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的原始舞蹈匹尔

     
   
      匹尔舞,源自古代崇信的萨满时期,与最初的民间信仰有关。伊斯兰教传入后,又融入伊斯兰教的内容。

  “匹尔”一词来源于波斯语,意为“仙女”。现代维吾尔语意为“巫医”、“巫术”, 是维吾尔民间被称作“巴克希”的巫师为人驱邪治病的一种独特形式,治病全过程都在歌舞中进行。它普遍流传于维吾尔族聚居的偏远乡村和城镇,在新疆,哈萨克、柯尔克孜、塔吉克等民族中也有流传。

  巴克希和匹尔都是巫师的意思。在和田、洛浦、莎车、库车、哈密等地都有。“巴克希”是阿勒泰语系突厥语族和蒙古语族各民族普遍沿用的一个词汇,但含义有所不同。在突厥语族中意为“巫师”、“巫医”;在蒙古语族中意为“师长”、“教师”。

  匹尔舞的表演一般由巴克希、病人、助手(有时给“病人”当替身)及三至九名手持“达甫”(手鼓)的“达班迪”(鼓手兼演唱者)共同完成。表演形式是:在房间中央打一木桩,用粗麻绳一头拴在木桩上,一头拴在与木桩垂直的房梁上。在绳的上端接近房梁处拴上已结过果的苹果树枝,树枝上挂系蓝、红、白、黄等各色布条(按巴克希解释,彩色布条代表东、西、南、北各个方向,象征真主是整个宇宙的主宰),此设施叫“托合”,意为“神幡”。巴克希、病人和助手跪坐在神幡的两边(有的地区病人躺在地上)。达班迪们围成半圆,跪坐在病人和巴克希周围。巴克希身边放置一面镜子(据说是专用于观察鬼怪的)、一个盛满清水的土碗(用来避邪)和一个点燃的“依思热可”(意为“香炉”),内放檀香木屑或苹果干,使之慢慢燃烧发出香味(有的地区放一个点燃苹果枝的陶盆替代香炉)。据说燃烧的苹果枝味可以引诱附在病人身上的鬼怪。治病活动开始时,先由巴克希边念咒语边把每个达班迪手中的手鼓在香炉上烤一烤,然后将手鼓绕着神幡转一圈再交给达班迪们。据说经过这样的程序,达班迪们奏出的鼓声就会具有法力。当巴克希咒语一停,九面手鼓同时骤起,发出的强烈声响震撼着病人乃至每个参与者、旁观者的身心。随着激烈的鼓点,病人、巴克希、助手三人慢慢起身,围绕神幡开始舞蹈。病人时而单臂挥舞,时而双臂挥舞,时而双手抖动跳转,步法有单步和小跳步。

  匹尔舞的乐曲有多种变化,每种变化中间都插有激烈的鼓声。由强烈快速的鼓点开始,巴克希不停地在鼓声中以“唉”、“嘿”声呼喊。声乐进入后,鼓声减弱并从简。歌声时而高亢,时而舒展,唱词内容多为赞美爱情的词语。在鼓声与人声的交响中,巴克希一手持“神刀”,一手拿“神鞭”,尾随在病人的身后,不时挥刀弄鞭表示驱邪。

  随后,乐曲转向舒缓,唱词内容仍以表达爱情为主(迄今为止,还没人能说清为什么在驱魔活动中所唱的歌曲却多是以男女情爱为主题)。巴克希和病人合着鼓点一拍一步绕神幡行走。病人听到这强烈鼓点后,显得格外振奋,随之狂舞。如此多次反复,然后转入中板,其节奏与赛乃姆音乐相近,巴克希、病人也跳与赛乃姆相近的舞蹈。随着音乐不断转快,节奏渐至急促,中间插奏的鼓段也越来越短。病人在巴克希驱赶下开始围着神幡转圈,巴克希一手拉着神幡,一手执鞭不停地驱赶病人。此时,医治活动进入高潮,只见病人鬼使神差地攀神幡而上,双脚腾空,进入迷惘状态,似神灵附身。医治过程中,还有用火把在病人身体周围烧燎及杀生、放血、镇邪等。每当匹尔舞活动结束后,病人、巴克希、助手及达班迪们都汗流浃背。

  匹尔舞的伴奏乐器主要是农民们自制的形制偏大的“达甫”,鼓点丰富多变。在个别地区,除达甫外,还有艾捷克参加伴奏。各地匹尔舞舞曲的演唱形式不同,有的地区由匹尔舞仪式的主持者巴克希边击鼓边演唱,有的地区由专门在匹尔舞仪式上担任伴奏和伴唱任务的达班迪们边击鼓边演唱。

  乌什的“匹尔舞”开始跳的时候,按古老方式击手鼓,在跳“匹尔舞”的过程中,一人用赤脚踩上已烧红的坎土曼,砍掉一只鸡的头,然后拿上鸡头在跳舞者的头上旋转,并不停摇摆火把,其它人用柳树条在地上拍打后,就围在一起跳舞。跳舞时,男女老少两手半握拳,下甩打开,弯曲收回,轻悠自然。脚随鼓的重音落地,身体下压,微顿,常有跳转、擦地空转等技巧动作。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