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朗族民间舞蹈概况


  布朗族主要聚居在云南保山、双江、镇康、云县、永德、耿马、澜沧、墨江等县以及西双版纳州勐海县边沿一线的布朗山、西定、巴达、励满、打洛等山区,景洪和励腊县亦有少数分布。
 
  布朗族先民史称“濮人”或“扑”、“蒲人”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根据布朗族群众的意愿,统一定名为布朗族。
 
  布朗族语属于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的布朗语文,与佰语,崩龙语,克木语有亲属关系。
 
  长期分居云南各地的布朗族,由于所处的地理,历史条件的不同,社会发展很不平衡。至建国前夕,双江、云县、永德、镇康、保山、墨江等县的布朗族已发展到封建地主经济阶段;而西双版纳、澜沧等地的布朗族,由于地处偏僻,交通闭塞,发展缓慢,仍然处于原始社会末期向阶级社会过渡的农村公社阶段。同时,还保存部分氏族公社,被史学界称为“活”的社会发展史。
 
  布朗族的生活习俗和文化面貌,也因地区差异和受相邻的其他民族文化的影响而有所不同。西双版纳、澜沧一带的布朗族住“干栏”式楼房;保山、临沧地区的布朗族,住房则多为土木结构的平房。
 
  临沧、思茅地区与西双版纳地区布朗族的服饰基本相似。临沧、思茅地区的布朗人,妇女子着筒裙,腰间拴腰带,小腿上缠护腿布,戴银耳环和手锡,牙齿染成黑色;男子穿黑色大面襟上衣,下穿肥大长裤,头缠青色或黑色包头,有的还带手钧,赤足。西双版纳地区的布朗族,妇女穿无领左右两衽青或黑色紧身短衫和右开襟,宽下摆紧身衣,衣无纽扣,用细布带系于右侧,筒裙的上部织红、黄、黑、白相间的横条纹,下部为黑色脚边绣红、黄、绿丝线彩横条;男子着无领对襟衣或白衬衫,黑色或白色大吊档裤或中式长裤,头缠青或黑色包头内或白色毛巾。

 
  由于地区差异和受其他民族文化影响,各地布朗族的节庆也不一样。西双版纳、澜沧、双江等地的布朗族,节庆活动与傣族大致相同,主要节日有泼水节、关门节、开门节。云县的布朗族则同汉族一样过春节。
  布朗族实行一夫一妻制,婚姻自由,父母干涉婚姻现象较少。宗教方面,多数信仰万物有灵,认为万物之灵有善有恶,善者在暗中保护人类,恶者则四处制造灾难。他们把善灵尊之为神,恶灵称之为鬼。祖先崇拜较普遍,建房、结婚、节庆等重大活动,都要祭祀祖先,求祖先赐福,保佑平安。西双版纳、澜沧、双江等地区的布朗族普遍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大部分村寨建有佛寺,十一二岁的男童要出家,若不出家就被视为没有教化的生人,受人歧视。
 
  布朗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凭借自己的智慧和丰富的想象力,创造了丰富多采的神话、传说、故事、诗歌、音乐、舞蹈,用以抒发自己心中的喜怒哀乐,表达希望和某种理想。
 
  每逢结婚、迁新居、过年节或劳动之余,年轻人都爱对歌。布朗族民歌十分丰富,按其音调大体可分为“索”、“胜”、“宰”、“拽”、“脱麻”等几种。这些曲调也因地区差异而各具特色。
 
  舞蹈也是布朗族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据目前收集到的布朗族舞蹈看,大致可分为自娱性舞蹈和祭把性舞蹈两大类。自娱性舞蹈包括“宰蹦”、“一翻一轻”、“直歌”、“题之歌”、“半翻歌”、“青年舞”等。祭祀性舞蹈包括“波汪顶”、“蜡条舞”、“肯麻”“利阿朗”等。
 
  布朗族舞蹈表现的内容很广泛,其中有模拟动物动作形态的,如“箐鸡摆尾”;有表现驱魔除邪的,如“大鼓舞”(肯麻);表现年节喜庆的,如“宰蹦”、“克广”;表现儿童生活的,如“克泼罗”、“莫日莫然”等。
 
  由于各地布朗族居住环境,生产生活水平,宗教信仰及由此形成的民族心理素质、审美观念和思维习惯的差异,布朗族民间舞蹈也是异彩纷呈,各具特色。
 
  西双版纳、澜沧县一带的布朗族舞蹈“宰蹦”、“大鼓舞”、“青年舞”等,其动律特征与邻近的傣族舞蹈有相似之处,舞姿造型优美,动作幅度不大,柔和流畅,动感强烈。但布朗族舞蹈却以其节奏铿锵及伴唱呼应声的强烈起伏造成热烈气氛,而形成为一种外柔内刚的风格特色。双江一带的布朗族居住在高山上,这里山明水秀,空气清新,视野开阔,人们从小受到大自然的熏陶,并在艰苦的环境中练就了强壮的体魄,形成了开朗乐观的性格,他们的舞蹈欢乐跳跃,气氛热烈,有其独具的动律和风格。
 
  “打歌”是云县一带布朗人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每逢婚娶,起房盖屋,喜庆佳节,布朗人都以打歌为乐。打歌用芦笙伴奏,流畅的芦笙和声造成强烈的气氛。由于手捧芦笙吹奏,上身动作较少,而步法特别多。舞时,背微躬,双膝微弯,以膝盖的屈伸,带动全身上下颤动,并随着舞步的方向变化带动肩胸左右摆动,形成为粗犷奔放的舞蹈风格。
 
  舞蹈在布朗族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位置,是在长期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