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舞蹈之果谐舞
资料图
随着社会生活的日益发展,从祭祀活动中衍生出一个民众祈求农业丰收的节日望果节。据《苯教历算法》记载:望果节已有一千五六百年的历史,最早流行于雅砻香布(今天的雅鲁藏布江下游河谷)地带早在公元5世纪,雅砻地区已经兴修水渠,开始使用木犁耕地,农业比较发达。为了确保粮食丰收,藏王布德贡杰便向苯教教主请求赐以教旨,教主根据苯教教义,教农民绕田地转圈,求“天”保丰收,望果节由此而来。
藏语中“望”意为“田地”,“果”意为“转圈”,“望果”从字面上讲就是“转田头”。望果节起源于古代氏族的农业部落,是一种大地崇拜的仪式活动。但早期望果节还不是正式的节日,是经苯教教义指导,在苯教巫师带领下,农民在夏末秋初收割前的某一天,围着庄稼转圈祈祷,然后从自家最好的田地里拔一束最好的麦穗,把它祭献给神灵,以求得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畜兴旺,成为当时的望果祭祀活动。在祭祀活动之余,人们聚在一起举行各种娱乐活动,如斗剑、摔跤、歌舞等,“果谐”这种舞蹈形式便由此而产生并逐渐发展起来了。
以苯教教义指导的望果活动,衍行到8世纪,随着佛教传人蕃域,也就带上了佛教的色彩,“佛”替换了“天”,不再求“天”而是求“神”保佑丰收了。15世纪藏传佛教格鲁派兴起后,望果活动便渗进了格鲁派教义思想,例如活动中有喇嘛列队引导,高举佛像,唱诵经文,并要举行法事活动。同时民间的歌舞活动“果谐”也伴随其中传承下来,到15世纪以后,望果活动就成为正式的传统节日了。由此看来,“果谐”的产生历史久远,并在不同的节庆活动中都有跳果谐的情景。第斯桑杰嘉措在其《金光灵塔瞻州一座目录》中对桑耶寺的落成典礼有这样的描述:“表演了狮舞、虎舞、牛舞以及农民男女青年们表演了歌舞等”。
“果谐”是在圆圈上载歌载舞的自娱并娱人的民间歌舞形式。果谐以充满浓重劳动气息、节奏鲜明、步法稳重为特点。“果谐”流传至今其典型的舞姿动作中,仍包含着大量从劳作动作中提炼出来的动作形态,如将修建房屋、铺打地面、织氆氇、剪羊毛等动作加以伸展、旋转等美化,形成了一种具有传递、抒发感情的舞蹈语言,是农业产生后才有的舞蹈现象,是农耕劳作的再现。而且流行在藏族广大农区,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在今天的“果谐”表演时,不论男女、不分年龄大小都可以参加到跳果谐的行列中,有着“农村歌舞”之称的美誉。
果谐在每个地区的表演时间虽有不同,但表演形式都是一样的。舞蹈时,人们围着盛有青稞酒的酒缸,男女各站半圈,各有一名“谐本”(领舞及组织者)带队,从左到右按顺时针方向沿圈移动,交替着边唱边舞。跳舞时一般没有器乐伴奏,舞者以不时发出“去去去”的声音,或吹口哨。或一起数着节奏,来协调舞步,整齐统一,并且人员没有限制,来去自由。
“卓果谐”也称“果谐”,是流行于广大牧区的舞蹈形式。由于牧区的地理环境因素,这里的“卓果谐”粗犷豪放、潇洒大方,有着浓郁的游牧民族特色。每当草原盛会“雅吉节”和“达久”赛马节时,人们就会从四面八方聚集而来,白天举行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和赛马,晚上就不约而同地涌向舞场,通宵达旦地欢跳“卓果谐”。“卓果谐”在牧区表演时主要有四个部分:(一)跳“卓曲”或“曲卓”即祭祀舞,表示向神灵供奉。(二)“尕卓”即聚会舞,表示欢乐吉祥。(三)“谐雄”即正式舞蹈,舞蹈的歌词丰富,舞姿多变。(四)“罗卓”即结束舞。无论是“果谐”还是“卓果谐”,虽其历史久远,但至今仍为广大的藏族群众所喜爱,在亲朋好友聚会上也时常演出,尽兴时可彻夜狂欢,完全是一种群众的集体活动,是当地老百姓生存、生活的写照,是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娱乐表演方式,是藏族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
展开全文
APP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