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广告x

明清时代的汉族民间舞

  13.1 秧歌
  “秧歌”是汉族地区流传最广的民间舞。它本来是起源于农业劳动。有些地方插秧时,有人擂大鼓,大家一齐唱歌。薅田时,许多人手拉着手,用脚趾代替锄头,一边前进,一边拔草。田埂上有人击鼓为节奏,人们跟着鼓点前进。据说,秧歌就是这样产生的。清代的秧歌和宋代舞队《村田乐》一脉相承。不仅流行于农村,而且流行于城市,甚至清代宫廷里也请了“秧歌教习”。
  秧歌因流传地区不同,有陕北秧歌、河北秧歌、东北秧歌、山东胶州秧歌、大鼓子秧歌等。各地秧歌风格与形式不同。陕北秧歌豪迈雄健,山东秧歌韧中带劲,东北秧歌欢快红火,河北秧歌健朗风流……。清代的秧歌队伍中,一般都有人扮成渔、樵、耕、读等人物,手里拿着扇子和手帕等道具。领头的人有的手里打着伞,有的手里敲着擀面杖。据说,拿扇子是求“风调”,打伞是求“雨顺”。

2025新品专区
广告x


  图38 1 山东《鼓子秧歌》中的伞头;2 河北《地秧歌》中的妞
  表演者身体的颤、摇、转、拧、俯、仰、屈、伸都有规矩。头、颈、肩、掌、腕、臂、足、腿都要舞得灵巧。连眉眼也要会夸张地表现喜、嗔、媚、怒等感情。手里的道具也要舞出绢花、扇花、伞花等各种花样。秧歌是调动全身灵动的舞蹈。如山东胶州秧歌的女角有“三变九动十八态”的说法,要求有“扭断腰”、“三道弯”的功夫。有的秧歌则与武术、戏曲相结合,如山西雁北“踢鼓子秧歌”大量运用少林拳套路。一些地方的秧歌还扮成各种戏曲人物,甚至能表演一些戏曲选段,所以也叫“戏秧歌”。
  
点击展开查看全文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点击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 生辰测算
  • 手机吉凶
  • 2025年运势
  • 一生财运
性别:
生日:
手机号码:
姓名:
性别:
生日:
姓名:
性别:
生日:
新版地垫
广告x
  • 寻找另一半
  • 前世今生
  • 一生财富
  • 一生事业运势
广告x

热门文章

更多 >
用户反馈
  • 基本信息

  • 问题类型

  • 问题描述

  • 联系方式