有限,同行的三个人甚至挤在了一间房间,最终谈成了合作。

尽管只是相隔七八年时间,但柳萍说,当时秦腔剧团的艰难程度在今天看来不可想象。但《庄妃与多尔衮》问世之后,在第四届中国秦腔艺术节上摘取了大赛的四项大奖,在兰州乃至西北各省区引起了很大反响,并荣获2010-2011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年度资助剧目。也正因为这出剧目的成功,柳萍和她的剧团获得了更多的关注和支持,也就有了后来《花儿声声》的成功:“现在我们搞创作,要寻求支持,比以前方便多了。”
不过,当初剧团第一次来上海,观众对秦腔的不熟悉以及文化地域的隔阂,使得演出遭遇了市场困境,对此,既是主演又是团长的柳萍表示早有准备。这次,柳萍对剧院的演出很有信心,“这些年,我们宁夏秦腔的发展经历了无数的艰辛,我们的演出大多在农村,老百姓爱看我们的戏,可大多数地方真的很穷。我们去演出的地方,车开不进去,背着行李走进大山,一年要演300到400场。有时候在零下十几二十摄氏度的天气,我们在野外给观众演出。这些在上海住的观众可能不会有体会,老百姓们都是提着炉子看我们演戏的。就是因为观众的热爱和支持,我们这些人才能坚持到今天,愿意把最好的演出带给观众。我相信那些走进剧场看《花儿声声》的上海观众,一定会再来看我们的《庄妃与多尔衮》。”

2011年宁夏演艺集团秦腔剧院转企改制后推出的首部大戏。

新编历史剧,讲述的是众人熟知的“孝庄秘史”。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