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剧帮腔的艺术特色

川剧的历史至今已有三百多年了,川剧是由昆、高、胡、弹、灯五大声腔组成,其中高腔是川剧的一大特色,也是我们川剧独特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其他剧种没有的。高腔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帮腔、锣鼓和唱腔三个方面,简称为帮、打、唱。

作为一名优秀的帮腔演员首先要具备不同的音色、音量甚至高中低音和声腔去烘托舞台气氛,参与角色创造。

帮腔的作用和功能

首先是起腔定调;其次是代表剧中人物的感情需要,唱出想表达的情感(可以反映角色不便说而又不能不说的内心独白和内在感情);另外还可以是第三者,也就是局外人旁观者的身份在说话,甚至可以为作者、观众或剧中人代言,并能在剧情发展的关键时刻以“画外音”或“旁白”的方式,这种形式可以对剧情起到催化、点化的作用。

情景带入的推动性

在戏曲表演中,情景带入非常重要,因为一出戏演什么事、在什么时间地方发生、当时情况怎样等等,观众如果一无所知,就不清楚演员到底在台上干什么。

一名好的帮腔演员,不仅仅要帮助舞台上演员塑造人物、渲染场景,更应该成为有力的幕后推手,用自己具有推动性表现力的声腔去起到更为重要的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情境带入、激化内心、助长高潮等多种手段的运用去概览全剧,推动性地使剧情一步步发展。

比如川剧《巴山秀才》序幕那几句,巴山的是:翻开近代史,回顾旧四川,天府如地狱,哀鸿遍巴山 ;

还有川剧《易胆大》的主要帮唱那一段。易胆大的是:漂不完的码头,走不完的台口,人生路难走,再难也要走。

川剧折子戏《思凡》开场的一句帮腔:“小尼姑年芳二八正青春,送进了庵堂出家,每日里烧香换水......”,不仅一下把观众带入到剧情中,也道出了女主人公的凄凉。

激化内心的推动性

如折子戏《放裴》中,当李慧娘开门与裴生一路逃走时,一句帮腔飞来:“轻轻地把门儿半开,悄悄地步出书斋”,一下就道出了李慧娘当时为救裴生小心翼翼的心境和他对裴生的无限深情。当李慧娘死时倒地的一瞬间,又一句腔唱飞来:“香消玉殒在一刹!”像一句点睛之笔,无形中唱出了观众悲痛惋惜的共同心声,并引来现场雷鸣般的掌声。

川剧折子戏《别洞观景》中白鳝仙姑惊叹人间美景、向往人间生活的一段经典唱段:“江山如画就/稻禾遍田畴/站在了船头观锦绣./千红万紫染神州/侍儿轻桡船儿慢慢走/好让流水送行舟。”这是帮腔起,推动型地唱出了白鳝的内心:“思量真好怄/未把人胎投。”于是白鳝接唱:“从今后再不想蟠桃会上走/再不想玉液琼浆润咽喉/神仙的苦闷实难受/白鳝再不道修。”此时一句深情的帮腔接唱:“海阔任遨游。”这一段一唱一答般的对唱,把白鳝的内心表现得何等淋漓尽致,同时也推动性地把白鳝的内心斗争——“回仙府还是到人间”的纠结,形成了极强的张力。

在川剧帮腔艺术中,激化内心的“推动性”是剧情发展的重要手段。一个好的帮腔演员,就应当具备这种激化内心的“推动性”表现力。

助涨高潮的推动性

在一出戏里,高潮是剧情矛盾冲突最激烈的地方,是剧中人物情感表达最充分的地方,也往往是最让观众揪心的地方。因此,这时的帮腔就要“推动性”地帮助造就戏剧高潮,并让高潮很快激化到最高点,同时也让剧中人物的情感得到最充分的表达。

下面举例说明,先看大型川剧《四姑娘》最后一场中,女主人公四姑娘被迫无奈而投水前的一段唱与帮腔:

(唱):“天昏暗,人绝望!”

(帮腔):“断魂路上悲欲狂/满村无处把话讲/泪洒孤坟诉衷肠!”

(唱):“手抓黄土呼大姐/酸甜苦辣样样尝……/为什么逃不出郑家魔掌?/为什么叩不开金家草房?/为什么得不到许家体谅?/为什么家家不容四姑娘?/大姐呀——/辜负你将儿女托我抚养/想抚养难抚养抱恨投江!”

(帮腔):“拜别了,我的亲人/永别了,我的故乡!”

这一段唱中的帮腔,可以说溶进了戏里并与人物一起把全剧的矛盾激化到了最高点,也推动人物的情感迸发得最激烈、最充分,使全剧一下进入了最高潮。

图片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非商业用途!
谨以此文感谢“资本主义”老师!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